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过去总有人说,“早睡早起才健康”,似乎晚上九点没躺下就犯了天条。但现在,医生却说:70岁以后,睡觉反而不宜太早?听上去是不是有点像“老年人的作息自由”终于要来了?慢着,事情可没那么简单。
过去总有人说,“早睡早起才健康”,似乎晚上九点没躺下就犯了天条。但现在,医生却说:70岁以后,睡觉反而不宜太早?听上去是不是有点像“老年人的作息自由”终于要来了?慢着,事情可没那么简单。
“九点睡”不适合所有老人?这到底是健康常识的更新,还是误解的传播?如果你家有70岁以上的长辈,或者你自己也已步入银发岁月,下面这篇文章,值得你耐心读完。
70岁以后,身体进入了一个“再平衡”的阶段。褪黑素分泌减少,生物钟变得脆弱,如果强行早睡,反而可能导致睡眠质量变差。不少老人晚上九点上床,翻来覆去到半夜,白天却昏昏沉沉。这种“假早睡”,不但没养生,反而是慢性折腾。
真正健康的睡眠,不在于几点睡,而在于能否“顺应规律、睡得踏实”。而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睡眠问题远不止“几点上床”这么简单。下面这5个关键点,才是决定他们睡得好不好的“核心密码”。
第一点:不要强迫自己早睡,顺应自然入眠节律
很多老人习惯把“早睡”当成健康的金科玉律,但睡眠的关键不在于“早”,而在于“顺”。过了70岁,人体褪黑素的分泌减少,生物节律本身会推迟,这意味着,真正的困意来得比以前晚。
如果勉强在九点就躺下,反而容易因长时间无法入睡引发睡眠焦虑,久而久之,形成慢性失眠。医学研究显示,“顺应困意再入睡”,比“按点强行入睡”更加科学。
第二点:白天适度活动,避免午睡时间过长
老年人往往活动量减少,白天精力消耗不够,就不容易在晚上产生足够的困倦感。特别是午睡时间一旦超过30分钟,就会影响夜间深睡眠,形成“夜猫子”作息。
很多老人误以为午睡越久越养生,其实不然。午睡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且不晚于下午3点,才能既补充精力,又不影响晚上的睡眠节律。
日间适度的户外活动,如散步、做操,也能通过增强光照刺激,帮助调节生物钟,晚上更容易入睡。
第三点:避免临睡前焦虑和过度刺激
电视连续剧一集接一集、手机视频刷个不停……这些看似平常的娱乐方式,却是老年人睡不着的重要“隐形杀手”。研究表明,蓝光照射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延迟入睡时间。
不少老人临睡前还会“回忆旧事”、担忧儿女、计算药量……这一系列脑内“加班”,让大脑难以放松,容易引发入睡困难或浅睡状态。
临睡前应避免大脑过度活跃,可以通过听舒缓音乐、泡脚、简单冥想等方式帮助放松,营造“睡眠氛围”。
第四点:夜间醒来一次属于正常,切莫焦虑
很多老人半夜醒来一次,就开始担心是不是“睡眠出问题了”。老年期的睡眠结构本就不同于中青年人,浅睡多、深睡少、夜醒频繁,是生理上的自然变化。
如果夜间醒来后能再次入睡,不影响白天精神状态,就不必过度焦虑。真正值得警惕的是:频繁醒来后完全无法再睡、伴随明显疲劳、记忆力下降等症状,这才需要就医评估。
“半夜醒一次,不是病,是岁月的脚步声。”理性看待变化,才能让睡眠更安心。
第五点:谨慎使用安眠药物,切勿自行调剂
这是许多家庭容易忽视的一个“隐患区”。老年人对药物的代谢能力下降,很多短效安眠药在体内滞留时间变长,容易导致早晨头晕、跌倒、认知障碍等风险。
医生指出,除非严重失眠必须药物干预,否则应优先考虑非药物治疗方式,如认知行为疗法、睡眠卫生指导、环境调整等。
切忌在没有医生指导下,自行购买或长期依赖安眠药;更不要混用多种药物,防止药物相互作用。
此时你可能会想问:如果不靠“早睡”,不靠“药物”,那老人怎么才能睡得好?真正关键的改善策略,往往不在表面,而藏在细节里。
有位74岁的王奶奶,原本坚持“九点睡觉,五点起床”,结果白天困倦、晚上失眠。后来医生指导她晚一点睡但保证规律起床时间,并调整了午睡习惯,结果一周内睡眠质量明显改善。
这个案例说明:睡眠不是靠时间“堆砌”,而是靠节律“调校”。
睡不着并不是病,但睡不好却可能是健康的警示灯。长期睡眠障碍不仅影响情绪和记忆力,还可能与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风险上升相关。
研究显示,老年人每晚深睡眠时长若低于1小时,患认知障碍的风险显著上升。这就像是大脑“清洗垃圾”的时间被压缩,长此以往,影响不可低估。
良好的睡眠管理,是延缓老年退行性疾病,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
睡眠并非孤立问题,它与人的情绪、环境、慢性病管理紧密相关。中医讲“心安则眠”,现代医学讲“睡眠-情绪-认知三角”,其实都指向一个核心:身心状态的整体平衡。
如果你注意到家中老人越来越容易焦虑、情绪低落、记忆力减退,睡眠问题可能是冰山一角,应尽早寻求专业帮助,综合评估健康状况。
最后提醒一句,“过了70岁,睡觉不是越早越好,而是越“适合自己”越重要。不要被“九点上床”的老观念绑架,也不要忽视了睡眠中的细节变化。
真正的健康睡眠,是有节律、有质量、有安全感的睡眠。
愿每一位老人,都能在夜晚的宁静中,安然入梦,醒来时仍觉身心轻松。
那你怎么看呢?你家的老人几点睡?睡得好吗?你是否也发现了他们作息的变化?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你的观察和经验。
[1]王芳.老年人睡眠障碍的评估与干预策略[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1,41(10):850-854.
[2]李志强.睡眠与老年认知功能关系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0,39(6):612-616.
健康声明:本文所述内容仅用于公众健康知识传播,不能作为诊断、治疗或用药建议。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切勿自行判断或延误治疗。
来源:中医养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