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干预措施 在他汀治疗基础上,随机分组加用依洛尤单抗(140mg,每两周一次)或安慰剂,持续24个月
这是基于2025年ESC大会发布并同步发表于《柳叶刀》的NEWTON-CABG CardioLink-5研究得出的核心结论。
尽管依洛尤单抗将LDL-C水平大幅降低了近50%,但
这表明静脉桥血管的早期衰败有着独立于胆固醇水平的、更为复杂的病理机制。
研究名称 NEWTON-CABG CardioLink-5 研究
研究类型 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
研究对象 782例接受CABG(至少使用2条大隐静脉)的患者
干预措施 在他汀治疗基础上,随机分组加用依洛尤单抗(140mg,每两周一次)或安慰剂,持续24个月
降脂效果 依洛尤单抗组LDL-C水平较基线降低52.4%,安慰剂组降低4.0%,差异显著
主要终点 24个月时,桥血管病变(狭窄≥50%或完全闭塞)的发生率
核心结果 依洛尤单抗组:21.7% vs. 安慰剂组:19.7%,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44)
CABG术后静脉桥血管的早期失败是
在术后24个月内(研究观察期),主导因素是外科操作相关的损伤(如牵拉、缺血)、血流动力学的急剧变化(静脉承受动脉压力)以及随之而来的剧烈内膜增生和血栓形成倾向。这与原生冠状动脉中以脂质沉积为核心的慢性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有本质区别。研究的主导者Subodh Verma教授也指出,
可能是更关键的因素。
它驱动了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导致内膜过度增生。虽然依洛尤单抗在某些研究中显示出抗炎潜力,但NEWTON-CABG研究未能证实其在桥血管通畅性方面带来临床获益,这可能意味着需要更直接或更强效的抗炎干预。
24个月的随访时间可能不足以观察到降脂治疗对晚期粥样硬化阶段的潜在影响。当桥血管使用超过5年甚至10年后,传统的动脉粥样硬化会成为衰败的主因,此时强效降脂的益处可能会显现。此外,该研究纳入患者的基线LDL-C水平已经控制得相对较好(中位值1.85 mmol/L),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降脂,其边际收益可能确实有限。
这项重要的“阴性”研究为临床实践和未来探索提供了宝贵的方向:
但其首要目标是
而非单纯指望其预防早期桥血管失败。
新策略。例如,
针对性的抗增殖药物、
更优的抗血小板方案(如一项名为TACSI的试验正在探索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作用),
以及改进的桥血管获取与保存技术(如“no-touch”技术)可能比单纯降脂更有希望。
提升外科手术技术(如胸廓内动脉、桡动脉)的应用,才是改善CABG患者远期预后的基石。
总结来源:eric28846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