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楚钦孙颖莎采访互动戳心,眼神会意+胳膊相贴8年搭档默契藏不住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3 13:14 1

摘要:“八年混双搭档还能在镜头前胳膊贴胳膊、眼神对得上暗号,这种默契放职场里早被老板抢破头,可他俩偏偏把这套本事留在了球台两边。”

“八年混双搭档还能在镜头前胳膊贴胳膊、眼神对得上暗号,这种默契放职场里早被老板抢破头,可他俩偏偏把这套本事留在了球台两边。”

巴黎奥运混双决赛最后一分落地,导播切到特写:孙颖莎把球拍往空中一抛,王楚钦单手接住,顺势塞进自己拍套,动作小得像顺手揣起自家钥匙。

弹幕瞬间刷屏——“这哪是国家队,这是老夫老妻”。

网友扒出同款细节:亚运会上王楚钦捡球永远小跑折返,孙颖莎发球前习惯用余光瞄他左脚,只要脚尖点地,她就发长球。

一套无声流程,0.8秒完成,对手连反应时间都被算死。

有人把八年拆成数据:一起打了147场正式混双,赢134场,胜率91.1%;外战只输过两场,一次是2019年韩国公开赛,一次是2021年WTT多哈,两次都发生在他们各自换主板胶皮的“器材适应期”。

最惨的那场,王楚钦赛后把新拍直接扔进垃圾桶,孙颖莎捡起来塞回他包里,“别闹,还得交罚款”。

第二天训练,两块旧拍同时回到他们手里,像什么都没发生。

队内流传一句话:拆“莎头”比拆一对婚姻难。

教练组试过。

2022年布达佩斯夏季系列赛,教练想让两人分别带小将,结果报名名单公布当天,王楚钦在端着餐盘绕了三圈,最后还是坐到孙颖莎对面。

那站比赛,临时组合都止步八强,两人一汇合又立刻夺冠。

赛后采访有记者追问“是不是不愿意分开”,王楚钦只回一句“习惯了”,孙颖莎在旁边补刀:“他发球我听得懂。”一句话把翻译干失业。

真正让球迷“嗑生嗑死”的,是他们在采访区的“站位玄学”。

只要一起出现,王楚钦永远站在镜头左侧,孙颖莎右侧,间隔不超过半步。

有次主持人故意调换顺序,王楚钦整个人像站进冰窖,手不知往哪放,孙颖莎用肩膀轻轻撞他一下,他才松肩。

第二天超话里冒出热帖:原来半步距离是他俩击球时最舒服的攻防站位,肌肉记忆带到生活里,改不了。

可再默契也逃不过“奥运只能上一对”的残酷规则。

东京周期,许昕/刘诗雯是首选,两人只能做陪练。

那段日子,王楚钦每天加练完还去球馆加发三百个短球,孙颖莎在对面全台反手拧,球馆大灯熄灭,只剩他们头顶一盏昏黄老灯。

2021年7月,许昕/刘诗雯决赛失利,国乒首丢奥运混双金牌。

电视直播画面切回训练馆,孙颖莎正把球打回王楚钦半场,谁也没说话,那晚的球声格外脆。

三年后,他们替前辈把丢的那块金牌亲手挂回国家队荣誉墙。

现在回头想,八年里他们没吵过一次公开的架,最“僵”的一次是2023年新乡冠军赛决赛,王楚钦连续两个回球下网,孙颖莎盯了他两秒,转头用毛巾擦汗,再回头只说一句“发我反手”。

接下来五个球,她全用反手暴挑,一板过,比赛直接翻回来。

赛后王楚钦发微博:“她骂人都带旋转。”配图是一张旋转的乒乓球GIF,网友笑疯,只有队友懂,那是他们最凶的“吵架”。

混双项目更新迭代快,下一届洛杉矶奥运,两人一个28一个27,按国乒惯例已不算年轻。

教练组开始试配05后小将,粉丝担心“莎头”被拆。

最近一次直播,有弹幕直接问“还能打多久”,孙颖莎把问题念出来,王楚钦歪头想了想:“打到她嫌我老。”孙颖莎翻了个白眼,却笑出褶子。

那一刻,八年光阴突然有了具象——原来最顶级的默契,不是不会老,而是肯一起老。

来源:元气风声x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