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经意间触动你内心深处的“婉约词”,唯美而哀伤,也是人生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20 07:44 1

摘要:如果说,“豪放词”,是让你无论在如何时候读到它,就是热血沸腾,就是豪气云天;那么,“婉约词”,则是当你读到它,很多时候是毫无感觉,只是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它会触动到你的内心,让你顿时热泪盈眶。

如果说,“豪放词”,是让你无论在如何时候读到它,就是热血沸腾,就是豪气云天;那么,“婉约词”,则是当你读到它,很多时候是毫无感觉,只是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它会触动到你的内心,让你顿时热泪盈眶。

当少不更事的你,曾经的莽撞少年,再回首曾经的一份感情。读到这句,“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是不是“无语哽咽”呢?当你偶尔看到头上的几根白发,是不是开始感叹,“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当你深陷烦恼,无法解脱的时候,是不是情不自禁的吟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那些不经意间触动你内心深处的“婉约词”,唯美而哀伤,也是人生

这就是“婉约词”的魅力,它很多时候不会让你一见倾心,而是在某一个不经意之间打动你心。可以说,“婉约词”不能给予我们信心和力量,但它能抚慰我们受伤的心灵,给予我们心灵的按摩,这就是“婉约词”的作用。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经历过中学和大学,在那个阶段,我们无忧无虑,我们拥有一些狐朋狗友,甚至有明恋或暗恋的对象。当人到中年的时候,这一切都恍如过眼烟云,又像是做了一个美梦,只是,人却再也回不去了。这首宋代词人吴文英的《浣溪沙·其五》,就是在追忆一个和我们一样的梦:

门隔花深梦旧游。夕阳无语燕归愁。

玉纤香动小帘钩。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

东风临夜冷于秋。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中说过,“于我心有戚戚焉”。这首词,就是真真“于我心有戚戚焉”。“门隔花深梦旧游”,我们回忆起曾经的美好时光,仿佛隔着深深的花丛,梦中又回到了往昔的游历之地。“玉纤香动小帘钩”,我们又回忆起佳人轻动玉手,香气飘动,轻轻勾起帘钩的场景。

不管是狐朋狗友,还是暗恋佳人,一切都远去了,青春年少一去不复返了。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柳絮无声地飘落,仿佛春天也在流泪;云影在月光下浮动,月亮似乎也含羞。

今天的我们,是多么的哀怨与惆怅。落絮仿佛是春天的眼泪,但其实,是我们的眼泪。月儿在白云之上,若隐若现,仿佛月儿也含羞,就像梦中的她一样娇羞可人。

“婉约词”就是这样,它首先是唯美的,其次又充满了哀伤。当我们身处悲伤中的时候,就很容易产生“于我心有戚戚焉”的感觉,这就是“婉约词”给我们的心灵按摩。

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名著,名为《追忆似水年华》,是一本带“自传体”性质的小说,是一种回忆录式的小说。而中国人更喜欢在诗词中“追忆似水年华”,这种“追忆”,基本上都以一种“婉约诗词”来表达。清代词人庄棫的这首《相见欢》,就是一种中国版的“追忆似水年华”:

深林几处啼鹃。梦如烟。

直到梦难寻处、倍缠绵。

蝶自舞,莺自语,总凄然。

明月空庭、如水似华年。

明月空庭、如水似华年

“深林几处啼鹃”,杜鹃啼鸣,传统意象中象征“不如归去”,暗含离别之痛与春归之恨,也表达了词人想回归过去的一种情感。鹃声惊梦,将词人从美好的梦境拉回现实。

“梦如烟。直到梦难寻处、倍缠绵”,梦境如烟般消散。就是是故梦难寻,过去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但也让人倍感缠绵,愈加伤感。

“蝶自舞,莺自语,总凄然”,词人从梦中醒来,外面是蝴蝶在自由舞蹈,黄莺在自在歌唱,但词人总是感觉到凄凉。

“明月空庭、如水似华年”,到了晚上,词人走到空无一人的庭院中,月光如水,像是在静悄悄的流淌,这倒像了那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年华。

“明月空庭、如水似华年”,为什么会称为古今中外人们对“青春年华”的一致印象?因为“月光如水”,是那么“唯美”,像极了“青春年华”的美好;而“水”又是一去不复返的,也像极了“青春年华”的不可挽留;“月光如水”又无法把握,也像尽了人们对“青春年华”的无法把握。

所以,一句,“明月空庭、如水似华年”,唯美而伤感,触动了我们那些经历了“青春年华”一去不复返的人们的内心深处。

从古到今,为什么有那么多诗词在“惜春”、“伤春”?其实很好理解,“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对应于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莫过于“青春”。所以,“惜春”,就是珍惜大好青春年华,而“伤春”,则是伤感于青春易逝,韶华易于一去不复返。这首清代女词人江瑛的《一落索》,就是这种双重情感:

淡月梨花庭院。阑干倚遍。

东风簌簌坠清香,又早是、春将半。

心绪依依难遣。双眉嫞展。

光阴一瞬易凋残,怕转眼、年华晚。

光阴一瞬易凋残,怕转眼、年华晚

“淡月梨花庭院。阑干倚遍”,“梨花月”,在传统文化中,由来已久。大晏有“梨花院落溶溶月”,“淡月梨花”中的一个“淡”字,象征了淡淡的忧愁。而“阑干倚遍”,也是这种忧愁的表现。

“东风簌簌坠清香,又早是、春将半”,东风吹落带着清香的花瓣,"簌簌"作响。又早早的,春就过去一半了。

“心绪依依难遣。双眉嫞展”,词人心中对春天依依不舍,哀伤的心情难以自己,以致双眉紧锁。

“光阴一瞬易凋残,怕转眼、年华晚”,春易归,光阴似乎是在一瞬间就凋残了,消逝了。只怕在一转眼间,你我的青春年华就逝去了。

人生最最痛苦的事,不是“纵有万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而是“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连做梦都梦不到你。这首小宴的《蝶恋花·其十四》,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悲伤的故事:

梦入江南烟水路。

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睡里销魂无说处。觉来惆怅佳期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

浮雁沈鱼,终了无凭据。

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浪子去了江南,那晚梦里,我也来到了江南充满了柳烟绿水的小路。让人心痛的是,哪怕我走遍了江南,也没有和那个浪子相遇。

这里的“思妇”在梦里,就像刀郎的“花妖”一样,每一次来人间,都与情郎错过,几生几世,都“不与离人遇”。

“睡里销魂无说处。觉来惆怅佳期误”,在睡梦里的痛苦,因为“不与离人遇”,自然是无处诉说。而醒来以后,又是无比惆怅,因为浪子又一次耽误了佳期,又一次未能回来。

“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我倚着松弛的琴弦,却吟唱出了离别之愁;心中的痛苦,使得我弹破了秦筝音柱。

再说一次,世上最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梦都梦不到他!

才女的“相思”又是与众不同的,因为她们能写诗填词,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出来。因此,这样的才女也更加多愁善感。比如,《红楼梦》里,黛玉就通过《题帕三绝》来表达对宝玉的情感。这首宋代词人史达祖的《解佩令》的主角,就是这样一个类似“黛玉”的才女“思妇”:

人行花坞。衣沾香雾。

有新词、逢春分付。

屡欲传情,奈燕子、不曾飞去。

倚珠帘、咏郎秀句。

相思一度。秾愁一度。

最难忘、遮灯私语。

澹月梨花,借梦来、花边廊庑。

指春衫、泪曾溅处。

澹月梨花,借梦来、花边廊庑

“人行花坞。衣沾香雾”,女孩漫步在花丛中,衣袂沾染了花的香气。这让人想起唐代诗人于良史的“弄花香满衣”,一样的那么“唯美”。“有新词、逢春分付”,女孩心中有新的词章,想要在春天倾诉,倾诉她对情郎的思念。

“相思一度。秾愁一度。最难忘、遮灯私语”,她对情郎的相思增加一度,那么,她的忧愁也就随之增加一度。而女子最难忘的,是与情郎在灯下窃窃私语的甜蜜时光。

“澹月梨花,借梦来、花边廊庑”,在淡淡的月光下,梨花盛开,女孩在梦境中,来到花边的廊庑,与情郎相会。“指春衫、泪曾溅处”,她指着春衫,对情郎说,这是我因相思而泪洒春衫之处啊!

一句,“澹月梨花,借梦来、花边廊庑”,风景是那么“唯美”,而女孩就像仙子一样。而一句,。“指春衫、泪曾溅处”,就像黛玉一样,说我要还你一生的泪。

人称大文豪苏轼是“豪放派”的创始人,他自己比喻自己的“豪放词”,是“学士词,须关东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但是,苏东坡不仅仅是一位“豪放派”词人,他也写了很多“婉约词”。他的“婉约词”,一句话评价,“豪放派词人写起婉约词来,就没有婉约派词人什么事了”。不信,我们来看这首《西江月·春夜行蕲水山中》:

照野㳽㳽浅浪,横空暧暧微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攲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碎琼瑶

我们评价“婉约派”当家人易安居士前期的作品,《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点绛唇·蹴罢秋千》、《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就一个词,“清丽”,而不会用“唯美”来评价。但大苏的这首词,可以用两个词来评价:“唯美”、“空灵”。

“我欲醉眠芳草”,词人醉意朦胧,索性想躺在一望无际的芳草上休息。同样的意境,诗仙李白是怎么说的?“我欲醉眠卿且去”,短短七个字,诗仙的那种放荡不羁,跃然纸上。而东坡的“我欲醉眠芳草”,让人想到的是一望无际的青青草原,是“唯美”。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碎琼瑶”,“可惜”,“可爱”。那么可爱的一溪明月倒影,在微波里荡漾,不要让马蹄踏碎了那琼瑶般的明月倒影啊!

就问你,易安居士有写过这么“唯美”的句子吗?

一句,“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碎琼瑶”,暗示的是他在黄州的被贬生活,我在黄州的生活是这么美好,外界就不要再来打扰我了。这,就带了淡淡的哀伤,基本上是绝大多数唯美“婉约词”的特点。

“杜宇一声春晓”,醒来时已是拂晓,杜鹃鸟的啼鸣宣告了,春天里新的一天到来。又是一个“唯美”的结束语,非常值得一读。

宋代词人蔡伸的这首《水龙吟·重过旧隐》,是所有怀念故友诗词中,写得最“唯美”而又“空灵”的一首。话也不多说了,我们来看整首词吧:

画桥流水桃溪路,别是壶中佳致。

南楼夜月,东窗疏雨,金莲共醉。

人静回廊,并肩携手,玉芝香里。

念紫箫声断,巫阳梦觉,人何在、花空委。

寂寞危栏独倚。望仙乡、水云无际。

芸房花院,重来空锁,苍苔满地。

物是人非,小池依旧,彩鸳双戏。

念当时风月,如今怀抱有盈襟泪。

人静回廊,并肩携手,玉芝香里

“南楼夜月,东窗疏雨,金莲共醉”,回忆往昔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那是,南楼赏月、东窗听雨、金樽对饮。

“人静回廊,并肩携手,玉芝香里”,两人在静谧的回廊中携手漫步,周围弥漫着玉芝香草的芬芳,极尽温馨。

这两句,就问你,“唯美”不“唯美”?“空灵”不“空灵”?

“念紫箫声断,巫阳梦觉,人何在、花空委”,如今箫声已断,梦醒人散,只剩落花飘零,暗示人事已非。

就算是伤感,也写得那么“唯美空灵”!

我们来做个对比,宋末大家蒋捷也写过同样意境的词,是这样写的“旧游旧游今在不。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整个句子也很“唯美”,但这句,“旧游旧游今在不”,就差远了。

“芸房花院,重来空锁,苍苔满地”,曾经的花园居所如今荒废,门锁紧闭,青苔丛生。“物是人非,小池依旧,彩鸳双戏”,池水依旧,鸳鸯成双,但故人已去,只剩词人独自感伤。

也同样是“唯美”而“伤感”!

这也是一首经典的“思妇词”,作者有说是宋代词人王雱,也有说是佚名词人。这首词名为《眼儿媚》,也是从头到尾的“唯美”,不说了,先看全词:

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

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开篇以杨柳起兴,“丝丝弄轻柔”写柳条随风轻摆的柔美姿态,而“烟缕”既指柳烟朦胧,又喻愁思如烟般缭绕。“织成愁”巧妙化虚为实,将无形之愁具象化,奠定全词哀婉基调。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海棠尚未经雨凋零,梨花已如雪般飘落,暗示春光已过半。“未雨”“先雪”形成时间错位,突出春光的短暂与无常。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秦楼”化用秦穆公女弄玉与萧史典故。从今以后,往事不可追忆,昔日与恋人的居所,如今只能在梦中徘徊。

“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我的相思啊,犹如丁香花蕾如结,象征了我这个“思妇”的心结;又如豆蔻梢头含苞,暗示了我们青春情愫的缠绵与未果。

来源:快乐品诗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