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川大“阅读”少年,季旭!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20 19:32 1

摘要:对书籍的深厚热爱,源自季旭高中时期一次与《庄子》的偶然相遇。他发现 “读书可以真正带给自己启发和力量”,阅读之旅因此开启。

典籍浸润 墨香为伴

从热爱到传承

始终坚定地走在阅读之路上

他是四川大学2025年“好未来阅读之星”

哲学系哲学(强基计划)专业

2023级本科生季旭

两年里每日投入约5个小时

于书籍之中

通过书之窗

他望见世界辽阔

于字里行间找到向上的力量

举办亲子共读公益活动

主持的公益大创项目

向山区捐赠图书100余册

点亮书之灯

他以行动种下“阅读”种子

将书香传递至旷野和远方

典籍为舟:用热爱点亮日常阅读生活

对书籍的深厚热爱,源自季旭高中时期一次与《庄子》的偶然相遇。他发现 “读书可以真正带给自己启发和力量”,阅读之旅因此开启。

在读书过程中,季旭逐渐确认了自己对哲学的浓厚兴趣与传承中国哲学、文化的志向。

于是,在高考志愿填报时,修读物化生理科课程的季旭,坚定地以第一志愿填报了四川大学哲学系强基计划并被录取,正式踏上了学术层面的哲学研究之路。

他说,“我希望通过哲学学习来解决自己对生命的困惑,在大学四年中探寻人生的意义。”

季旭(左二)与大创团队成员调研法学院图书馆

川大强基计划的培养体系让他埋头进入原典的阅读中:“大一入学时,学年的课程内容相对多些,我就每天把五分之一的时间用于阅读;大二后,课程压力减小,现在每天约30%-40%的时间都在读书。

长期的墨香相伴、典籍浸润,使得书籍已然成为了季旭日常生活的核心。“我一般在7点半起床,吃早饭15分钟,如果没课便会在8点开始读书到午饭时间,简单午休后下午1点后也会继续阅读,期间会穿插运动、休息与其他事情的处理,直到晚上回寝。”

即使有课程和其他安排,每天4-5小时的阅读也早已成为日常,但他却并不觉得枯燥:“当我读书时,我能得到一种非常充实、非常有生命力,或者说非常幸福的感觉。'勇'字在《说文》中写作'甬力',阅读带给我的便是这种向上的力量,激励我不断地往上跨越,向上攀登。”

季旭(右一)参与读书会交流

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到卡夫卡的《城堡》,从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到陈壁生的《经学的瓦解》,从司马迁的《史记》到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从李泽厚的《论语今读》到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再至钱穆的《宋明理学概述》……进入大学不到两年的时间,季旭已细读书目近50本,涵盖中国哲学、古希腊哲学、近现代中国思想史、中西方文学等领域。

诚社薪传:以读书会筑起共读的桥梁

受钱穆先生对中华文化传承的深切关怀和责任意识的影响,一进入川大,季旭便加入了诚社。这是一个致力于研究、交流中华儒家文化的学生社团,自 2005年成立以来,吸引了一批批对中国古代哲学心向往之的川大学子。如今接力棒传到了季旭手中,作为副社长的他负责策划每两周一次的共读活动。

谈及坚持策划读书会的初心,季旭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我希望通过共读,每个同学最终都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肚子大的喝多点水,也喝饱了,肚子小的少喝点水,也喝饱了——大家都能各有所得。”

季旭进行阅读分享

“我没有受过太多训诂上的训练,在解读古文文义时而遇见困难,希望能与老师同学多交流。”因此,季旭珍惜每一次读书会的举办:“每位同学的背景不同,大家对字词的阐释也有所差异,在分享彼此感受的过程中,能够发现我自己在理解时的疏漏之处。”

共读同一本书,思想的碰撞是在所难免的。“读到《论语·述而篇》中‘互乡难与言’章,朱子调整了经文的顺序,和何晏、皇侃有很大不同,导致对于‘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出现了解释分歧,有的同学并不赞成,大家据此引用各家注疏建立自己的一套论证体系,对如何解读进行探讨。我原来只知道朱子更改了顺序,但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改,经过大家的探讨,才发现这背后的关切。” 每次读书会的讨论,总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季旭(中间)组织开展亲子实践活动

“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先哲之箴言引领着季旭在心中搭建起一方安静的书桌,哪怕外界喧嚣,他的坚守依然不变。

投身公益:向社会播下书香的种子

怀着对阅读的热忱,季旭将光与热继续洒向校园之外。2023年,季旭依托大创项目的孵化,从零开始,建立起了“热望·空中图书馆”,将公益与阅读相结合,“‘热望’传达了热切的精神状态,也是我们公益的担当;‘空中’是指思想的交流碰撞。”季旭说。

季旭组织参与大创项目研讨

除了图书馆的物质设施建设,季旭还在儿童心中播下热爱书籍的种子。在与川大图书馆的合作中,季旭和团队开展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活动——亲子绘本共读、制作拼贴诗、拼贴画……截至目前,其举办的儿童哲学亲子共读活动吸引了200余个家庭参与。

“我们在读‘情感是什么’的绘本时,问孩子们:‘应该如何和家人相处呢?’他们大声地回答:对爸爸妈妈说‘我爱你’,这个时刻给我很多感动。” 孩子们可爱又真挚的情感表达,也让季旭在项目的推进中收获了更多不一样的温暖。

“我常常在思考外在和内在如何相结合在一起,实际上二者并不矛盾,公益活动使我感到幸福和充实,同时我也在朝着我想成为的那个人一步步前进。”对知行合一的探寻,使季旭在践行阅读理想的道路上,走得扎实、坚定。

时光流转中

书页翻动间

季旭用书籍耕耘

以热爱浇灌

生根发芽 茁壮成长

于是 更多的阅读希望点亮

照亮心灵 熠熠闪光

从校园的角落 到远方的大山

他的足迹虽轻

但留下的温暖久久不散

【今日大川】

文丨卢蕴烊 王怡

图丨受访者提供

编辑丨王怡

责编丨曹丹

来源:四川大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