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嘎鲁图镇独贵龙社区中心小区,三号楼一单元住户王树毕表示,最近使用“电子门牌”有些频繁。“电子门牌都有哪些服务?”“你平时会用哪些功能?”“你觉得哪里方便?”听到一连串问题,72岁的王树毕直接把大家领到门牌前面:“来,打开手机,扫一下二维码试试看,你们就知道了
门牌作为每栋住宅的独特标识,是房屋的“身份证”,小门牌承载着大民生。在乌审旗,这里的门牌有点不一样:蓝底白字的门牌上,一个专属的二维码悄然出现。
二维码究竟有何神奇之处?能带来哪些便捷?带着疑问我们走进小区一探究竟。
在嘎鲁图镇独贵龙社区中心小区,三号楼一单元住户王树毕表示,最近使用“电子门牌”有些频繁。“电子门牌都有哪些服务?”“你平时会用哪些功能?”“你觉得哪里方便?”听到一连串问题,72岁的王树毕直接把大家领到门牌前面:“来,打开手机,扫一下二维码试试看,你们就知道了。”我们拿出手机,扫码成功后,就跳转到了“数治乌审智慧社区”页面,弹出的页面里,有通知公告、政策列表、招聘信息、求助信箱、物业服务、共享服务、政务服务等模块,还有社区、物业、民生、政务等各类服务电话。
“电子门牌一安上我就开始用了。无论是水电维修、垃圾处理,还是社区求助、报警应急,各类服务电话汇集电子门牌二维码之下,只要‘扫一码’,就可以办理各类事务,省得再四处打听、查找了。上一次使用是晚上回家时正好停电,扫下门口的‘共享服务码’,不出门就把电费缴了,太方便了。”王树毕对“电子门牌”竖起大拇指,“二维码扫一下,便可享受超多便民服务,足不出户就能办理。”
“它不是普通的二维码,是连接群众与社区的‘智慧纽带’。”独贵龙社区党委书记斯庆图亚介绍,对居民而言,“数治乌审+智慧社区共享服务码”告别了繁琐的信息查找及填报流程,只需“扫一码”,即可办理各类事务,让他们享受到“一站式”数字化服务的便捷与智能,生活变得更加轻松自在;而对社区管理人员而言,扫码即可获取本小区楼栋、单元、房屋及详细人口信息,还能一键拨打电话、发信息给住户,社区通知、政策宣传瞬间触达居民,实现精准管理和高效沟通,“数治乌审”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减负增效。
原来,扫码有权限,管理层、网格员、居民扫码出现的页面内容不同。管理层可看全旗信息,网格员可看该社区信息,居民只能看见全链条服务电话。同一个二维码,扫出的结果却因人而异。这种“千人千面”的设计,既保障隐私又提升效率。
在乌审旗,一项名为“数治乌审+智慧社区共享服务码”的数字治理创新正悄然改变着基层社区的运行模式与居民的生活方式。
据了解,让大家赞不绝口的“共享服务码”,正是乌审旗创新推出操作简便、实用性强的“一码通办”服务措施。乌审旗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数字化治理新路径,以“根数据库”为依托,以“一码通办、精准服务”为核心理念,自主研究开发,创新打造“数治乌审+智慧社区共享服务码”平台。打通社区、政务、民生等多维数据,实现房屋、人口、事件等要素精准关联,构建起居民、社区、政务三方高效联动的数字化、智能化平台,深度融合社区服务、民生资源、政务功能及共享生态,以数字技术赋能社区治理和社区服务,实现了从居民生活到基层治理的智慧升级。
“此举也是破解基层‘万码奔腾’痛点的一次创新。”乌审旗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技术人员介绍,“数治乌审”平台为每户生成专属服务二维码,整合居民服务与社区管理两大端口,具备丰富且实用的功能。为居民提供一键拨号、智慧查询、AI客服、一触即办、共享生态、无感填报等便民功能,实现“扫一码、办百事”,居民可以享受更加高效的社区服务;社区管理人员扫码可查看房屋内的人员信息及标签信息,也可一键拨号联系居民。一码集成多项功能,实现业务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引入DeepSeek大模型技术,嵌入本地政务服务知识库,整合42个部门1900多项业务指南,实现智能问答与流程引导,大幅降低居民办事门槛,推动政务服务更加普惠、包容。乌审旗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局长李琛告诉记者:“‘数治乌审’不仅是一项技术应用,更是一次治理理念的重构——从管理导向转向服务导向,从经验决策转向数据决策,从条块分治转向协同共治。”
“数治乌审+智慧社区共享服务码”已在嘎鲁图镇独贵龙社区中心小区、图克镇和美社区万德福小区开展试点运行,其他小区正在推进中。自投入试运行以来,覆盖1000余户居民,系统累计扫码访问量达7100余次。
在数字中国的建设浪潮中,乌审旗正用一“码”当先的实践,书写着中小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样本。下一步,将以群众需求为“风向标”,持续丰富应用场景,进一步深化数字技术在社区治理和政务服务中的应用,全力打造有温度、有智慧的现代化智能社区。
▼
来源 :暖新闻微信公众号
鄂尔多斯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武文玲 张艳霞 裴承艳 乌审旗融媒体中心记者:王小飞 曹玉霞
编辑:李荣
校对:李由
审核:杨阳
终审:折海军
来源:鄂尔多斯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