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给我拍一张”“给我也拍一张”……最近一段时间,每到华灯初上时分,辽宁省沈阳市青年大街两侧灯光如昼,118处建筑楼体、户外大屏等同时亮起红色标语,向归国的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致敬。虽然行色匆匆,但仍有许多市民停下脚步,举起手机,留下与英雄“同框”的瞬
九月中旬以来,辽宁省沈阳市悬挂三千五百余面国旗、点亮一百一十八处电子屏致敬英烈——
一座城市的深情告白
“给我拍一张”“给我也拍一张”……最近一段时间,每到华灯初上时分,辽宁省沈阳市青年大街两侧灯光如昼,118处建筑楼体、户外大屏等同时亮起红色标语,向归国的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致敬。虽然行色匆匆,但仍有许多市民停下脚步,举起手机,留下与英雄“同框”的瞬间。
此刻,从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29.7公里的道路,成为一条铺满思念的归途。这已是沈阳第12次向中国人民志愿军英烈致以最深情的告白。
“每一块屏幕后面,都凝聚着沈阳人民对英烈的尊崇。”据介绍,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前夕,沈阳市聚焦“山河铭记 英雄回家”主题,实施全城点亮工程,对重点街路进行布置,全市户外LED大屏以及沿线广告牌、公益景观、建筑围挡等宣传载体,推送缅怀英烈标语等内容;动员大型商超、沿街商户、物业企业等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在迎回沿途悬挂3500余面国旗。
站在沈阳市主干道青年大街上的一座天桥上,退役军人、辽宁“最美拥军人物”姚振蜂的眼眶湿润了。街对面一块大屏幕上,播放的是一位目光坚毅的老兵敬礼的照片。而这张照片,就是由他拍摄的。
从2014年至今,姚振蜂先后为297名参战老兵拍摄了上万张照片。2021年,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当天,恰逢抗美援朝老兵李维波90岁生日。在迎回英烈现场,姚振蜂用镜头捕捉到李维波如雕塑一般挺立在风雪中,向英烈敬礼的瞬间。这张照片,被广泛传播,成为2024年沈阳“点亮英雄”户外大屏展示中的标志性画面。
在姚振蜂心目中,红色是沈阳这座英雄城市的底色。“我愿做那个用镜头温暖历史的人,让老兵的家国情怀成为照亮未来的光。”
这些闪烁在沈阳街头的电子屏,如同一双双深情的眼睛,注视着历史,也照亮了现实。它们更是一颗颗炽热的心,连接着过去、温暖着现在。
“英雄回家”沈阳街头,一辆辆出租车顶灯齐刷刷亮起这4个大字。一名出租车司机把车停在路边,掏出手机拍下这场景发到朋友圈:“这是咱沈阳人的排面!”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留下一首赞歌……”走进商场,小学生赵佳琪与一场“快闪”不期而遇。几名年轻人在迎接英烈回家的巨大电子屏前,唱起了《我和我的祖国》《英雄赞歌》等歌曲,围观的群众也加入进来,形成了大合唱。
“姥爷,今天是什么节日呀?”走出商场,赵佳琪轻声问姥爷。姥爷回答:“孩子,今天不是节日,但比节日更重要。这是咱们沈阳人民在迎接英雄回家。”
姥爷的手指微微颤抖着,指向窗外一块正播放着老兵敬礼照片的大屏幕:“你看那位爷爷,他是一位抗美援朝老兵。70多年前,他和很多年轻的战友一起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今天,就是迎接他的战友回家。”
赵佳琪睁大了眼睛,专注地看着一面面国旗、一块块屏幕、一行行标语。平时活泼好动的他,此刻显得格外安静。回家的路上,赵佳琪一直紧紧牵着姥爷的手。他回头望了一眼满眼的“中国红”,满怀敬意地说:“姥爷,我知道了,他们就是我课本里的英雄!”随后,他向大屏幕上的英雄,敬了一个少年先锋队队礼。
夜色深沉,出租车顶的“英雄回家”还在闪烁,公交车上的标语依然滚动,高楼上的灯光照亮了夜空……沈阳用一整座城的炽热,照亮了英雄回家的路。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