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0日,三元推出了品牌低温赛道的首个大单品——“三元北京鲜牛奶”,而请到的代言人是19年前就合作过的影帝葛优。在广告片里,葛优打电话给2006年的自己:“你那年说的那句,‘喝了几十年,还是认三元’,他们还记着呢!”
拥有近70年发展历史的三元食品(以下简称“三元”),最近有个“大动作”。
9月20日,三元推出了品牌低温赛道的首个大单品——“三元北京鲜牛奶”,而请到的代言人是19年前就合作过的影帝葛优。在广告片里,葛优打电话给2006年的自己:“你那年说的那句,‘喝了几十年,还是认三元’,他们还记着呢!”
葛优的回归,引发了一波“回忆杀”,网友们在评论区感叹,“开心还能见到葛大爷代言三元”“我们老北京,打小就这么一出”。
怎么让老品牌焕发新的生命力,而不只是停留在“童年记忆”,是区域乳企共同要解决的问题。对于三元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聚焦”。
“三元北京鲜牛奶”是三元在聚焦北京、聚焦低温战略下首个推出的低温大单品。
从品牌整体来看,三元也在变得更加“聚焦”。在2024年半年度报告中,三元就已经提出“聚焦主业”。进入2025年,三元更加关注经营质量和盈利能力,以“有利润的收入、有现金流的利润”为经营理念,“聚焦”战略愈发清晰。
2024年8月,三元完成总部机构改革,“精准取舍”渠道,对产品进行“结构性升级”,将资源集中到最能代表品牌的低温赛道和北京特色,推出低温奶大单品,重启“北京市牛奶公司”IP,将“三元梅园”作为第二增长曲线。
三元股份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三元实现营业收入33.31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83亿元,同比增长4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同比增长66%。[1]
整体承压的乳制品行业中,“老字号”三元通过自我革新,找到了清晰的落点——传统品牌并非只能守住既有版图,也能通过战略的聚焦,在核心业务上跑出规模与质量,焕发新的生命力。
一、做深“鲜活”,大单品突围
在为乳制品行业带来新的可能性层面,低温鲜奶的打造,已成行业共识。
2025上半年,乳制品行业依然整体承压,尼尔森IQ数据显示,2025年1—5月全国液态奶销售额同比下滑7.5%。[2]但部分品类仍有增长机会,马上赢情报站《2025Q2乳制品市场回顾》指出,常温纯奶和常温酸奶市场份额、销售额同比双双下滑,而低温纯奶和低温酸奶实现双增长。[3]
在“升温”的低温奶市场,全国性乳企及区域乳企,都在“抢蛋糕”。层出不穷的低温奶产品,似乎在重演当年常温奶故事,玩家们卷成分、卷营养、卷细分品类,“摸着”巨头过河,在试探中寻找确定性。
当不少品牌们还在找方向,三元的方向已经转为“聚焦”——它将低温奶提升到了“战略”的高度。最近的新品“三元北京鲜牛奶”,是三元在低温奶赛道首个重仓的“大单品”。
“鲜”,是很多消费者对低温奶的认知。这种印象来自它与常温奶的差别:相比保质期可达数月、常温保存的超高温灭菌乳,低温奶灭菌温度更低,保质期也更短,需要冷藏售卖。“鲜”也是消费者对低温奶最关注的维度之一,《数字100北京市场低温鲜奶专项调研》显示,购买低温奶时,消费者首先关注的是新鲜程度。
三元让消费者关心的概念变得具象。宣传海报上,代言人葛优抬起手指“划重点”:“三元北京鲜牛奶,喝的就是一个鲜。”而在广告片里,葛优还玩起了梗,用自身特征去呼应这款产品的特点:“鲜到头了。”
当然,产品的“鲜”,不能只停留在营销层面。对于三元来说,“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生产到终端的各个环节来兑现。
“三元北京鲜牛奶”的奶源,均来自首农食品集团旗下牧场,为首农食品集团100%自有奶源。从奶牛、奶源到工厂,都可以进行管控和溯源,相较于外采奶源,更能保证奶源的稳定与质量。
而在产品工艺层面,“三元北京鲜牛奶”所采用的72℃/15秒的巴氏杀菌工艺,相较于三元屋型鲜奶85℃杀菌工艺,乳铁蛋白增加150%,免疫球蛋白增加785%,保留了更多的活性物质,也让鲜奶富含更多营养价值。
72℃与15秒,也是美国、欧盟、澳新等国家和地区的法规和标准所采用的巴氏杀菌“组合”。[4]三元是国内率先采用这一杀菌工艺的乳企。早在2020年4月,三元就上线了“72℃鲜牛乳”,并提出“更低杀菌温度,更多活性营养”。“三元北京鲜牛奶”正是基于这款产品做了更新升级,不仅其蛋白质含量从每100毫升3.0克提升至3.5克,生产层面也启动夜间生产,从而达到当天生产,当天上架,做到T0到手,让消费者能够喝到生产日期更新鲜的牛奶。
三元在低温奶赛道早有布局,是国内最早投身巴氏奶研发和推广的乳企之一,上世纪50年代就在北京地区推广过巴氏奶。[5]多年来,三元形成了多元化的低温产品矩阵,覆盖基础、高端以及功能营养等多个品类,在研发层面也早已打下基础。
大单品的策略,让三元得以集中已有的资源,将“鲜”的品牌心智,落实到奶源、杀菌工艺、冷链体系、营销等全链路。对于三元来说,“三元北京鲜牛奶”不只是一个SKU,而是一个能够代表企业实力的产品象征。
在食品饮料的其他赛道中,大单品战略已被证明是快速抢占心智、在竞争中实现“突围”的有效方式。如在无糖饮料还不算主流时,元气森林用“0糖0卡0脂”的风味气泡水,抓住了重视健康的消费人群。当电解质水需求爆发式增长,东鹏饮料的“补水啦”,将“补水”这一日常需求作为卖点,与其他品牌形成差异化,从而成为东鹏的第二款“大单品”。
虽然低温奶赛道竞争激烈,但目前还没有乳企在此细分领域和全国范围内做到一家独大。据马上赢情报站《2025Q2乳制品市场回顾》,常温纯牛奶CR5(行业里市场份额排名前五的企业合计份额)达87.57%,品牌集中度较高,相比之下,低温纯牛奶为65.65%,品牌集中度依然处于较低水平。[3]
凯度消费者指数显示,2024年三元食品在北京鲜奶市场的销售额份额为58.3%,在首都处于绝对领先地位。[6]三元在此时上线一款低温奶大单品,将“鲜”这个消费者关心的概念上升为品牌心智,既及时抓住了窗口期,延续自身优势,也在低温赛道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二、升维“地域”
除了“新鲜”,“北京”是这次另一个被拉到C位的关键词。
区域乳企寻找增长的其中一种方式是让产品向外走,凭借地域特色的乳品,吸引区域外的消费者[7],比如内蒙古兰格格的“草原酸奶”、青海雪峰的“牦牛奶”,因为奶源和品类本身足够特别。
而三元这次的“打法”,给区域性品牌提供了新思路。
第一,让地域作为特色本身。全国都有低温鲜奶产品,“三元北京鲜牛奶”的差异化不在品类,在“北京”。
“三元北京鲜牛奶”的名字里直接写着“北京”,强化了地域属性;瓶身图案融入具有辨识度的建筑元素,直观地让人联想到首都;而大面积的红色色块,不仅让产品在货架上更加醒目,也承载着北京所代表的传统文化与庄重氛围。
“北京”不仅在设计上平面呈现,更是一种立体的符号,承载着地域、品质与文化的多重意味。
据三元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北京的味道、北京的文化、北京的活动,都可以与“三元北京鲜牛奶”联动。北京是千年古都,也是文化之城,为这款产品赋予了文化厚度与情感价值,也让它更有记忆点。
营销层面,三元在什刹海、朝阳大悦城、国贸等地标,投放了巨幅“三元北京鲜牛奶”的线下广告,并配上“三元北京鲜牛奶,喝的就是一个鲜”产品slogan,既强化了产品卖点,又让生活在北京的人们感受到三元的独特地域属性。
“三元北京鲜牛奶”的代言人葛优,也与北京这座城市紧密关联。
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演员,葛优凭借多部贺岁电影成为家喻户晓的“葛大爷”。2006年,他第一次为三元代言,对全北京说:“喝了几十年,还是认三元!三元有人缘。”时隔19年,作为“老北京”的葛优再次成为三元的“门面”,带来回忆杀,也让“三元北京鲜牛奶”所具备的时代品质从产品广告延伸至大众视野。
聚焦“北京”的,不仅是“三元北京鲜牛奶”,也是三元品牌。从诞生之初,三元就打上了地域的烙印。
三元前身为成立于1956年的北京市牛奶总站,成立之初就为首都的老人、儿童和病人提供牛奶,陪伴了几代北京人的成长。2019年,三元被认定为“北京老字号”。2024年,三元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
2025年以来,三元品牌所指向的“北京”符号,更具象为令消费者持续信赖和喜爱的首都品质。
不仅如此,三元2025年计划升级北京市场的配送服务。其品牌旗下送奶到户业务“三元及递”,构建有500余个奶站、近千名送奶员的到户网络,日配送牛奶近五十万份,配送范围覆盖整个北京区域及周边区域。据相关负责人透露,2025年下半年,三元正在围绕北京新老社区开展400场路演,更深入地触达本地居民的社区。
除此之外,三元还探索了不少“北京”特色的新业态。2025年,三元重启“北京市牛奶公司”IP,开出了主打“现打鲜奶+现制饮品”的线下门店。同时,售卖北京传统奶制品的三元旗下子公司“三元梅园”,也加快了扩张的步伐,2025年门店数突破百家,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78%,逐渐成长为三元业务增长的第二曲线。
第二,做透“北京”,更要高效覆盖全国。“北京”是地域特色,是三元来时路,但不意味着三元囿于一隅。
从今年5月开始,三元将渠道优化的动作延展至北京以外的重点区域,更有节奏地拓展全国市场。[1]
与线下渠道同步推进的,是品牌对线上的加码。2025年下半年,对于低温产品,三元计划同时发力传统电商和内容电商,前者追求品效合一,后者通过直播和短视频提高曝光和转化。
2025年上半年,三元股份在北京地区的营业收入为14.87亿元,在北京以外地区为18.44亿元。三元液态奶北京市场渗透率达90%[8],另据凯度消费者指数显示,2025年上半年,三元在北京市场液态奶份额稳居首位。[1]
三、老字号的新“聚焦”
国内乳制品行业已经进入存量竞争的市场,对区域乳企来说更是如此。
数据显示,上半年,28家上市乳企实现营收总额1901.48亿元,同比下降1.0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合计123.99亿元,同比下降14.83%。[9]同时,当龙头乳企借助规模优势,加快在区域性市场的扩张步伐,也挤压了区域乳企的部分生存空间。
在存量市场里,老品牌要如何找到新的增长路径,是摆在区域乳企面前的共同难题。三元的解法是“聚焦”,聚焦并不是简单的资源削减,而是把有限的组织能力、品牌心智和资源,集中到那些更具长期价值的核心业务上,强化差异化优势,在主线上跑出规模与效率。[10]推出聚焦低温、聚焦北京的“大单品”,只是战略的其中一个切口。
2025年上半年,三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6%,同时,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0.21%,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2.97%。[1]盈利质量的提升和成本效率的改善,验证着聚焦战略的成效,三元正在以更高效的方式,让传统品牌在存量竞争中实现新的增长。
参考来源:
[1] 战略定力驱动业绩增长,三元股份交出高质量半年答卷,2025年9月,界面新闻
[2] 乳业进入存量竞争新阶段,重重挑战之下出路何在?,2025年9月,零售商业评论
[3] 2025Q2乳制品市场回顾,2025年7月,马上赢情报站
[4] 《巴氏杀菌乳工艺标准》行业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
[5] 牛奶回归“原生态”,三元缔造“新鲜生活”,2010年7月,三元食品
[6] 固本强基推进“乳品+”战略 三元股份2024年扣非净利润增长9倍,2025年4月,中国日报
[7] 区域乳企的护城河:寻找“小切口”的新增长,2022年12月,乳业财经
[8] 七十年坚守与创新 首农全产业链守护百姓“奶瓶子”,2025年8月,中国食品安全网
[9] 上半年业绩承压 上市乳企多举措谋突围,2025年9月,证券日报
[10] 盒马十年:狂奔、减速、精简、回归,2025年8月,FBIF食品饮料创新
本文为FBIF食品饮料创新原创,作者:橙子,编辑:Panda,转载请联系出处。
来源:FBIF食品饮料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