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3年的一天,李玉琴被带进伪满洲“皇宫”,即长春市宽城区光复北路5号。带她来此的人是“帝室御用挂”(官职)中将参谋吉冈。吉冈告诉她,带她来此,是要让她上皇宫读书。
1943年的一天,李玉琴被带进伪满洲“皇宫”,即长春市宽城区光复北路5号。带她来此的人是“帝室御用挂”(官职)中将参谋吉冈。吉冈告诉她,带她来此,是要让她上皇宫读书。
年仅15岁的李玉琴有些不相信,这么好的事会降临到自己头上?她的父母显然也不相信,所以一开始她的父母都反对,可她家是贫苦出身,父亲在一家饭馆工作,母亲和家里六兄弟姐妹吃喝全靠父亲打工。
李玉琴少年留影
这样的家境,即便在非伪满洲统治时代,也是无法把握人生主动权的,他们绝大多数时候,都只能听天由命。
李玉琴毕竟年幼,她天真地想:说不定真的是自己资质出众,所以被选进皇宫读书呢?李玉琴虽生在贫苦人家,却比谁都清楚读书的意义,所以,她上学极其刻苦。可因为一开始进的学校不行,她读到十几岁,居然还连初小都未毕业。
后来,在她的再三恳求下,父亲借钱送她上了正规学校,她也争气,一口气考进了伪满新京南岭女子优级学校。
李玉琴和家人都认为:考进这样的学校,离改变命运就不远了。可他们并不知道,进这个学校几乎等于进了火坑。原因,当然与该校完全在日本人的监管下有关。
这不,就在李玉琴进皇宫前一月,学校组织她和班上的39名女生一起拍了照。这些照片,都被送到了伪满洲皇帝溥仪的手中,供他选妃用。
李玉琴
溥仪在众多女孩中,一眼相中了长相秀气的李玉琴。在了解到她年仅14岁,且家里是贫农后,溥仪当即决定:就封她为贵人。
原本,日本那边想为溥仪安排日本女子,可溥仪对日本人戒心极其重,当然不同意。于是,他坚决要求迎娶中国女子,且专挑年纪小的,毕竟,小女孩好控制。
李玉琴满足溥仪对“贵人”的所有要求,唯一不满的是:这个女孩子居然一心想着要读书。溥仪太清楚读书意味着什么,所以,他一定会想办法断了她的读书路子。
李玉琴进皇宫那天,就直接被带到了比自己年长22岁的溥仪面前,当时的溥仪正是风华正茂之年,个头又高大,看起来还挺像那么回事。
李玉琴上来就问:“我什么时候能读书啊?”溥仪愣了一下后,温和地道:“是得让你读书的,不过现在老师还没请到。”
溥仪没费多大劲就让李玉琴答应做自己的贵人了,实际上,一个14岁的女孩,就算反对,也是无效的。李玉琴上过学,对此心知肚明。
李玉琴做贵人的日子可以用“养尊处优”来形容,除了一开始被迫与溥仪签署了溥仪自订的“21条”,溥仪也算是没有为难她。
这个21条里头,包括“一定要遵守三从四德”、“绝对无条件地完全遵守清王朝祖制!”“不能回家看望父母兄妹,不许以溥仪的名义为家人谋利益!”“不许私蓄一分钱,不许打听外面的事”等等,总之就是各种不许。
此后的两年时间里,溥仪经常对李玉琴说:“玉琴,给朕唱歌吧!”“玉琴,用你天真的笑容来解除朕的烦恼吧!”“玉琴,朕带你出去逛逛吧”!
溥仪与李玉琴
两年里,他们都并不住在一个房间里,经常是笑够了、玩够了,就独自回房睡觉去了。溥仪毕竟一辈子被人伺候惯了,当了皇帝的人,即便对自己心爱的女人,也是比较自私的,对李玉琴也经常是好一阵、歹一阵。
李玉琴毕竟年幼,她偶尔会躺在床上想她的父母和兄弟姐妹,想得厉害,还会掉眼泪。每每这时,女仆就会跑出来说:
“贵人,你可不能哭,奴才吃罪不起,改日求求万岁爷,让你父母来宫中见面吧。”。
可父母来探望她又如何,每次都是隔着门跟她说几句话,没办法,这是大清的祖制。而母亲虽然能进到她的屋子里来,却也不敢跟她说知心话,周围都是耳目,只能说一些客套话而已。
溥仪的御妹二格格韫和瞧不起贫寒出身的李母,经常指桑骂槐,这让李玉琴气愤不已!
李玉琴慢慢也不想读书的事了,她开始有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幻想溥仪带她回故宫做娘娘。她如溥仪所想的那样,几乎完全被溥仪控制住了。她脑子里终日都是:“万岁爷是天子,是不可侵犯的”、“皇上终有一天会带我回北京紫禁城的。”
李玉琴做梦的当口,溥仪也在做着不切实际的梦想。
溥仪
进入1945年后,伪满洲就走向了末日,留给溥仪的时间不多了。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前夕,即1945年8月11日深夜,溥仪携带着李玉琴和6名侍从撤离伪皇宫。这也标志着李玉琴为期两年的宫廷生活结束了。
这年,只有17岁的李玉琴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7天后的晚上11点多,溥仪挑选了弟弟、妹夫等11人匆匆离开了大栗子沟,远走高飞了。
李玉琴害怕地问溥仪:“我怎么办呢?”溥仪又哄她了,说:“飞机小,坐不下,朕先走,火车随后就到。”
李玉琴过去一直都很乖地听溥仪的话,这次也不例外,只是,她还是问了一句:“火车在哪里呢?”。之后,她竟真的一直等着火车来接自己。
1945年12月中旬,也就是溥仪走了4个月后,民主联军收缴了溥仪留下的财物。李玉琴那些之前的首饰也被没收了。这下,李玉琴才真的着急了,她有一种突然“四大皆空”的感觉。
因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李玉琴还是痴傻地念着溥仪。她并没有回到家中,而是来到了溥仪族兄溥修的家中,为溥仪守节。
溥修是个不折不扣的封建遗老,他一直严厉“看管”这李玉琴,不许她出门,不许她跟别人说话。还叮嘱她:永不可忘了自己贵人的身份,要坚决为皇上守节。
溥修只对李玉琴做要求,却并未在生活上给予她帮助。因没有什么积蓄,她一直过着穷困的生活。李玉琴一直苦苦等着溥仪回来,她懵懂地将自己和溥仪过去的婚姻生活比作是“神仙眷侣”的日子。
后来,因为溥修家也出现了说溥仪坏话的人,说溥仪是坏人,是汉奸。李玉琴实在受不了,就搬出了溥修家里,住回到了自己家里。此时,时间已经到了1953年,她已经为溥仪守节8年时间。日月流转,她也已经变成了一个25岁的青年女性。
回到娘家后,李玉琴当然也不能白吃白喝,她一边打零工养活自己,一边苦苦等待着溥仪回来接自己。
1955年,等待中的李玉琴突然收到了一封信,信是从抚顺战犯管理所发来的。打开信一看,赫然映入眼帘的是这样的话:“玉琴,我是一个罪人,我对不起祖国,对不起你。”
一直不了解外面世界的李玉琴惊呆了,怎么皇上也说自己是罪人呢?这到底怎么了?
李玉琴接到信后,按照信上的地址,火急火燎地赶到了战犯管理所。她迫切想要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她也迫切想要见到自己日思夜想的丈夫。
再见到溥仪这年,李玉琴年已经27岁,而溥仪已经49岁,即将半百。过去的岁月里,溥仪经历颇为丰富:他先是在逃往日本的过程中,被苏联红军逮捕。接着就被关押到了苏联5年,在这里,他和其他人一直住在收容所里,虽然苏联方给了他们优待,但毕竟是被囚禁,他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好在,期间,溥仪弟弟溥杰、侄子、医生和随从们依旧以他为中心,照顾着他的饮食起居各种。但精神上,溥仪是非常受折磨的,他不知道苏联方究竟是否会杀他,几乎日日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下。
为了活命,溥仪把自己的珠宝首饰都拿出来支援苏联的经济建设。他还被送到远东军事法庭作证,这一趟,他将所有责任全部推到了日本身上,将自己塑造成了一个“倍受迫害”的形象。
可惜,即便如此,1950年被引渡回国后,他还是被关押进了抚顺战犯管理所。进了战犯管理所后,不再有人照顾他的饮食起居,他得从最简单的穿衣服、铺床做起,他甚至还得学习怎么为自己缝衣服。
溥仪在战犯管理所
关键,此间他也不确定自己会不会被杀,所以精神压力极其大。
最催人老的,从来不是岁月,而是无形的压力。在精神压力的不断作用下,溥仪长出了白发,他甚至看起来比同龄人还要老一些。这当然与他长期睡眠有问题,也是分不开的。
时隔10年,再见到溥仪。李玉琴是贫农身份,而溥仪则是战犯身份。10年间,溥仪老了许多,已经有点“老头儿”的感觉了。而李玉琴,正处在女人最好的年月里。两人站在一起时,颇有点“两代人”的感觉。
李玉琴不敢相信:这个老头,真的是曾经的皇上,自己日思夜想的丈夫?这次探监,看着不停跟自己念叨“我有罪,我是罪人”的丈夫溥仪,李玉琴根本不敢相信这个人就是溥仪。她深刻地体会到了“今非昔比”四个字。
溥仪从李玉琴的眼里读懂了那种“难以置信”,他有些自卑地拉着她的手说:“玉琴,你还和以前一样年轻,可是,我已经老了。”李玉琴心直口快道:“你是快五十的人了,能不老吗?”
溥仪被关押期间
李玉琴流着泪跟溥仪讲了自己这十年的经历,提到溥修时,她脸色苍白,手也禁不住抖动起来。她控诉为了让自己守节,溥修如何对她百般限制和虐待。溥仪听着也不住地说:“这太不像话了,这太不像话了。”
这次会面后,两口子经常通信,期间李玉琴又去探望了溥仪几次。溥仪并不知道,因为在外面的生活非常困难,她来探望自己时,路费都是借来的。
很快,李玉琴记忆中的溥仪,被这个有些老的溥仪替代了,她的感情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她还年轻,可他却已经老了,而且,他还不知道何时才能放出来。更为重要的是,他如今是阶下囚而自己是自由身,他的身份会对她的生活形成负面影响。
李玉琴
人都是现实的,当两个人的天平完全失衡时,李玉琴对溥仪的态度自然也发生了变化,她和溥仪依旧可以聊得来,可热情却不似以前了。
尤其,李玉琴还在再见溥仪后不久,被安排了工作,成为了长春市图书馆的馆员,她有了正式工作。工作后,同事们得知她与溥仪的关系,都一股脑儿地劝她和溥仪分手,李玉琴慢慢开始有了想法。
李玉琴开始想离婚的事,她回想自己和溥仪这一路,多少像是做了一场梦。尤其,这场梦里,自己居然一直保持着处子之身。之前,李玉琴不懂男女之事,并不知道没有性生活意味着什么,如今她什么都懂了,多少觉得这种无性婚姻是荒唐的。
可在感情上,她觉得溥仪对自己实在不错,尤其他们在一起的两年,两个人算是“合得来”。她甚至有点怀念那种生活,她心目中的男女关系,可不就是自己和溥仪当时那样的?
李玉琴
可从现实角度来说,她和他相差了22岁,巨大的年龄差注定两人的很多观念都会不一样,兴趣爱好也不一样。重点,溥仪老得有点快,看起来已经和她不大般配了。
在同事和家人的影响下,李玉琴越来越现实,她终于在第四次探监时提出了离婚。李玉琴提出离婚后,溥仪极其震惊,他道:“我们感情不是很好吗?”溥仪接着又说:“你说的这些,我并不那么想,为什么兴趣爱好不能一致呢?”
李玉琴低下头道:“你对我现在虽然不错,但总是待在监狱里。我想来想去还是离了好……”
溥仪无法理解李玉琴,他在监牢里有吃有喝,根本不知道在外面的李玉琴面对的是怎样的艰难。所以,他无法理解妻子的离婚请求。
管理所的干部听说李玉琴要离婚,都加入了他们的谈话。他们提醒李玉琴:你提离婚,将对溥仪的改造造成负面的影响。显然,这是在用大局观给李玉琴施压。
可李玉琴纠结极了,他们越是跟她提“改造”,她越是觉得羞耻,因为“改造”就说明是“坏人”。她无法接受丈夫是坏人,也无法接受他们要她和坏人坚持维持婚姻的状态。
李玉琴打定了心思要离婚,她反过来给管理所的干部发难:“你们说溥仪将来要出去工作的,他几时能出现,你们到底什么时候处理溥仪的问题?既然你们都说不出具体的时间,我坚决离婚。”
管理所的干部意识到他们无法改变李玉琴的想法,于是决定为挽回溥仪的婚姻,做一次最大的努力。这个努力,就是在李玉琴第五次探监时,安排他们同居一天。这在战犯管理史上,是唯一的一次。
说干就干,战犯管理所的人员,在管理所的主楼后面管教人员办公室一侧的平房内,清理出了一个房间,打扫干净后,安设了一张双人床和全套的被褥。他们还派人在厨房为他们准备了一顿不错的晚餐。
战犯管理所为两人安排的房间
这顿晚餐,是他们分别十一年来,第一次同桌吃饭。吃完后,两人还同居一室。据说,在这次同居前,溥仪就相关咨询了自己以前的侍卫李国雄。李国雄懂溥仪的意思,他知道溥仪没有性能力。于是给他支招说:“你要留住她,只能装童蛋子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了不暴露自己的生理问题,他最好装处男,蒙混过关。
李国雄
那晚,想留住李玉琴的溥仪和妻子说了很多,两个人都哭成了泪人。李玉琴后来这样回忆当晚的情景:
“那天晚上我哭成了泪人一般,几乎晕了过去,虽然不乏缠绵,过后却只记得他为我脱衣、系鞋带等笨拙的爱抚动作,不能不说是一种病态。”
从这段话可知,当晚的溥仪非常努力想尽丈夫的职责,可他并没有那个能力。他的表现让李玉琴感觉到“很不适”,以至于她觉得那晚的溥仪看起来是“病态”的。
不得不说,李玉琴的形容非常精准,溥仪因为早年宫中的经历,加上长期的压抑,以及各种精神压力的作用,而导致其身体出现了问题,他根本无法像正常男人那样和女性发生关系。
溥仪害怕与女性发生性关系,这是很多人能理解的,拿他做傀儡皇帝那个阶段而言,一旦他让任何女性怀孕,并生下儿子,他的小命必定不保。因为,他本就是傀儡,换谁都一样,只要是有爱新觉罗的血液就行。
在这种心理扭曲下,溥仪渐渐失去与女性发生关系的能力,实是再正常不过了。
度过那个难忘的夜晚后的第二天,即1957年2月4日,李玉琴就下定决心一定要离开溥仪。她还年轻,她想做个正常的女人,也留下自己的子女,以让自己不那么孤独。这些,溥仪都做不到。
第二天早上,正好是农历正月初五,打开房门的李玉琴脸上有一种难以名状的神情,她内心觉得又气又羞,觉得自己像是被侮辱了。
溥仪平静地接受了她坚持要离婚的结果,他只道:“还有什么困难、要求?提吧!”李玉琴道:“不,你的东西不一样也不要,只是到抚顺来,欠了点债,以后你有条件的时候就帮我还上吧。”
说完,她头也不回地走了。
离开后,李玉琴就穿过街区,来到了抚顺市河北区人民法院门口,提出离婚。之后,这一离婚案被受理。
李玉琴写的《离婚缘由》
1957年5月20日,依据1950年颁布的《婚姻法》第17条裁定,准许原告李玉琴与被告溥仪离婚。此时,两人的婚姻关系整整持续了14年。
离婚这年,李玉琴29岁,溥仪51岁。
溥仪后来在回忆这次离婚时说:“她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意志,她真的变了。这是我当时唯一得出的结论。”
当时,战犯管理所的所长语重心长地安慰溥仪:“一切都在变,你也在变,不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牺牲上,这是对的。”
离婚后的溥仪,情绪低落过一段时间。
李玉琴这边刚离婚,就有人张罗着给她介绍对象了。很快,省广播电台负责录音技术工作的黄毓庚走进了她的生活。
黄毓庚瘦高个,五官端正,戴副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李玉琴与他相处后,发现他大脑里的封建旧意识少,他认为:“李玉琴当时只有14岁,对那段宫廷生活没有任何责任,说这是旧社会留下的历史痕迹,不能算某个人的缺点。”
李玉琴与黄毓庚结婚照
经过一年的相处后,两个人越走越近。1958年5月,两个人登记结婚了。1962年7月她还为他生下了儿子黄焕新,一家三口可谓其乐融融。
李玉琴一家三口
婚后的日子,黄毓庚对李玉琴体贴入微、呵护备至,他们经历重重考验后,依旧相依相伴,恩爱如初。
晚年,李玉琴无数次感叹:“我真是一个有福之人!”
2001年4月24日,李玉琴因肝硬化辞世,享年73岁。无疑,李玉琴成了溥仪五任妻子中,唯一得善终者。她的葬礼上,有人送来挽联:“经年砥砺芳百世,一生沧桑琴断音。”
来源:美图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