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一下从古至今丈夫和妻子的称谓都有哪些?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9 11:13 1

摘要:从古至今,丈夫和妻子的称谓多种多样,这些称谓不仅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习俗,也体现了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以下是对丈夫和妻子从古至今常见称谓的梳理:

从古至今,丈夫和妻子的称谓多种多样,这些称谓不仅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习俗,也体现了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以下是对丈夫和妻子从古至今常见称谓的梳理:

一、丈夫的称谓

1. 丈夫:这是最为常见的称谓之一,用以指称女子的配偶。其由来可能与古代部落的抢婚习俗有关,女子选择夫婿时看重其身高,一般以身高一丈(约七尺)为标准,故称为“丈夫”。

2. 良人:古时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良人”,丈夫称自己的妻子亦为“良人”,这一称谓体现了夫妻间的相互尊重和亲爱。

3. 郎:后来为了避免“良人”称呼的不便,人们便以“郎”来代表丈夫。

4. 郎君:在“郎”字后面加一个“君”字,成为“郎君”,是妻子对丈夫的雅称。

5. 官人:宋代时,平民百姓中有了“官人”这一称谓,有的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官人”,这一称谓带有一定的尊敬意味。

6. 外人:在宋代,妻子有称自己的丈夫为“外人”的,再文雅点的就叫“外子”。这一称谓与妻子自称“内人”相对应,体现了夫妻间的内外有别。

7. 相公:本是对宰相的尊称,后推广为妇女对丈夫的敬称。

8. 老爷:古代官宦人家的妻子常称自己的丈夫为“老爷”。

9. 先生:近代以来,也称“丈夫”为先生,这一称谓文雅而又带有仰慕尊崇的意思。

10. 当家的:在民间,妻子常称自己的丈夫为“当家的”,体现了丈夫在家庭中的主导地位。

11. 掌柜的:做生意人的妻子常称自己的丈夫为“掌柜的”,也有称为“内当家的”。

12. 老公:这一称谓最早出现在唐代,但真正流行起来是在近现代。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老公”,体现了夫妻间的亲密和随意。

13. 夫君:这一称谓传承古典文化,强调男性气概与责任感,适合追求文化底蕴的夫妻。

14. 爱人:这一称谓兼具浪漫与庄重,常用于对外介绍,表达对伴侣的珍视与长久承诺。

二、妻子的称谓

1. 妻:这是最为直接的称谓,用以指称男子的配偶。

2. 娘子:这是丈夫对妻子的面称之一,体现了夫妻间的亲昵和尊重。在宋代以前,“娘子”专指未婚的少女,明代称一般少妇为“娘子”,清代丈夫称自己的妻子为“娘子”较为流行。

3. 内人、内子:这些称谓都体现了妻子在家庭中的内助角色和地位。

4. 拙荆、贱内:这些是自谦的称谓,丈夫在对外人提及自己的妻子时常用,表示贫寒之意。

5. 夫人:汉代以后,王公大臣之妻常被称为“夫人”。这一称谓既体现了妻子的尊贵地位,也带有一定的礼仪规范。在明清年代的一、二品高官的妻子被皇帝封为夫人,近代人们在社交场合也称一般人妻为夫人。

6. 荆妻:旧时对人自谦,称自己的妻子为荆妻,与“拙荆”、“贱内”等意同。

7. 糟糠:形容贫穷时共过患难的妻子。

8. 浑家:带有豪气的北方人,称自己的妻子为浑家。

9. 妻子、妻室、贤妻、爱妻:这些称谓都体现了丈夫对妻子的尊重和爱护,一般文人墨客在书面用语中常使用。

10. 老婆:这一称谓最早出现在唐代,后逐渐流行开来。丈夫称自己的妻子为“老婆”,体现了夫妻间的亲密和随意。

11. 老伴:老年夫妻常用,带有白头偕老的期许,诙谐中饱含深情。

12. 堂客:在南方各地,丈夫称自己的妻子为“堂客”。

13. 孩儿他娘:强调家庭纽带与共同责任,尤其适合有孩子的夫妻,丈夫常称自己的妻子为“孩儿他娘”。

14. 亲爱的:这一称谓通用且百搭,适用于日常交流与特殊时刻,传递温暖与依恋。

三、特殊类型的称谓

1.雅称/昵称

卿卿:亲昵称呼(《世说新语》王安丰妻称"卿卿")

2.方言称谓

汉子/婆娘(西北地区)

老倌/老嬷(吴语区)

3.制度性称谓

嫡妻/正室:区别于妾室的称呼。

继室/填房:续娶妻子的称谓。

此外,还有一些夫妻之间的雅称或别称,如“秦晋”、“结发”、“鸳鸯”、“伉俪”等,这些称谓都富有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用以形容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

以上称谓反映中国社会结构,家庭伦理及语言文化的变迁,在通常使用时需要结合具体语境。

​整体来看,丈夫和妻子的称谓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这些称谓不仅体现了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习俗和礼仪规范。

来源:田园生活好时光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