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交市常安乡南头村在抗战时期是晋绥八分区所属部队经常驻扎的地方,也是交城县委、县政府,县对敌斗争委员会和三区区委、区政府所在地,留有华国锋、李立功、林子元等革命前辈的光辉业绩和反顽斗争、野战医院、地道,烈士纪念塔等红色 遗址,文化内涵十分深厚。红色文化的核心内
古交市常安乡南头村在抗战时期是晋绥八分区所属部队经常驻扎的地方,也是交城县委、县政府,县对敌斗争委员会和三区区委、区政府所在地,留有华国锋、李立功、林子元等革命前辈的光辉业绩和反顽斗争、野战医院、地道,烈士纪念塔等红色 遗址,文化内涵十分深厚。红色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抗战一面旗,红色堡垒村”。
抗战一面旗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
一,拒绝维持日军的引领作用。这在白色恐怖的日子里是极其少有的,被根据地称为“难斗村”,是日本鬼子征服不了的英雄村庄,促使其它维持村成为“白皮红心“的两面派村庄。
二, 各项工作走在前列的带头作用。民兵组织、四项动员、抗战文化、拥军优属等先进事迹多見于报端,尤其是民兵中队,在1941年八分区举行的比武中获得头筹,奖励了步枪一支,刺刀一把,在八分区纪念馆有图片展示。
三,生产自救、生产试点的推动作用。为了粉碎日军的经济封锁,率先成立起”东恒泰”合作社,办起了”粉坊““醋坊”“酒坊”和物资交易市场。华国锋亲自搞生产试点,开展办11件实事活动,即要求每户有一年的余粮,每村成立一个合作社,办一所民校和一支秧歌队等,这一创造性的工作,不仅打开了交城的困难局面,同时对八分区根据地的建设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红色堡垒村也有三方面的内容: 一,成为当时交城县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也成为了拔除草庄头据点,挤掉芝兰据点,奇袭白家庄据点等主要战斗的指挥中心和大本营,还成为了八分区的可靠后方..华国锋生平中”用军事打击与政治瓦解相结合的战术,消灭和瓦解敌军的经验被晋绥分局推广”,这个经验就是在这里创建的(华国锋时任县对敌斗争委員会主任)。这里还遗留有”伏击战“、”阻击战、”地雷战、“歼灭战“等战斗故事,这里曾经飘扬过三个英雄连队的荣誉战旗,从这里走出去的有党和国家领导人、省部级领导、开国将军和大校。
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这里1939年就成立了党小组,1940年华国锋亲自建立了党支部,李立功亲自组建起抗日行政村。抗战时期党员人数己达30多人(不含参军与参加工作的人),其中有6名女性。就其数量,在交城县首屈一指。
三,全民抗战的热情高涨。出现了“父母送子上战场,夫妻并肩打东洋”的生动局面,仅入党、参军人数就有70多人,占到全村人口的六分之一。这里有红军、有八路军、有公安部队、有解放军、有志愿军、有南下干部、有伤残军人、有劳动模范、有先进个人,有战斗英雄、有一等功臣、有英雄母亲拥军妈妈、有宁死不屈的区委干部。需要说明的是,南头人民拒绝日寇维持,遭到疯狂报复,飞机狂轰滥炸,当场炸死李立功的房东,还刺死一名村民,将头砍下,用刺刀挑上挂到10里以外的麻家口村,以示警告,更可恶的是,42年秋播撒了伤寒细菌,致村民感染200余人,死亡60余人,这是日军731部队的罪行,加之牺牲的8名烈士与2名为国捐躯的村干部,也有70多人,占到全村人口的六分之一,可以这样说,南头村家家住过部队,户户均有血债,这两个六分之一,在根据地内是绝无仅有的。
2021年,太原市文物局调查测绘红色遗址时,古交共计58处,南头被确定为24处,其中将药房、护理班、病房等6处合并为野战医院1处,现计19处,这与2020年《抗战一面旗红色堡垒村》一书中记载的略有岀入(另行说明),其数量占到全市的三分之一,创造了古交地区村级红色遗址之最。在书中后记里,笔者曾发出两句感慨之言,一是南头村深厚的红色文化内涵与其破败不堪的红色遗址形成强烈的反差;二是南头村为革命做出的巨大贡献和付出的巨大牺牲与其现在村民的生活水平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呼吁上级领导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好在上天有眼,南头的红色文化尽管遗址破败,也吸引了诸如党校学员、教师队伍及社会各界的陆续参访,频受好评。同时也引起市领导的高度关注,2023年拨出专款维修了部分遗址,并被中组部列为”红色文化试点村”。如果说,南头的红色文化资源比作一片梧桐树林,那么,经红二代林立进先生引荐前来的〞山西省国际商务学院”,就是飞来的”金凤凰”,该院决定在南头建立”红色文化弘扬基地”。
2025年9月2日,该院宣传部长韩丽红、基础部主任李晓红、两位教授许秀红、赵伟一行前来南头村实地考察,常安乡党委书记史德彪、乡长康贵平先后介绍了情况。也许是一种机缘吧,考察组4人中就有3人的名字中带有“红”字,红+红(红色南头)必然大红。
9月10日,林立进先生不顾从深圳返回的劳顿,前来常安乡洽谈挂牌、协议等细节事宜,这一环节令人感触深刻,确似当地结婚前大媒送去嫁妆的一幕。
9月12日,该院副院长王雅静先生带领考查组暨央媒记者前来南头村举行挂牌仪式,市委常委、秘书长、副市长郝平贵,市委常委、市武装部政委芦晋军,市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赵晓霞(原市人大副主任),市委宣传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周红丽,红二代林立进、程新明、张军以及常安乡领导全席了会议。会议由该院宣传部长韩丽红女士主持,常安乡党委书记史德彪,该院副院长王雅静分别致辞。史德彪书记指出:常安乡将积极探索“红色文化+”的融合发展路径,借㫑高校的智慧和资源,共同规划具有吸引力的红色研学路线、开发沉静式的教育体验课程、创作具有感染力的文艺作品,同时能够带动文旅产业、农特产品销售、文化创意等产业发展,全力推动乡村振兴。”王雅静院长强调:“这片承载着厚重革命历史的英雄热土,孕育了不朽的抗战精神和民族记忆的凝结,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富矿,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厚植爰国情怀最生动、最鮮活的教材”。他表示,在这里建立红色文化弘杨基地,将充分发掘和利用南头村宝贵的红色资源,将其转化为强大的育人力量;将依托基地,积极推动“乡村振兴协同计划”落地;将建立健全常态化运行机制,把“常安乡红色文化弘杨基地”打造成具有广泛影响力和持久生命力的育人品牌。他们的讲话,不时响起阵阵热烈的掌声,使在场的人们深受鼓舞。接着,在一片欢呼声中由王雅静院长和芦晋军政委进行揭幕,随后在乡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修复起的十二处红色遗址。这次活动,正值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阅兵活动不久,又逢南头欢庆传统古节之际,那边演出古装老戏,这边上演“红色大戏”,呈现出一派祥和欢乐的盛世景象。正可谓“逢天时,接地利,合人和”,开门大吉。
“文化是魂,产业是根”,我们深信,校地共建红色基地,必将使南头再上一个新台阶,凭借该院的高度热情和雄厚实力,南头村全面振兴指日可待。借此机会,再次呼吁市委市政府及上级相关部门继续加大对南头的扶持力度,继续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倾斜,在南头这块红色的土地上上演一场“龙飞凤舞”的精彩大戏。
来源:太原市老区建设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