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购买月饼、生鲜、肉类等食品,应选择证照齐全、信誉良好的超市、商场、农贸市场或电商平台。仔细查看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等信息,不购买“三无”食品和过期变质食品,谨慎选择朋友圈、直播平台上来源不明的“自制手工”食品,若购买需确认商家食品
国庆、中秋双节消费避坑指南
2
0
2
5
国庆、中秋双节将至,为保障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让大家度过欢乐、祥和、安全的假期,内蒙古自治区消费者协会发布如下消费提示:
食品采购篇 正规选购,理性储存
购买月饼、生鲜、肉类等食品,应选择证照齐全、信誉良好的超市、商场、农贸市场或电商平台。仔细查看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等信息,不购买“三无”食品和过期变质食品,谨慎选择朋友圈、直播平台上来源不明的“自制手工”食品,若购买需确认商家食品生产资质。购买时要注意食品的储存条件,避免因储存不当导致食品变质。倡导理性消费,按需购买,拒绝“天价”食品和过度包装,践行绿色消费理念。
餐饮消费篇
食品安全,重中之重
选择“笑脸”餐厅:外出就餐优先选择卫生条件好、食品安全量化等级高(“大笑”、“微笑”脸标识)的餐馆。留意明码标价:就餐时注意查看菜品价格,防止“低价高结”等价格欺诈行为。践行“光盘行动”:根据用餐人数合理点餐,主动打包剩菜,避免铺张浪费。网络订餐多留意:订餐时查看商家资质和用户评价,收到餐食后检查包装是否完好、食物是否变质,并尽快食用。
旅游出行篇 选择正规,警惕低价
参团旅游要选择有资质的旅行社,签订正式的旅游合同。 切勿轻信“免费旅游”、“超低价团”等宣传,这类产品往往伴随着强制购物、附加费用或服务质量缩水,得不偿失。出行前了解目的地天气、交通、景区开放情况等信息,做好充分准备。自驾出行提前检查车辆状况,合理规划路线,注意交通安全。景区消费要留心。进入明码标价的餐厅就餐,消费前先问清价格和计价单位,防止“天价菜”陷阱。 购买旅游纪念品要货比三家,理性消费,尤其购买贵重物品(如玉石、药材等)要格外谨慎,索要正规发票,并核对发票信息与实物一致。谨慎参与危险项目,确认项目资质及安全保障措施后再体验。
购物消费篇 理性至上,防范陷阱
维权凭证篇 保留证据,依法维权
无论何种消费,保留证据都是维权的第一步。索要并保存凭证:务必索要发票、收据、电子支付记录、合同、购物小票等,并妥善保管。保留线上记录:保留订单截图、聊天记录、广告宣传页面、直播录屏等电子证据。拍照录像:对于有问题的商品或服务,及时拍照或录像存证。若发生消费纠纷,首先与商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向当地消协组织、市场监管部门投诉,或拨打12345、12315热线进行维权,也可通过全国12315平台网站、小程序等进行投诉举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内蒙古自治区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科学理性消费,如遇消费问题及时求助,共同营造安全、放心、和谐的节日消费环境 。祝大家双节愉快!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