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见闻:马尔康市第二中学校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3 14:20 1

摘要:9月22日下午2时50分,马尔康市第二中学校下课铃敲响,红领巾们涌入崭新操场玩耍,误把来访的陌生汉族面孔们认作不熟悉的老师,连忙敬礼问好。

高原的太阳,赋予了四川阿坝人健康黝亮的肤色,又沾满润泽的光芒,在腮间打上一抹鲜红。

这样的红,在藏族、羌族孩子嬉笑打闹出汗后、见到生人腼腆害羞时,格外动人。

9月22日下午2时50分,马尔康市第二中学校下课铃敲响,红领巾们涌入崭新操场玩耍,误把来访的陌生汉族面孔们认作不熟悉的老师,连忙敬礼问好。

抬首望去,孩子们头上是高远蓝天,背后是重叠青山,输电塔像一棵棵白色小树,种在无垠绿色里——“大山里的孩子”,正具象地在眼前奔跑。

大山是地理阻隔,却不是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的障碍。

当地党委、政府与东部对口帮扶省份持续协作,去年将400万元对口支援资金用于二中整体提升。

落在初三学生西拉卓玛眼里,是母校一年一个样:“操场初一时还在建,初二时建好了,现在又添了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桌。”回答问题时,她腼腆又自豪。

二中新修了能容纳700余人的学术报告厅,过几天就要举办全阿坝州的中小学生艺术节;食堂里的新桌椅、新瓷砖,比城里学校的还闪亮;过道上有智能暖气片,冬天也不冷。

不过她最满意的还是教室:换了护眼灯,装了智慧黑板。

智慧黑板是智慧课堂主要设备,通过这块联网屏幕,成都等地名校的顶尖课堂轻松跨越大地上密集的褶皱,走进大山。亮起那一刻,这里也有了“名校”。

除了实现外部教学资源共享,二中还建了精品录播教室,制作优质课程共享,800余师生一齐进步。

暑假刚结束,但重返校园的西拉卓玛知道,没多久,初三的她就会毕业离开。

谈及未来,害羞的她第一次脱口而出:“我要考汶川中学!”语气无比自信。那可是阿坝州最好的学校。

3时整,第五节课铃声响起,操场上四散奔跑的孩子们迅速集结成整齐方队,西拉卓玛也携着两位女伴,蹦蹦跳跳、有说有笑,奔往崭新教学楼里的下一节课。

来源:七一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