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23日上午第二节课,在新译林版四年级上册《My Day》单元的课堂尾声,张雪老师以别出心裁的设计,将“wrap-up time”与“assessment time”巧妙融合,让知识巩固与能力检测充满趣味,为学生带来了一堂生动高效的英语课。课后
2025年9月23日上午第二节课,在新译林版四年级上册《My Day》单元的课堂尾声,张雪老师以别出心裁的设计,将“wrap-up time”与“assessment time”巧妙融合,让知识巩固与能力检测充满趣味,为学生带来了一堂生动高效的英语课。课后,英语组全体教师围绕本节课展开深度研讨,在交流碰撞中提炼教学亮点,共探优化方向。
课堂伊始,张雪老师便用英文歌曲《What time is it?》点燃氛围,欢快的旋律让学生不自觉跟着哼唱;随后的“the archer”游戏更是瞬间调动积极性,学生们在趣味互动中快速聚焦“时间”主题,课堂气氛即刻活跃起来。
复习环节,张雪老师以“story time”为切入点,通过提问“what do you do every day”引导学生回顾单元核心内容。学生们积极踊跃举手,用所学英语清晰分享自己的日常活动,知识掌握情况一目了然。听力练习环节,老师先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图片、预测内容,再分两次播放录音——第一遍完成题目,第二遍核对答案,层层递进的设计帮助学生高效完成听力检测,充分落实学习目标。
最具亮点的是实践操作环节。学生们拿出课前自制的钟表,两人一组开展对话练习,围绕“What time is it?”“It's…It's time to/for…”等重点句型反复操练,不仅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还加深了对时间表达与日常活动关联的理解。随后的“写自己的一天(My day)”任务,更是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书面输出,实现了“说”与“写”的能力衔接。
课堂最后,张雪老师以“Tim's daily routines”为载体升华单元主题,引导学生深刻理解“know the time(知时)、arrange the time(用时)、cherish the time(惜时)”的意义。整堂课始终围绕单元重难点,通过歌曲、游戏、对话、写作等多种活动反复强化重点句型,既高效完成了复习与检测目标,又让学生在趣味中提升英语素养。
课后研讨中,英语组教师纷纷肯定本节课的亮点。老师们认为,张雪老师用“歌曲+游戏”的导入方式精准契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有效降低了复习课的枯燥感;“自制钟表对话”环节将动手实践与语言运用结合,让重点句型操练不再机械,真正实现了“在做中学”;而从“知识复习”到“主题升华”的设计,更是让课堂有温度、有深度,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同时,老师们也围绕“如何让听力练习的分层设计更精准”“如何进一步拓展学生书面表达的丰富性”等问题展开探讨,提出了“增加听力信息预判引导”“提供日常活动词汇参考卡”等具体建议。
此次“授课+研讨”的模式,不仅展现了张雪老师优秀的课堂设计与驾驭能力,更为英语组教师搭建了互学互鉴的平台,助力全体教师在实践与反思中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推动英语学科教学质量再提升。
供图:薛丽
撰稿:朱纳新
审核:薛丽
来源:彭城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