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城核电站三年三漏!韩国核电安全漏洞何时补?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1 17:25 1

摘要:要知道,这已经不是月城核电站第一次出问题了,之前的几次事故加起来,让人实在没法对韩国核电的安全放心。

2025年9月19日,韩国月城核电站2号机组出事儿了,约265公斤含放射性物质的重水漏了。

更让人在意的是,这地方离中国山东半岛才900公里,这么近的距离,任谁都得捏把汗。

要知道,这已经不是月城核电站第一次出问题了,之前的几次事故加起来,让人实在没法对韩国核电的安全放心。

月城核电站在韩国庆尚北道庆州市的海边,归韩国水力原子能公司(KHNP)管,据说能供韩国5%的电。

但这家运营公司的安全记录,实在没法夸,2013年就被曝过,跟供应商、检测机构串通,建机组的时候偷工减料,用的都是劣质零件,最后好多机组不得不停机修。

普通行业这么干都要出大事,更别说对安全要求到极致的核电领域了,这不是埋雷吗?

本来以为2013年整改完能好点,结果这核电站像是没长记性,2024年6月,4号机组的乏燃料贮存池漏了,直到水位降得不正常才被发现,最后还是漏了2.3吨含放射性的水。

官方说测出来的辐射量很低,远没到危害人的程度,但我觉得,不管量多量少,“泄漏”这俩字出现在核电里,就该重视到底,而不是只做个事后补救就完了。

没想到才过半年,2025年1月,2号机组又捅了篓子,直接把29吨没做样本分析的核废液排进了大海。

后来检测发现,废液里的氚含量超了许可标准9倍,原因居然是处理罐的阀门开错了。

本来想觉得这可能是偶然操作失误,可刚过9个月,2号机组又漏重水了。

要知道这机组1997年就建成了,2013年还因为安全问题停过两年,现在接二连三出问题,很难不让人怀疑设备是不是早该换了,运维是不是根本没跟上。

很多人可能听说重水没放射性,就觉得这次泄漏没啥大不了,但其实重点不在重水本身,而在重水反应堆里产生的氚。

这氚可不是好惹的,它是氢的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能有12.26年,还会通过β衰变释放高速电子。

一旦重水里的氘被中子照射,就会变成氚,慢慢积在冷却和慢化系统里。

更麻烦的是,氚进入人体后,会跟水分子结合成氚水,能在身体里待好几周甚至几个月。

时间长了,对细胞DNA的损伤是实打实的,还可能增加得癌症的风险,甚至影响遗传。

本来核电站里的含氚重水该好好收集、封存、净化,可月城核电站的老机组早有密封件疲劳、焊缝老化的问题,加上运维总想着“能拖就拖”,这不就把泄漏风险越放越大了吗?

而且月城核电站用的是加拿大的CANDU重水堆,这种技术跟咱常见的轻水堆不一样,轻水堆用普通水,得用浓缩铀当燃料,产生的氚不多;重水堆能用天然铀,燃料成本低,但氚的产生量比轻水堆高多了。

这也是为啥全球大多数核电站都用轻水堆,毕竟风险摆在那儿,很显然,韩国选了成本低的技术,却没配上对应的安全管理,这才导致事故不断。

可能有人觉得,韩国的核电站漏了,跟咱没关系。

但别忘了,月城核电站离山东半岛才900公里,这个距离可不算远。

参考2011年福岛核事故,当时放射性物质几个月就扩散到了大半个太平洋,咱中国东部沿海也检测到过微量的。

要是月城核电站漏得更严重,含氚水顺着日本海的洋流漂到黄海、渤海,或者通过大气环流飘过来,后果真不好说。

黄海和渤海可是咱中国重要的渔业区,山东、辽宁好多渔民靠这个吃饭,要是海水被放射性物质污染了,渔业资源肯定受影响,老百姓吃水产品也得提心吊胆。

搞不清韩国为啥一边想着把在运核电机组从25台扩到44台,一边却不把维护、监管跟上。

维护预算没见涨多少,老旧机组还想着延长使用年限,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毫无疑问,韩国核电现在的困局,就是没平衡好“发展”和“安全”。

核电确实是清洁能源,能帮着能源转型,但安全永远得是第一位的。

对咱中国来说,也得从这事里吸取教训,咱自己也有不少沿海核电站,老旧机组的技改、运维监管、应急预警,一样都不能松。

毕竟核电这东西,一旦出问题,影响的可不是一个国家的事。

韩国月城核电站这几次泄漏,早该是个警钟了,要是还不从根上解决制度漏洞、设备老化、管理松懈的问题,下次可能就不是漏几百公斤重水这么简单了。

希望韩国能早点清醒,别再抱着“重规模轻安全”的想法硬撑,也希望国际社会能多加强核电安全合作,别让核阴影再蔓延下去。

来源:华夏趣史档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