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突然反弹!新增2238例!一地通告:必须住院隔离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3 15:19 1

摘要:病例分布在江门2238例,佛山81例,广州47例,深圳12例,珠海、湛江各7例,中山6例,韶关、东莞各5例,清远4例,汕头、肇庆、潮州各3例,茂名、惠州、梅州、阳江、揭阳各1例。

9月21日晚消息

9月14日0时至9月20日24时

广东全省新增报告2426例

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

未报告重症和死亡个案

病例分布在江门2238例,佛山81例,广州47例,深圳12例,珠海、湛江各7例,中山6例,韶关、东莞各5例,清远4例,汕头、肇庆、潮州各3例,茂名、惠州、梅州、阳江、揭阳各1例。

9月14日至9月20日,江门市一周内新增报告基孔肯雅热病例2238例。

当地网友发声:家人刚刚住院

在社交媒体上

不少当地网友发声

“家人中招了”

“隔壁邻居已经被拉去隔离了”

广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传染病防控首席专家康敏指出,近期江门市基孔肯雅热疫情出现反弹,当地已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响应,全力以赴开展疫情防控。

据微信公众号“江门发布”消息,9月19日,根据《江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结合当前江门市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形势,江门市政府决定启动江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响应。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是由政府推出的针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而设立的各种应急方案,通过该方案使损失减少到最小,应急响应机制强度由一级至四级依次减弱。其中,“三级响应”由市级人民政府领导和指挥本行政区域内的应急处置工作。

9月20日,江门市举行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介绍,今年7月16日,江门发现首例基孔肯雅热病例,目前,疫情防控工作处于关键时期,江门市正持续发力,以快制快遏制疫情,将各项防控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歼灭战。

基孔肯雅热最典型的三个症状就是发热、皮疹和关节疼痛,目前没有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采取的都是对症治疗,比如使用退烧、缓解疼痛的药物。这种感染的最大特点是伴随着明显的关节疼痛,此前的研究显示,部分患者的疼痛可能持续较长的时间。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报告过这个疾病。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人和人之间不直接传播。因此,预防基孔肯雅热,关键是灭成蚊、清积水、防叮咬。

江门市蓬江区通告:

基孔肯雅热患者 必须接受隔离措施

9月21日,据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虫媒传染病疫情防控指挥部消息,江门市人民政府已依法启动江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响应。根据通告内容,相关事项如下:

一、请广大市民积极配合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于2025年9月22日20时前自行倾倒房前屋后、室内室外各类容器中的积水,并清理各类垃圾和杂物。逾期未清理物品将视为无主物,由所在村(社区)联合职能部门依法统一清理。

二、所有疑似病例应配合医疗机构落实“逢热必检”“逢疑必检”,不得拒绝核酸采样。

三、全区范围内所有基孔肯雅热患者(包括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必须服从安排,接受住院防蚊隔离措施,直至依规程解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拖延住院治疗。

四、拒不执行以上疫情防控措施的,将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

有广东网友

分享自己感染的经历

↓↓↓

国家疾控局今天(9月23日)通报近期重点传染病疫情形势及健康提示。今天是秋分节气,“秋老虎”余热尚在,昼夜温差逐渐增大。受人员流动、降雨较多、病媒生物活跃,以及宿主动物活动范围扩大等因素影响,结合传染病流行规律和疫情多渠道监测结果,目前,病媒生物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风险处于较高水平,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风险增加,流感等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处于低水平。

再过一周将迎来国庆、中秋双节,是外出旅游的高峰期,在此提醒大家:

洗手通风常锻炼,规律作息强体质,健康饮食少生病。假期出游前,要密切关注相关部门发布的健康信息提示,及时了解目的地的疫情信息,提前做好相应防范,合理安排出行活动。旅途中,要注意饮食饮水卫生,不生食海鲜,不接触、烹食死禽和动物,做好防蚊措施。返程回家后,要做好健康监测。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呕吐、皮疹等症状,尽量避免参加集体活动,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旅行地点与饮食情况。家人在照顾病患的同时,要做好家庭环境清洁消毒与自身健康防护。

来源:山西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