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风拂过商都遗址,书页轻扬间,一座城的文明脉搏随之跃动。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郑州以书香为笔,以阅读为墨,绘全民共享之文化长卷。4月17日,书香河南建设工作推进会暨“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河南省人民会堂拉开帷幕。18日,郑州市第二十二
春风拂过商都遗址,书页轻扬间,一座城的文明脉搏随之跃动。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郑州以书香为笔,以阅读为墨,绘全民共享之文化长卷。4月17日,书香河南建设工作推进会暨“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河南省人民会堂拉开帷幕。18日,郑州市第二十二届绿城读书节接续启幕,以“绿城”为名,以“书香”为魂,一场跨越时空的阅读盛宴,在历史与现代的交织中徐徐启幕。
书香郑州: 一场跨越21年的文化深耕
以书香涵养城市文明,用阅读点亮品质生活。郑州持续深化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书香河南、书香郑州建设工作部署要求,充分发挥阅读在传播思想文化、提升人民素养、涵育文明风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完善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助力打造全民共享的高品质生活服务圈。
“每天读书一小时,让灵魂与时代同行。”自2004年首届绿城读书节创办以来,这座城市已连续21年以阅读之名,凝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2024年在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作经验交流。
作为省会城市,郑州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从“红色书香”地铁专列到“巾帼红色书吧”公交线路,从“问学前沿”理论阵地到“书香机关”“书香家庭”的遍地开花,党的创新理论如春风化雨,浸润千万市民心田。数据显示,郑州年均举办阅读活动超万场,市民文明指数连续6年攀升,正是书香涵养出的文明硕果。
绿城读书节不仅是郑州的文化名片,更是一扇观察城市精神风貌的窗口。从“诗乡巩义”到“白居易诗歌节”,从“溱洧悦读”到“雁鸣金秋”,各县市特色品牌如繁星点缀中原大地。今年,“书香地图”再度升级,标注出全市15个市县图书馆、89座城市书房、2068个农家书屋的坐标,织就一张“15分钟阅读圈”的网络,让城乡百姓推窗见书、转角遇馆。
中原书香节:多元融合的文化狂欢
如果说绿城读书节是郑州的“文化主场”,那么由河南省新华书店发行集团策划的“中原书香节·悦读阅精彩”文化游园会等“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则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阅读嘉年华”。
4月17日至23日,紫荆山公园、商都遗址博物院、新华文创园、建业凯旋广场四大分会场联动,以“图书+文化+创意”的多元融合,掀起全民阅读热潮。
在紫荆山公园西广场,5000多种精品图书堆叠成“书山”,市民徜徉其间,随手撷取思想的果实。新华文创、博物馆文创、动漫周边文创等约600个品种令人眼前一亮,开封、许昌、周口、汝州、光山5个老家河南特色非遗展吸引了大小朋友前来体验。4月19日,“手捧一书·心行万里”主题文艺汇演还将以歌舞、诗词诵读、情景剧演绎经典。
商都遗址博物院广场上,“人生当燃·要读书”主题市集将历史与阅读交融——线装书制作体验区里,年轻人指尖抚过宣纸,感受千年典籍的装帧之美;文创摊位前,“图书盲盒”以未知的惊喜,叩击着读者的好奇心。更令人动容的是“一书换一书”活动。一位老者感慨道:“书是流动的智慧,交换的是故事,传递的是情怀。”
据了解,本次中原书香节惠民书展折扣让利空前,图书折扣低至 2~6折,以惠民、为民、利民为原则,以最大优惠力度让利于读者,进一步激发全民阅读的热情,助力书香河南的建设。线上方面,云书网同步开展惠民书展活动,依托社群、抖音等社交媒体开展阅读打卡及互动交流,培养持续阅读习惯。
郑州实践:阅读点亮城市文明的四大维度
思想引领凝聚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引擎。郑州将阅读作为传播新思想的载体,主题读物走进地铁、公交、社区,成为市民“口袋里的课堂”。“先锋讲坛”上,理论专家与青年学子对话;中小学校园里,“红色经典诵读”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书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座城市的精神灯塔。
文明之风从“读万卷书”到“行万里路”。在郑州,阅读与文明治理同频共振。“1+15+N”阅读矩阵串联起市县乡村四级网络,年均万场活动让阅读成为市民生活日常。连续6年攀升的文明指数背后,是千万郑州人以书为媒,涵养出的谦和、包容与进取。
城市之脉在15分钟阅读圈涌动。从24小时信用智能借阅柜到街区自助图书馆,从油化厂街区的图书漂流点到“郑州文旅云”数字平台,郑州以科技赋能传统阅读,让书香触手可及。中国图书馆年会、中华经典诗词论坛等活动,更将郑州推向全国文化舞台的中央。
文脉之魂从历史深处走向世界舞台。双槐树“河洛古国”遗址旁,游客捧着《星空下的历史》探寻华夏起源;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的演出现场,观众从《观星台》丛书中读懂中原文化的厚重。郑州以“阅读+文旅”模式,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更通过世界大河文明论坛、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当暮色降临,郑州图书馆的灯光仍亮如星子,映照着伏案阅读的身影。这座城的阅读故事,早已超越了文字的边界——它是历史与现代的对话,是个人与时代的共鸣,更是一座城市对文明的永恒追寻。
来源:鳳凰能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