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先说说楚文化,这可是荆州文化的老底子。楚国在历史上存在了800多年,其中有400多年都把都城定在荆州,那时候叫郢都。能做这么久的都城,说明荆州在楚文化里的地位是根儿上的。
经常有人讨论,楚文化和三国文化,到底哪个更能代表荆州。其实这问题没法简单说“谁更好”,得先弄明白这两种文化在荆州的根有多深,各自又有啥不一样的地方。
先说说楚文化,这可是荆州文化的老底子。楚国在历史上存在了800多年,其中有400多年都把都城定在荆州,那时候叫郢都。能做这么久的都城,说明荆州在楚文化里的地位是根儿上的。
楚文化的特点特别鲜明,首先是能吃苦、敢打拼的劲头。楚国人一开始只是个弱小部落,被赶到荆山一带,首领熊绎带着族人“荜路蓝缕,以启山林”,就是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衣服开垦山林,一点点把小国变成了后来能“问鼎中原”的大国。这种艰苦创业的精神,算是楚文化的底色。
再就是楚国人特别爱创新,脑子活。他们最早设立了县制,把行政区划理顺,这比秦国设县还早;还搞出了当时最先进的青铜冶铸技术,做出来的编钟音乐水平全世界都认;漆器、丝绸刺绣也做得又多又精,先秦时候找不出比楚国更好的。连文学哲学都特立独行,庄子的文章写得奇诡多变,屈原的楚辞更是独一份,“惊采绝艳”说的就是这种风格。
楚国人还不排外,特别能包容。地中海那边的“蜻蜓眼”玻璃珠,早在丝绸之路前400年就通过“玻璃之路”传到了楚国;当年鲁国送了100个刺绣工、木工和纺织工,楚国立马退兵,把这些工匠留下学技术,青铜冶炼也是学了吴越的本事才发展起来的。这种兼收并蓄的开放劲儿,让楚文化能不断壮大。另外,楚国人尚武又爱国,发明的连发弩能一次射十箭,申包胥哭秦庭救楚、屈原投江明志,都是刻在骨子里的家国情怀。
再看三国文化,它在荆州更像是一段“高光剧情”。三国时期也就几十年,但荆州是当时各方抢破头的地方,因为地理位置太关键了——北接中原,南通湘粤,东连吴地,西控巴蜀,是南北交通的咽喉。
曹操想占荆州,就能顺长江下江东统一天下;刘备得荆州,才能有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基地;孙权抢荆州,才能稳住江东的地盘。赤壁之战后,荆州直接成了三国鼎立的关键,刘备借荆州、关羽守荆州、吕蒙白衣渡江取荆州,好多关键故事都发生在这儿。
三国文化的特点就是“争”与“谋”,全是实打实的战略博弈。荆州不只是打仗的地方,当时农业、手工业都发达,物产丰富,各方势力抢它,既为了战略要地,也为了这里的财富支持。而且这儿人才多,诸葛亮、庞统这些能臣都在荆州待过,出了不少影响局势的计谋。可以说,三国文化里的荆州,是决定天下格局的“棋盘中心”。
现在回到开头的问题,到底谁更能代表荆州?其实不用分个高低。楚文化是荆州的“根”,800多年的积淀,把创业、创新、包容、爱国这些精神刻进了荆州的土壤里,是荆州文化的底色。三国文化是荆州的“魂”,那段几十年的历史让荆州成了家喻户晓的文化符号,一提三国没人能绕开荆州。
荆州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既有楚文化那样深厚的历史根基,又有三国文化那样鲜活的历史场景。要是没有楚文化的积淀,荆州不会成为三国时期的战略要地;要是没有三国文化的传播,楚文化的深厚也少了个广为人知的载体。所以说,这两种文化凑在一起,才构成了完整的、有血有肉的荆州文化形象。
来源:日日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