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2日,在中卫市沙坡头区申滩山水沟黄河入河口,93.1万尾土著鱼苗经分批投放至黄河水域。此举是2025年黄河宁夏段河道治理工程与沙坡头灌区七星渠灌域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生态补偿的关键举措,旨在修复水域生态,守护黄河生物多样性。
育苗投放车辆。
9月22日,在中卫市沙坡头区申滩山水沟黄河入河口,93.1万尾土著鱼苗经分批投放至黄河水域。此举是2025年黄河宁夏段河道治理工程与沙坡头灌区七星渠灌域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生态补偿的关键举措,旨在修复水域生态,守护黄河生物多样性。
据悉,本次增殖放流活动共投放兰州鲶33.1万尾、赤眼鳟25万尾、黄河鲤35万尾,不仅为黄河宁夏段补充了优质渔业资源,更对恢复天然水域鱼类种群数量、净化水质、维护黄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鱼苗。
为提高鱼苗存活率并助力其快速适应自然生态系统,此次放流特意选址于黄河宁夏段水流平缓、水草丰茂的区域。宁夏水利工程建设中心职工徐潇表示:“我们精心挑选的兰州鲶、赤眼鳟、黄河鲤,都是黄河里土生土长的‘居民’。而且在投放前,经过了宁夏水产研究所严格的健康检测,希望这些鱼苗能在此繁衍生息。”
据了解,黄河宁夏段河道治理工程目前已完成批复内主体工程建设,累计投资达12.1亿元。工程建成后,黄河宁夏段堤防将达到430公里,实现全线闭合,河势得到有效控制,防洪体系进一步完善。七星渠灌域改造工程则重点对沙坡头灌区骨干渠道进行砌护改造,并更新黄河泵站及病险建筑物,涉及改善灌溉面积229万亩。当前,批复主要建设内容已基本完成,将进一步优化灌区水土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缓解供需矛盾,为区域粮食安全与生态保障提供坚实支撑。
鱼苗入河。
自治区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将持续落实重点水利工程生态补偿机制,严格执行涉渔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足额保障补偿资金,深入推进黄河土著鱼类(大鼻吻鮈、兰州鲶等)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生态修复工作。(宁夏日报记者 裴云云/文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