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广东四会的珠宝商家杨某在去年3月31日的直播中,将一件价值268万元的翡翠吊坠误标为26.8万元售出。购买者是与其有长期交易往来的周姓顾客。杨某称,这名顾客此前两三个月已在直播间下单上百万元,双方平时也有联系。
广东四会的珠宝商家杨某在去年3月31日的直播中,将一件价值268万元的翡翠吊坠误标为26.8万元售出。购买者是与其有长期交易往来的周姓顾客。杨某称,这名顾客此前两三个月已在直播间下单上百万元,双方平时也有联系。
直播时,杨某多次提到这件翡翠“要大七位数,半個八位数”,并对周某表示“我给你谈了个很好的价格”。但她并未提前直接报价,称此举既是为了“留悬念吸引热度”,也是为“留下砍价空间”。这类高价商品通常由意向客户私下联系助理,在链接上架瞬间抢先完成支付。然而当晚,新来的助理将268万元的价格少看一个0,错标成26.8万元,周某随即支付货款。
杨某下播后才发现错误。因时间已晚且对方是熟客,她未第一时间沟通。4月2日,她在直播间公开说明情况并道歉,还寄出价值两万多元的檀香摆件作为赔礼,但遭周某拒收。周某表示吊坠是送朋友的,无法交代,并坚持要求发货。
后续沟通中,杨某得知周某已于4月1日将吊坠以100多万元转卖他人,并签订合同。若不按时交货,周某将面临三倍货款赔偿。杨某认为事情变得复杂,遂以“重大误解”为由起诉,要求解除买卖合同。
2024年10月,周某向浙江省余姚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杨某父女赔偿各项损失共计152万余元及利息。2025年8月11日,法院作出判决,认为商家标错价格导致合同无法履行,进而致使周某与第三方的合同也无法履行,应承担赔偿责任。
法院核定周某的损失包括定金26万元、利息28523.61元、律师费1.2万元及预期利益损失19万元,合计490523.61元。其余103万余元预期利益损失因非直接损失且商家无法预见,未获支持。法院判决杨某父女赔偿周某49万余元及相应利息。
杨某对判决结果存疑,她怀疑周某利用时间差漏洞补签或伪造了转卖合同,目前已提起上诉。
您怎么看【商家错标翡翠价格26.8万卖出,被判赔偿近50万元】,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点赞!关注!转发给朋友!
来源:五味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