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原生家庭话题热度居高不下的当下,“原生家庭决定论”甚嚣尘上,我们习惯将自身不如意归咎于此,沉浸在童年创伤倾诉里,却忽视了父母的过去。韩剧《苦尽柑来遇见你》打破这一局面,为我们呈现了独特的家庭与人生景象。
在原生家庭话题热度居高不下的当下,“原生家庭决定论”甚嚣尘上,我们习惯将自身不如意归咎于此,沉浸在童年创伤倾诉里,却忽视了父母的过去。韩剧《苦尽柑来遇见你》打破这一局面,为我们呈现了独特的家庭与人生景象。
《苦尽柑来遇见你》开播便备受关注,评分从9.2分一路攀升至9.6分。它奏响三代女性的命运旋律,描绘父母爱情的四季,书写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女性成长史诗。
剧中的主人公吴爱纯,命运对她从未有过丝毫偏袒。年幼时便痛失母亲,从此,她稚嫩的肩头扛起了照顾弟弟妹妹的重担。原本怀揣文学梦想的她,也因生活的重压被迫辍学,无奈地与校园告别。成年后的她,成为了为儿女操劳一生的母亲,将自己的心血毫无保留地倾注在孩子身上。但吴爱纯绝不仅仅是这些身份的简单叠加,她凭借着非凡的毅力与勇气,成为了济州岛的第一个女会长,在晚年更是实现了出版诗集的梦想,成为备受尊敬的吴老师。
回顾吴爱纯70年人生,从艰难生存走向诗意栖居。生命尽头,最牵挂的仍是10岁时离世的母亲。谈及最满意头衔,她认为是“精明营的妈妈”。以现代某些“进步”观点看,她似一生围着儿女转,失去自我。但她坚定表示:“我在以自己的方式活出精彩人生,别可怜我。”这让我们重新思考人生价值与自我实现的定义。
吴爱纯夫妇的故事有力反击了原生家庭创伤论。它促使我们理解父母那代人的贫困、艰辛与时代局限。当下,原生家庭决定论盛行,我们把自身问题都归责于此,沉浸在主角式童年创伤叙述中,忽略了父母也曾有童年创伤,那些被遗忘在无人问津之地。
《苦尽柑来遇见你》将视野拓展到我们平常看不见的地方,深入父母的童年和精神世界。剧中展现出,妈妈即便到了70岁,内心深处依然留存着对自己妈妈的思念。她也有着童年时代的痛苦经历,甚至因大自然带来过沉重的心理创伤。每一代人都在各自所处的时代困境中奋力挣扎,但为何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有的父母能够与时俱进,接纳新观念,而有的却满脑子封建糟粕?这背后的关键在于,有的人敢于打破常规,掀掉束缚自己的“桌子”,而有的人则选择了默默忍受。这里所谓的“掀桌”,并非指挑战宏大的社会结构,而是更为具体地打破社会文化加诸在人头脑中的禁锢枷锁。
剧中,宽植把专属男人的食物拨给女儿,爱纯为女儿克服“女人不能上船”的荒谬诅咒,他们在家庭内部为女儿营造平等环境。现实中多数父母虽难像剧中这般,但和《黑暗荣耀》中文东恩母亲的残忍相比,大多更接近爱纯和宽植。他们默默奉献、牺牲,将梦想寄托给下一代,有时让孩子感到压力。这些东亚典型父母,在原生家庭创伤论主导的舆论中,身影被掩盖、失去发声机会。而《苦尽柑来遇见你》为他们开辟了被看见、被理解的道路。
基于对《苦尽柑来遇见你》的深入剖析,有必要对网上一些诸如“母女托举”“母女联盟”甚至“掀了男权的桌”等片面解读提出不同看法。实际上,这部剧所展现的并非简单的母女托举关系,而是更为全面的“父母托举”。这绝非无足轻重的文字游戏,也不是吹毛求疵的较真,而是涉及到家庭结构的严肃问题。
若从“母女托举”的角度深入思考,至少有两点尖锐的事实无法回避:其一,如果父亲不愿意支持,母亲单凭一己之力该如何托举女儿?在传统家庭观念和权力结构下,父亲的态度往往对家庭资源的分配和子女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其二,当家庭面临有限的经济条件,而儿子和女儿都很优秀,都需要资金支持出国深造等发展机会时,又该如何抉择?这两点恰恰触及到“母女托举”观点的核心矛盾之处。
事实上,在家庭内部,如果回避父权的影响和作用,所谓的母女联盟便失去了根基,难以真正成立。建立在有一个“好丈夫、好爸爸”基础上的母女托举,本质上不过是对父权制婚姻的一种理想化期待,是在现有家庭结构框架内的一种美好设想,但却未能从根本上突破传统家庭权力结构的束缚。
在宽植这个角色身上,编剧所寄托的情感与期望是多元的。他不仅仅代表了一种理想的男性形象,更是对理想主义者的崇高礼赞。例如,当宽植借钱时,老板提及在济州岛只有宽植在休渔期严格遵守规定,坚决没有出海。从这一细节可以看出,宽植的贫穷并非源于懒惰或无能,而是因为他坚守着老祖宗传承下来的海洋智慧,秉持着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只愿通过自己勤劳节俭的双手获取大自然的馈赠。
在资本横行的社会中,他这种坚持原则的行为,使他不可避免地成为了被放逐的失败者。他与爱纯,宛如近年来荧幕上逐渐消失的穷人和劳动者的鲜活写照,他们的存在,提醒着我们不要忘却那些在社会发展进程中默默坚守传统价值的群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苦尽柑来遇见你》这部剧的成功,并非在于它塑造了多么激进的“掀桌”形象,恰恰相反,是它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坚守与呈现,让观众感受到了那份久违的温暖与力量。
剧中爱纯一家为儿女奉献的家庭观念、宽植对自然的敬畏、“好人有好报”的佛家因果观念,这些被资本社会视为落后的朴素价值观,构成了剧的独特魅力。从社会层面看,该剧展现的是传统集体主义大家庭联盟,家暴男也能通过血缘融入集体。爱纯一家在金融危机中展现的东亚传统家庭韧性与凝聚力,是韩国社会在疫情与性别紧张压力下,对传统观念的回望与复苏。它提醒我们,追求进步时,不应抛弃宝贵传统,它们是困境中坚守前行的力量源泉。
来源:聊点电视剧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