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背佳翻红难掩隐忧,可孚医疗“A+H”上市谋破局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2 18:37 1

摘要:2025年9月,可孚医疗悄悄向港交所递了上市申请,目标很明确,要做国内家用医疗器械行业首家「A+H」上市企业,想靠港股平台把生意做到全球去。

2025年9月,可孚医疗悄悄向港交所递了上市申请,目标很明确,要做国内家用医疗器械行业首家「A+H」上市企业,想靠港股平台把生意做到全球去。

不过这事儿没那么容易,从它在A股的表现到现在的业务现状,处处都透着要突围的劲儿。

可孚医疗早就在A股待着了,2021年10月以93.09元的发行价登陆创业板,一下子募了37.24亿元。

本以为是个好开头,结果上市第一天就破发,开盘就跌了超10%,收盘时市值142.35亿元。

到现在,它的市值也就81.26亿元左右,跟行业龙头鱼跃医疗388.96亿元的市值比,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本来想借着疫情的东风好好冲一把,2019到2021年那几年,靠着防疫产品,它的营收从14.62亿元涨到22.76亿元,净利润更猛,从1.24亿元飙到4.29亿元。

但疫情一过,增长就慢下来了,2022到2024年,营收在28亿到30亿元之间晃悠,净利润最高也就3.12亿元,还没回到2021年的水平。

2025年上半年更直接,营收、净利润都往下掉了,光靠蹭短期热点撑不起长久发展,可孚现在急需找到能稳定增长的路子。

要说现在可孚的营收支柱,非康复辅具类产品莫属,光2025年上半年就贡献了近四成收入,毛利率还特别高。

这里面最能打的,就是咱们眼熟的背背佳,这牌子最早是杜国楹在1997年搞起来的,靠电视购物一年卖了4.5亿元,后来几经转手,2022年被可孚买了下来。

可孚接手后给背背佳改了定位,不只盯着青少年矫姿,改成全年龄段都能用的体态管理产品,又找明星代言、在社交平台猛推,还搞直播带货,2024年真就翻红了,一年卖了5亿元左右,在矫姿带市场占了近三成份额。

但问题也跟着来,医生说背背佳只能暂时提醒姿势,治不了脊柱问题,长期用还得小心。

网上不少人说它是“美丽刑具”,买回去用几次就闲置了,复购的人没多少。

更关键的是,除了背背佳,可孚其他产品在市场上都排不上太前面,血压计、雾化器这些常见产品,连前五都挤不进去。

如此看来,单靠一个背背佳“挑大梁”,风险实在不小。

背背佳能翻红,跟可孚舍得在营销上砸钱分不开,2025年上半年,它花在销售上的钱就有4.8亿元,占了收入的三成多,可花在技术研发上的钱才4000多万,连收入的3%都不到。

这几年销售费用一路涨,研发费用反倒降了,跟鱼跃医疗比,研发投入差了7倍多。

它的营销还特别依赖线上,天猫、京东、抖音这些平台砸了不少推广费,线上收入占比一年比一年高。

但线上渠道也有坑,平台服务费越来越贵,算法一变流量就受影响,竞争还越来越激烈,利润空间被挤得越来越小。

线下虽然铺了不少渠道,合作了20多万家药店,自己还开了700多家门店,但各个品牌、渠道之间没整合好,没能形成合力。

至于想靠港股上市拓展的海外市场,目前还只是刚起步,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占比才6.5%,主要还是靠收购香港喜曼拿、上海华舟这两家公司才提上来的。

2024年它还投资了脑机接口企业,想在创新领域试试水,毫无疑问,并购是打开海外市场的快捷方式,但后续怎么把这些收购来的业务整合好,真正把海外市场做稳,才是更难的事。

可孚医疗想靠「A+H」上市突围,想法挺好,背背佳也确实帮它撑了一阵子,但现在面临的问题真不少。

业绩增长乏力、产品过于依赖单一爆品、研发投入跟不上、海外市场还没站稳脚跟,每一个都是要迈过去的坎。

要是能平衡好营销和研发的投入,把产品竞争力提上去,再把海外并购的业务理顺,说不定真能在行业里闯出一条新路子。但这过程,怕是没那么轻松。

来源:墨史浅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