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士铎《石室密录》卷五(书集)瘴疠治法 白话译文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3 08:03 1

摘要:将中医古籍《石室密录》的内容翻译成白话文,旨在使这部珍贵的中医古籍更加贴近现代读者,让更多人能够轻松理解并受益于其中的中医智慧。希望通过翻译能够架起一座桥梁,连接古代医学与现代人群,让中医之道得以传承与发扬。文中提及的药方与方剂,仅供学习参考之用,如需应用,请

将中医古籍《石室密录》的内容翻译成白话文,旨在使这部珍贵的中医古籍更加贴近现代读者,让更多人能够轻松理解并受益于其中的中医智慧。希望通过翻译能够架起一座桥梁,连接古代医学与现代人群,让中医之道得以传承与发扬。文中提及的药方与方剂,仅供学习参考之用,如需应用,请务必查阅原著并遵循专业医生指导。

卷五(书集)

瘴疠治法

岐伯说:瘴疠这种疾病,是两广地区湿热之气郁结蒸腾而生成的。这种瘴气都是热性的而非寒性,它的症状通常是头痛和腹部胀满。当地人吃槟榔并无大碍,这是因为槟榔味辛,能够发散这种湿热。火热之气遇到寒凉之物,反而会变得抑郁不畅,而槟榔气味辛散,与瘴疠之气相近,容易进入体内,但其发散的特性却能将瘴疠之气驱散,所以与病症相宜。然而,槟榔只能救一时的急症,终究不能长期依赖它来抵御瘴疠。现在,我给出一个方子,可以长期防止瘴疠的侵袭。

方子如下:人参一钱,白术五钱,茯苓三钱,陈皮五分,甘草五分,半夏一钱,槟榔一钱,枳壳五分,柴胡五分,五味子五粒,麦冬三钱,水煎服。

这个方子的妙处在于,它并非直接用治疗瘴疠的药物,但服用后瘴疠之气自然消除。这是因为健脾则气旺,气旺则瘴疠无法侵袭。即使已经感染的人,方子中也有能够去除瘴疠的药物,怎能不立即见效呢?这是治疗瘴疠的有效方法,大家也应该了解。

有的人因感染疠气而患上大麻风,这时又不能用上述方法治疗。因为大麻风完全是热毒之气藏匿于皮肤之间,湿气又深藏在肌骨之内,所以外症表现为皮肤发红生斑点,胡须眉毛全部脱落,全身腐烂,臭气难闻,人们往往不愿接近,更别提为其治疗了。我深感心痛,于是立下了一个奇方。

方子如下:元参、苍术、熟地、苍耳子、薏仁、茯苓各四两,名为“四六汤”。将这些药材研成末,用蜂蜜做成药丸。每天服用一两,两料药服完必然痊愈。

这个方子的妙处在于能补肾健脾,同时加入散风祛湿的药物,正气补足则邪气自然消退,不必专门治疗大风症,大风症也自然治愈了。应该尽快刻印这个方子,广泛传播施舍,功德无量啊!只是服药期间需要忌房事。

华佗说:我传给你们的方子有所不同。

方子如下:槟榔一钱,白芍三钱,柴胡八分,白术三钱,茯苓三钱,车前子二钱,枳壳五分,白芥子三钱,水煎服。如果有火症,加黄连五分,水煎服。两剂药就能消除瘴气,也是个很有效的方子。

对于大麻风,我还有一个奇方。

方子如下:苍术、熟地、元参、苍耳子、车前子各二两,生甘草二两,金银花十两,蒲公英四两,白芥子二两,将这些药材研成末,用蜂蜜做成药丸,服用后必然痊愈。

这个方子在平和之中蕴含着深奥的医理,似乎比天师传的方子更胜一筹。此外,我还有两篇论述,一并传给你们。

论真假病症

病症有真假之分,那么在治疗时,药物的选择和使用也必须有真假之别。这里的“假”并非指伪劣的药物,而是指药性上的巧妙运用,以假对假,真病才会显露。如果盲目地用真药去治疗假症,那么假症反而会掩盖真病,从而迷惑医者。因此,在治疗假症时,我们必须巧妙地选择与之相宜的药物。

比如,当上焦极热而下焦寒凉时,这种上热下寒的现象其实是假热真寒的表现。如果我盲目地用凉药去治疗,虽然一开始可能会感觉舒适,但药物到达中焦后,就不再被身体所喜,反而会向上反涌而不被接纳。更何况药物并不会长时间停留在中焦,它一定会继续下行到达下焦。而下焦本就是个冰凉的世界,再用寒药去治疗,就如同在寒冷的地方再添冰雪,必然会积聚而不流动,最终结成冰块,哪有消除的时候呢?只有等到大地春回,阳气回升,这些寒冰才会融化。人体的假热之症也是如此,如果盲目地用寒药去治疗,自然会违背身体的本性。即使先用热药,也未必能顺应身体的需要。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巧妙地运用药物。比如,可以用四逆汤这样的热药,但为了调和药性,使其既能治疗假热,又不至于过于峻烈,可以加入人尿和胆汁这些寒凉之物。这样,在药物刚入口时,人会感觉舒适,不会与身体的寒气相冲突。药物到达中焦后,药性已经变得温和,与身体的本性相合。再引入下焦,热性就会大作,就像贫穷的人得到衣服,乞丐得到食物一样,下焦的寒气得到温暖,龙雷之火就有了归宿,自然会潜回深渊,不知不觉间,火气就消失了。

四逆汤原本是热药,但加入人尿和胆汁后,热性就被巧妙地掩盖了,变成了治疗假寒的妙方。如果固执地坚持用热药去攻寒,而不知道用这种巧妙的方法,那么肾脏就会受到损害。因此,了解真假病症的区别,并巧妙地运用药物,是治疗的关键。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治疗假寒之症。

论内外病症

内病治内,外病治外,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原则。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内病也可以外治,外病也可以内攻。如果只在外表治疗外病,往往会因为病程长久而难以见效。必须同时用内药来治疗,才能迅速见效。比如痈疽结毒等病症就是这样。

人们看到痈疽等病症发在体表,就用铁箍散围敷,用刀圭刺破,用膏药贴敷,用末药涂抹。但即使药物神奇,也难以迅速见效。必须用内药来消散内毒,才能在一两天之内使病症消失。因此,怎能只治疗外表呢?

至于内病,用内药来消散,往往有奇效。然而,内外兼治,表里并施,效果会更加迅速。比如引导之法、按摩之术等,都是不可忽视的治疗方法。它们能够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使内外相通,表里和谐,从而加速疾病的康复。

岐伯说:却认为这两篇论述都缺乏明快和警切,似乎没有必要传播。但在我看来,这两篇论述都蕴含了深刻的医学道理和治疗方法,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仍然选择将它们保留并传播出去,以供后人参考和学习。

翻译:小悟

来源:超级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