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银发老者轻轻翻动泛黄的书页,沉浸于古籍的墨香;年轻的家长绘声绘色地讲述绘本,孩子仰着小脸听得入迷;青少年穿梭于文创展区,兴致勃勃地挑选着心仪的文具……这温馨热闹的一幕,既是2025年石家庄“金秋”惠民书市的真实写照,也是我市近年来持续推进书香城市建设的鲜活注脚
市民在位于古栾水镇的城市书房阅读图书。
银发老者轻轻翻动泛黄的书页,沉浸于古籍的墨香;年轻的家长绘声绘色地讲述绘本,孩子仰着小脸听得入迷;青少年穿梭于文创展区,兴致勃勃地挑选着心仪的文具……这温馨热闹的一幕,既是2025年石家庄“金秋”惠民书市的真实写照,也是我市近年来持续推进书香城市建设的鲜活注脚。
近年来,石家庄以多元场所为载体,以丰富活动为纽带,以全民参与为目标,构建了“处处可读、时时能读、人人悦读”的城市阅读新格局。
多元空间构筑阅读网络
“在这座城市想读书,太方便了!”石家庄构建了以市图书馆为核心,城市书房、文化创意体验中心、特色书店为补充的多元阅读空间体系,为市民提供了便捷、丰富的文化体验场所。
作为城市文化中枢,石家庄市图书馆新老两馆成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知识殿堂。走进馆内,除了浓郁的书香,科技气息也扑面而来。咨询导航机器人“小图”为读者提供借阅、检索等引导服务;智能书架通过感应技术采集图书信息;AI数字馆员“石老师”扮演智慧顾问角色……借助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市图书馆打造了一系列互动智慧场景,让阅读变得更加快捷有趣。
目前,全市已建成26座示范性城市书房,覆盖社区、公园、商圈等多个区域。这些书房不仅环境舒适,还依托全市总分馆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通借通还和资源共享。今年,6座城市书房完成升级改造,融入非遗、工业风、航天主题等元素,变身为“文化会客厅”。例如,龙泉书院以柳编、土布等非遗元素营造自然质朴的阅读氛围;汇客书房通过纺织机、煤矿车等工业装置重现城市记忆,吸引众多市民驻足体验。
位于站前街的新汇文·文化创意体验中心,集图书、咖啡、文创、科技等多种业态于一体,成为市民文化消夏的热门去处。这里设有阶梯书区、文创市集、国风汉服体验区,并配备AI朗读亭、VR设备等,让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碰撞出新的火花。石家庄书城、华清书局等特色书店也各具风格,满足了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
周末,新汇文·文化创意体验中心的书法体验区座无虚席。如今在石家庄,每周都有这样的文化“大餐”上演。石家庄以阅读阵地为依托,常态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形成“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亮点”的生动局面。
全市联动打造全民阅读品牌。多年来,石家庄“金秋”惠民书市汇聚省内外出版发行单位,文学、艺术、少儿等各类图书琳琅满目,曹文轩等名家的阅读分享会更让书市成为市民的读书节日。“寻找省会阅读达人”活动通过事迹展播、短视频推广等形式,推出一批典型代表,激发大众阅读热情。去年,“声动石家庄”青少年朗读大赛、中小学生听说读写大赛等阅读活动覆盖超过33万名中小学生和10万名大学生,营造出全社会参与阅读的浓厚氛围。
医学科普、光影世界……市图书馆“石图讲堂”每周为市民推出多样活动。世界读书日期间,数十项系列活动更是掀起阅读热潮;暑假开展的“墨香研途·石图研学记”、国风秀等文化活动也备受欢迎。
去年,“名家讲座”系列活动邀请112位文化学者走进城市书房,举办104场活动,线下服务超3万人次,线上直播吸引观众超10万人次。今年,“城市走读”文化研学系列活动火热开展,各领域专家学者与市民面对面交流,深受好评。
书店与文化空间的特色活动同样精彩纷呈。马伯庸、卢思浩等知名作家、漫画家做客市新华书店,与读者分享创作心得。石家庄书城以书会友,每周末举办亲子绘本共读、科普讲座、经典阅读、手工制作等活动,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让读者在欢乐中感受阅读的魅力。新汇文·文化创意体验中心每周末也十分热闹,“方寸之间 墨韵生香”书法体验、“静心执笔 墨染词香”经典抄写等活动,传递着传统文化的韵味。
全民参与涵养书香氛围
“现在借书就像取快递一样方便,孩子在家门口就能听传统故事、学古籍修复,这是真正的文化惠民!”市民薛岩的感慨道出许多人的心声。从城市书房的温馨角落到图书馆的智慧空间,从书店的创意活动到社区的阅读分享,石家庄处处洋溢着浓厚的书香气息。
清晨的图书馆门前,早早排起长队;午后的城市书房,母女共读的身影映在木质书墙上;夜晚的地铁车厢里,乘客手持电子书沉浸于文学世界……如今,阅读已成为许多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经常参加活动的董浩成表示,无论是文化学者解读四大名著,还是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带领市民体验剪纸技艺;无论是青少年在古籍修复中触摸历史,还是在VR世界中探索宇宙奥秘,这些活动不仅传播知识,更让大家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2024年数据显示,石家庄市图书馆全年接待读者237.7万余人次,纸质图书借阅量达192.2万册次,全民阅读热情持续高涨。未来,随着阅读空间的持续拓展和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浓郁书香必将成为石家庄最动人的城市底色。(记者 杨阳/文 张震/图)
来源:石家庄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