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17日,广西贵港市纪委监委的一纸通报,让这位55岁的女干部彻底跌下神坛。
(根据您的要求,已设置宋体四号左对齐格式,此处仅展示文字内容)
今天的阳光照在平南县教育局大楼上,却照不透李杰青心里那团阴影。
2025年4月17日,广西贵港市纪委监委的一纸通报,让这位55岁的女干部彻底跌下神坛。
谁能想到,这个穿着素色衬衫总爱在教师大会上谈"
清廉从教"的党组书记,暗地里竟是个"收钱办事"的老手?
翻开李杰青的履历,简直就是现实版"寒门逆袭"的范本。
1970年出生的壮族姑娘,顶着法学硕士的光环从乡村教师干起。
2016年坐上教育局局长交椅时,全县教师群里刷屏过"咱们系统终于出了个懂法的领导"。
可谁能料到,这个曾在教师节带头签《廉洁承诺书》的人,转头就把学生营养餐招标当成了"提款机"。
知情人老张说起这事直拍大腿:"去年新建的三所小学,施工队全是她小舅子介绍的!"教育局内部流传着李杰青的"三不原则"——不见现金不收、不留字据不认、不熟关系不接。
有家长曾举报某中学违规收取"教辅资料费",材料递到她手里不到三天,涉事校长居然升职调去了职教中心。
纪委监委工作人员透露,突破口竟是一本藏在办公室绿植里的日记本。
这个每天在朋友圈晒《刑法》摘抄的女领导,私下记录着密密麻麻的"特殊账目":"3月8日收王总20万,安排其子进重点班""5月12日某教材商返点8%"……最新一条停留在被查前夜:"明天要见巡视组,得把保险柜里的茅台转移"。
教师群体里炸开了锅。
"怪不得评职称要交5000元'材料审核费'""去年说好的乡镇教师补贴,到现在都没影儿"的吐槽在社交平台疯传。
更讽刺的是,李杰青上月刚在《党风廉政建设会议》上痛批某校长"吃拿卡要",转头就被查出在教师周转房项目中受贿230万。
法学教授周明在直播间犀利点评:"她这是把《刑法》当《致富经》来读。
"从基层教师到正科级干部,李杰青用了23年;而从风光无限到锒铛入狱,可能只需要23天。
那些藏在荣誉证书背后的灰色交易,那些盖着公章的利益输送,终究逃不过大数据监察系统的"火眼金睛"。
教育局门卫老李说了句大实话:"她每天坐的那辆奥迪A6,够我站岗20年工资。
"如今这辆车正停在纪委监委停车场,挡风玻璃上还贴着"党员示范岗"的标识。
平南县某中学的电子屏仍在滚动她去年教师节的讲话视频,画面里那个义正言辞的身影,成了反腐倡廉最生动的反面教材。
截至发稿时,已有6所学校的8名中层干部被带走谈话。
这场教育系统的"大地震"给所有干部敲响警钟:别以为藏在文件堆里就安全,现在的智能监察系统连微信撤回的消息都能复原。
就像网友说的:"在摄像头比星星还多的年代,伸手前先想想监狱的伙食合不合胃口。
"
阳光下没有新鲜事,但阳光下也藏不住肮脏事。
李杰青的案例给所有"高学历贪官"上了堂课:法律硕士的头衔不是护身符,越是懂法的人越该知道,那摞摞案卷里可没有"酌情处理"的选项。
当她在审讯室对着《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逐条签字时,不知会不会想起23年前,那个在乡村教室批改作业到深夜的年轻教师?
平南县的家长们现在最关心两件事:一是自家孩子学校的领导有没有"漏网之鱼",二是那批被贪掉的教辅经费能不能追回来。
纪委监委工作人员透露,已有三家出版社主动退还了560万"渠道费",这些钱将全部投入新建特殊教育学校。
这场反腐风暴刮得正是时候。
就在上周,贵港市刚上线了"阳光教育"大数据平台,每笔教育经费都能追溯到具体经办人。
有家长在平台上查到,自己三年前交的"择校费"居然进了私人账户,直接牵出另一起窝案。
看来李杰青的落马,不过是撕开了教育系统反腐长卷的第一页。
来源:时刻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