【天坛科普】谷雨时节,种瓜点豆,节气食疗话养生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20 19:34 1

摘要:民谚有云:“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谷雨作为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正值“雨生百谷”的农忙时节。此时气温回升、雨水丰沛,天地间阳气升腾,万物得水而润,得阳而长。肝气渐弱,脾胃渐旺,正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农时,亦是人体“播种健康”的黄金期。人体气血运行与自然界四时

民谚有云:“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谷雨作为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正值“雨生百谷”的农忙时节。此时气温回升、雨水丰沛,天地间阳气升腾,万物得水而润,得阳而长。肝气渐弱,脾胃渐旺,正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农时,亦是人体“播种健康”的黄金期。人体气血运行与自然界四时变化同频共振,谷雨时节的养生之道,亦需顺应“春生夏长”的规律,以健脾祛湿为核心。此时借力自然,既能调养身体,又可防病于未然。

瓜豆类食材的中医性味与养生功效

瓜类:清热利湿,柔肝和胃

冬瓜:淡渗利湿的“天然祛湿剂”

《神农本草经》载冬瓜“性微寒,味甘淡无毒,入肺、大小肠、膀胱三经。”尤擅利水消肿,适合谷雨湿热交蒸的气候。现代研究表明,冬瓜富含丙醇二酸,可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对肥胖、高脂血症有辅助调理作用。

黄瓜:生津止渴的“春日甘露”

《日用本草》载黄瓜“除胸中热,解烦渴,利水道”。其性凉味甘,富含葫芦素和维生素E,可清热解毒、润肤抗衰。建议生食或凉拌,保留活性酶,但脾胃虚寒者宜佐姜蒜调和。

豆类:健脾益肾,化浊排毒

赤小豆:利水消肿

《药性论》谓赤小豆“消热毒痈肿,散恶血不尽”。其性平味甘酸,入心、小肠经,功擅利水消肿、解毒排脓。谷雨湿气缠滞,易致湿疹、水肿,可用赤小豆30克、鲤鱼1条炖汤,以健脾祛湿。

黑豆:补肾固本

《本草纲目》赞黑豆“补肾养血,清热解毒”。其性平味甘,入脾、肾经,富含花青素与植物蛋白,可乌发健骨、延缓衰老。推荐黑豆核桃豆浆(黑豆50克、核桃仁20克),适合肾虚腰酸、发白早衰者。

黄豆:健脾利湿、补虚养血

《本草纲目》记载其能“宽中下气,利大肠,消水肿毒”,其性平味甘,色黄入脾,能调和脾胃,适合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的人群。

谷雨食疗方:以“种瓜得豆”之道调脏腑

顺应天时的药膳配伍 :

瓜豆双鲜粥

组成:冬瓜100克、赤小豆30克、粳米50克、陈皮5克。

制法:赤小豆提前浸泡,与粳米同煮至半熟,加入冬瓜丁、陈皮丝,煮至稠烂。

功效:健脾利湿、消脂降浊,尤适痰湿体质及肥胖人群。

组成:黑豆、黄豆、赤小豆各15克,甘草3克。

制法:豆类浸泡2小时后与甘草同煮,吃豆饮汤。

功效:平衡寒热,解毒利湿,可健脾益肾,利水消肿。

冬瓜薏米老鸭汤

组成:冬瓜200克、薏米30克、老鸭半只。

制法:文火炖煮2小时。

功效:健脾滋阴,清热利湿,尤适口黏苔腻、肢体困重者。

体质差异的调养要点

1. 湿热体质:多食苦瓜、绿豆,配荷叶10克泡茶,忌肥甘厚味。

2. 气虚体质:宜选白扁豆、山药,辅以黄芪10克炖鸡汤,增强脾肺之气。

3. 阳虚体质:慎用寒凉瓜类,可加生姜、胡椒烹制冬瓜,以制其凉性。

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重拾“种瓜得豆”的传统智慧,不仅是对农耕文明的致敬,更是对健康生活的回归。当以节气为纲,以食材为目,在饮食中调和阴阳,在劳作中疏通气血。如此,方能在“春雨润物”的时节,为全年健康埋下坚实的根基。

来源:北京天坛医院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