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之所以平南敢称“奶茶之乡”,是因为据说,人口约110万人的平南,就有五分之一在做奶茶以及相关的生意。简单来说,“奶茶”已经成为平南的一张靓丽的特色名片。因为如今的“平南奶茶”,已经形成产业化。
广西平南,估计很多人都没想到,如今风靡大江南北,被誉为世界第五大饮品的奶茶(其它四个分别为酒、茶、咖啡、葡萄酒),它的“家乡”在广西的平南!
以前对于奶茶的认识,就只是停留在热奶加茶的一种热饮品而已,没什么特别,殊不知,如今的奶茶已经变化多到让人感受不到它只是“热奶加茶”。
而之所以平南敢称“奶茶之乡”,是因为据说,人口约110万人的平南,就有五分之一在做奶茶以及相关的生意。简单来说,“奶茶”已经成为平南的一张靓丽的特色名片。因为如今的“平南奶茶”,已经形成产业化。
话虽如此,不过很少有人注意到,虽然“平南奶茶”版图的不断扩张,据说开设的奶茶店也有6万多间,创建的品牌也有200多个,甚至是走出了国门,营收规模更是达到了500多亿。可是,对于怎么惠利平南,走出广西,真正和一线奶茶品牌抗衡,抢占北方,以及北上广深的市场,让更多时尚年轻受众认可,才是“平南奶茶”需要面对的。
不然就算再厉害,在很多人的心里,它也不过是“小打小闹”而已!
这就要说到平南的物产了,让本地物产跟奶茶融合,形成自己特色,而不是所谓的“勾兑”和“添加”,才是绿色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平南有这个条件和优势!
简单来说,请让“奶茶之乡”更香浓正宗,绿色健康一些!
要让“平南奶茶”真正实现品牌突围,核心在于打造不可复制的“地域基因”。平南地处北回归线黄金气候带,盛产甘蔗、百香果、荔枝等优质农产品,这正是其区别于工业奶茶的天然优势。
当地可借鉴云南咖啡产业模式,建立“茶园+果园+研发中心”的全产业链体系——用自产甘蔗熬制古法糖浆,以新鲜百香果替代香精果酱,甚至开发六堡茶与鲜奶融合的“桂派奶茶”,让每一杯饮品都带着岭南水土的甘冽。
在品牌塑造上,平南需要跳出“低价扩张”的老路。可以参考茶颜悦色的文化赋能策略,将壮族织锦、铜鼓纹样融入杯身设计,研发“刘三姐歌圩限定款”等文创产品。同时建立透明溯源系统,通过VR直播展示甘蔗现榨、水果现摘的过程,用科技手段强化“看得见的新鲜”这一卖点。
北上广深的突围战需要差异化打法。
不妨以“热带水果奶茶”为切口,在冬季推出“荔小暖”姜汁桂圆奶茶对抗北方严寒,夏季则主打“刺梨冰椰”等清爽系列。更关键的是与螺蛳粉、酸嘢等广西美食组成“味觉CP”,在一线城市开设“壮乡风味实验室”,用味觉记忆建立品牌护城河。
当消费者想起平南奶茶时,不该只是“便宜量大”,而是“这杯奶茶里能喝到整个广西”。
这里就需要讲到人才的重要性了!
借由大学落户平南,不如顺势开设奶茶专业,让奶茶从作坊式向企业工厂式发展,同时跟地方特产以及风物结合起来,让“平南奶茶”更具内涵性和附加上人文历史,这样的奶茶,不更有竞争性吗?
要让“平南奶茶”从区域品牌升级为文化符号,关键在于构建“产学研饮”四位一体的生态闭环。当地可联合广西大学食品学院设立全国首个奶茶风味研究所,系统研究壮乡药食同源植物与奶茶的配比方案——比如将罗汉果的天然甜味与水牛奶的醇厚结合,开发低卡糖系列;或是萃取茉莉花、金银花等草本精华,打造“二十四节气养生奶茶”概念。这种深度融合地方物产的创新,能让产品兼具健康属性与文化辨识度。
在产业升级方面,平南需要建立“数字奶茶”新范式。通过区块链技术给每棵甘蔗颁发“数字身份证”,消费者扫码即可追溯从种植到冲泡的全流程;利用AI口味测试系统收集南北消费者偏好,动态调整甜度、茶底等参数。更可借鉴“一村一品”模式,让每个乡镇都培育特色原料基地,如大新镇的桂圆奶茶、丹竹镇的蜜柚奶茶,形成风味地理坐标。
突围一线城市需要“降维打击”策略。与其在繁华商圈硬拼,不如先占领高校、文创园等青年社群阵地。可以开发“奶茶DIY体验包”,附赠平南非遗剪纸杯套;或是与“广西三月三”等节庆联动,在北上广快闪店推出“对歌赢奶茶”互动。当年轻人在社交平台晒出“会唱歌的奶茶”时,品牌传播便有了自驱力。
毕竟,真正的“奶茶之乡”不该只是生产奶茶,更要输出一种令人向往的生活方式。改变人们一说到奶茶就是勾兑,就是各种科技和狠活的看法。
“平南奶茶”,你值得拥有!
这里是广西,发现广西之美,感受广西之美!
来源:威记聊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