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丰收节期间,全国各地不约而同地将农业科技作为展示重点。在北京通州的主场活动中,农业科技盛宴让人目不暇接,在科技成果展示区,AI放牧VR体验让市民仿佛置身广袤牧场,亲眼见证科技如何助力畜牧养殖;3D打印的奶牛模型展示了尖端制造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创新应用……
金色稻田里
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
科技示范园中
创新的力量重新定义“丰收”的内涵
2025年9月23日
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徐徐展开
“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
农业科技成为今年丰收节最亮眼的元素
在这场全民共享丰收喜悦的盛会中
生物技术作为农业科技的重要部分
正悄然改变着传统农业生产方式
为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丰收节里的科技元素
今年丰收节期间,全国各地不约而同地将农业科技作为展示重点。在北京通州的主场活动中,农业科技盛宴让人目不暇接,在科技成果展示区,AI放牧VR体验让市民仿佛置身广袤牧场,亲眼见证科技如何助力畜牧养殖;3D打印的奶牛模型展示了尖端制造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创新应用……
全域空间种植示范基地(来源:北京市农业农村宣传中心)
上海奉贤分会场的“田间科技秀”更是令人眼前一亮。通过精准的彩色水稻定位种植技术,“绘制”出的稻田艺术画栩栩如生;设施绿叶菜无人驾驶生产技术体系现场演示,多台智能机械协同作业,从起垄、播种到收割,全程实现无人化操作。
稻田艺术画(来源:上海三农)
生物技术:藏在丰收背后的功臣
在丰收节的金色画卷中,农业生物技术正以其独特方式为丰收注入新动能。在豫东平原的示范田里,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之一,新型生物调节剂冠菌素通过提升小麦抗逆性和灌浆饱满度及千粒重等关键指标,展现出显著的增产潜力。这种基于微生物发酵技术的创新方案,为区域性粮食生产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范式。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成果应用观摩会(来源:成都新朝阳)
与此同时,成都新朝阳"天然芸苔素"通过帮助作物应对不良环境胁迫,可提高光合作用、调节营养分配,还能激活植株免疫系统,提高作物的抗逆能力,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已在全国多个主要农业区推广应用,服务面积超10亿亩,成为作物丰收丰产不可或缺的技术。
绿色农业的未来之路
随着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要求的提高,绿色农业发展之路成为必然选择。在今年的丰收节活动中,多个地区都突出了绿色农业理念。例如贵州主会场活动强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而上海则推动农文旅体深度融合,增强城乡居民对绿色农业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生物技术在绿色农业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应用植物源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绿色生资产品,农业生产过程更加环境友好。
未来农业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的结合。通过农业生物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农业生产力将得到持续提升,同时实现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农业科技进步带来的变化,不仅是产量的提升,更是农业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随着更多创新成果的涌现,农业生物技术也将为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为农业发展开拓新的空间。
未来的丰收节,我们期待的不仅是瓜果飘香、五谷满仓的喜悦,更将是通过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与农业的深度融合,让“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为可感知、可调控、可持续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乡村振兴,共同见证中国农业的美好未来。
来源:植保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