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称新西兰菠菜的“番杏”外观酷似冰菜晶莹剔透,药食两用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3 14:12 1

摘要:前边我们专题分享了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番杏科植物“粟米草”,今天清江鹤与各位亲们各位老师重点分享与“粟米草”同目同科不同属植物~番杏的相关知识。希望你喜欢并积极参与互动,转发分享本期图文。

前边我们专题分享了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番杏科植物“粟米草”,今天清江鹤与各位亲们各位老师重点分享与“粟米草”同目同科不同属植物~番杏的相关知识。希望你喜欢并积极参与互动,转发分享本期图文。

番杏本是一款绿色的“野蔬”,属于养生保健食品,药食两用。近年来随着消费市场的需求增加,有部分出现番杏的人工专业种植,为农业的增产丰收增效,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图片01):人称番杏菜

《中国植物志》第26卷中载番杏: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中央种籽目番杏科番杏属一年生肉质草本植物。

番杏的茎初直立后平卧上升茎无毛,其田间株间高度可达40-60厘米,茎肉质肥粗、淡绿色,基部分枝性强。

番杏叶片肥厚,表皮有针尖晶体呈颗粒剂凸起,叶片卵状菱形或三角形,长4-10厘米,宽3~5㎝,边缘波状,叶面密布银色细粉,叶柄长0.5-2.5厘米,粗状。

番杏花单生或2-3朵簇生于叶腋,花梗长约2毫米,花被筒长2~3毫米,内面呈黄绿色,裂片4枚,雄蕊4-13枚。

图片02):番杏菜~新西兰菠菜

番杏的果实为陀螺形坚果,长约5毫米,具钝棱,成熟后褐色,内含数粒种子。花果期在8月~10月份。

番杏的生态适应性极强,可耐高温(30℃以上可以正常生长发育)、抗干旱,极耐盐碱(也许与其植体的晶状颗粒体有关),土壤pH值适应范围广。

番杏的种子发芽适温在25-28℃间,生长适温15-25℃间,冬季可忍耐1-2℃低温,无霜区可露地越冬种植。

番杏根系发达,为直根系类型,再生能力较弱,但分枝力比较强大,每个叶腋均可萌发新侧枝,因此可以一次性种植多批次采收上市销售,种植附加值比较高。

番杏人们别称“法国菠菜”或者“新西兰菠菜”,在《江苏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中国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均有其基本生物学特征的记载。

《中国植物志》中载番杏:可作蔬菜,含有丰富的铁,钙,维生素A和各种维生素B营养。在云南广东,浙江福建等地方都有人工专业种植。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也说番杏野生于海滩,也有人工栽培,作蔬菜食用。《中国高等植物》中也讲番杏,可作蔬菜,富含铁,钙,维生素AB。

因此,番杏植草可以作为“野”转“家”生蔬菜,进行人工专业种植培养,上市销售:

图片04):番杏菜~人称法国菠菜

番杏嫩茎叶含铁、钙、维生素A及多种B族维生素,营养价值高于普通蔬菜。

番杏的口感柔嫩,略似菠菜冰菜但更脆滑(植体上也有类似冰菜上的“冰晶体”细胞,实则突出的针状似颗粒状凸起的结晶体),烹饪前需焯水去涩,可凉拌、炒食、做汤或煮粥,亦可与粳米搭配制成番杏粥,具有清热解毒功效。营养物质丰富,口感风味独特,非常适合作为养生保健鲜食蔬菜。

番杏人工栽培可以采取露地栽培模式进行。从种到收其生长发育期可长达5个月,亩产量3000-5000公斤。

番杏的地上植株生长发育迅速,侧枝萌发力强(侧枝萌发力愈强愈能够高产),采收后10-15天即可再生嫩梢,即又可以采收上市。

图片05):野生的番杏菜

番杏若采用保护地栽培,可以一个年度内进行多茬种植。

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温室或大棚可实现周年生产,冬季加盖薄膜后产量稳定,品质更嫩。只是根据生产需要,做好茬口的安排与目标上市时间,以获得丰产稳产和丰厚的种植效益。

在栽培管理上,番杏喜欢肥沃沙壤土(肥沃疏松透气),耐盐碱,对氮、钾需求较高,注意氮钾营养的后期补给。否则会出现基叶发黄萎蔫

生长期需保持土壤湿润,但忌积水,雨季需及时排水防涝。

图片06):野生的番杏菜

番杏对病虫害抵抗力显著,仅夏季偶发食叶害虫,可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防治。其耐热、耐寒特性使其成为沿海沙地及盐碱地改良的理想作物。

番杏全草入药性味甘、微辛、平,归肺、肝、大肠经,具有疏风清热、解毒消肿、凉血利尿之功效。

图片07):番杏菜~新西兰菠菜~法国菠菜

《中国植物志》第26卷中载番杏:可药用,清热解毒,祛风消肿,治肠炎,败血症,疔疮红肿,风热赤目。

《中国高等植物》中载番杏:可药用,清热解毒祛风消肿,治肠炎,败血症,疔疮。

《中药大辞典》中载番杏:味甘微辛,性平,归肺,肝,大肠经。别称“白番杏”“白红菜”“白菜苋”。有疏风清热,解毒消肿功效。可主治“风热赤目”“疗疮肿痛”“肠炎”“败血症”“肿瘤”等疾症。

图片08):番杏菜的营养生长期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番杏还具有“抗溃疡”“抗坏血病”的作用。在治疗“胃癌”“食道癌”“子宫癌”等方面,价值珍贵。

附注:图片来源于《中国植物~植物智》

来源:清江鹤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