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固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扎根基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按照“精准化、常态化、便利化、品牌化”发展目标,用心培育文明实践服务项目,用实招解民忧。2025年培育出13个彰显固阳特色、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的文明实践品牌项目。接下来,我们将开启项目展播,带大家走近这些接
固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扎根基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按照“精准化、常态化、便利化、品牌化”发展目标,用心培育文明实践服务项目,用实招解民忧。2025年培育出13个彰显固阳特色、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的文明实践品牌项目。接下来,我们将开启项目展播,带大家走近这些接地气、有温度的实践成果,感受文明新风里的民生温度。
顺路办顺心享
文明实践服务项目
项目背景
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向农村基层延伸,推动服务与村民生活深度融合、破解基层治理堵点、回应群众多元需求,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课题。下湿壕镇立足实际,挖掘村民出行、劳作场景中的顺路互助潜能,启动“顺路办顺心享”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项目,让文明之风真正吹进乡村肌理,深深扎根、灼灼绽放。
项目内容
01
理论政策“顺路讲”,让党的声音“接地气”。为推动理论政策落地生根,全镇组建48支、144人的农村“宣传三三式”宣讲轻骑兵队伍,由包村领导、村党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任分队长,筑牢基层宣传阵地。打破传统宣讲模式,秉持“顺路讲、随手传”理念,依托走村入户、日常出行契机,将政策“装进口袋”,随时随地开展宣传。摒弃生硬说教,以方言土话、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政策、法律、发展变化讲清讲透。例如农忙时,队员们走进田间帮工,歇脚时便用“拉家常”式解读农业补贴等政策;庭院、广场上,小品演绎结合政策宣讲,让“书面语”变“家常话”。褪去理论“纸上谈兵”的刻板,让党的声音有温度、听得懂。
02
便民服务“顺路办”,零跑腿更省心。为破解农村群众办事“跑腿远、流程繁”难题,“搭把手”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队伍整合农牧、民政、社保、医保等高频服务事项,推出精准高效服务模式:查询类远程电话办、普惠类批量上门办、申请类优化简单办。“搭把手”队伍以“队员顺路跑”代替“群众跑腿办”,延伸“民生服务端”,将便利直送家门,实现服务“零跑腿、更省心”,让民生温度实实在在抵达群众心坎。
03
矛盾纠纷“顺路调”。为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村内依托议事亭、议事室搭建149个“纷调语顺”调解点,组建专业调解队伍,将矛盾化解阵地前移至群众身边。以“顺路调”为抓手,把调解融入日常巡查、走访村民的过程中,一旦顺路发现矛盾纠纷线索,立即第一时间介入处置。摒弃刻板说教,采用“唠家常、讲道理”的轻松方式,当场组织双方“坐下来谈”。调解中坚持“情理+法理”双管齐下,既用情感疏导拉近距离,又以法律条文明晰边界,在群众家门口高效化解纠纷。通过“人往一线走、事在一线办”的模式,从源头遏制矛盾升级,让调解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04
文明积分“顺路兑”,聚合力促和谐。积分兑换机制搭建起村民之间、村民与村委之间交流互动的“新桥梁”。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环境整治等文明实践,或开展助老扶幼、矛盾调解等互助服务,可通过村部登记获积分。在村内超市设立便民兑换点,村民“顺路”即可兑换。通过定期公示积分榜单,以榜样引领促共识,让文明实践融入日常,推动邻里互助常态化、乡村治理精细化。
项目成效
首创“顺路+”多元服务体系,将理论宣讲、矛盾调解等融入村民生活,破除时空壁垒,推动服务覆盖率与调解及时性双重跃升;资源利用上,盘活农村公益岗闲置资源,引导村民顺路服务,破解人力短缺瓶颈并降低成本,实现资源效能最大化。主体动员以“文明积分+超市兑换”为纽带,2025年上半年超300名村民参与,兑换金额达1万元,10人次兑换村集体经济,村集体活动参与率提升20%,更吸引榜样模范与党员干部加入,构建党建引领、村民主导、社会协同的共治格局。
来源:多彩固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