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冰运赤道?这波操作把电台坑惨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1 02:10 1

摘要:当时法国严管私营媒体,海盗电台“欧洲一号”靠百无禁忌的内容抢尽风头,RTL的听众哗哗流失,广告商眼看也要跑光。

1958年的欧洲电台圈,卢森堡广播电台(RTL)正陷在收听率暴跌的窘境里。

当时法国严管私营媒体,海盗电台“欧洲一号”靠百无禁忌的内容抢尽风头,RTL的听众哗哗流失,广告商眼看也要跑光。

台长塔布伊斯一拍桌子:“得整波大的!”

于是“赤道运冰挑战赛”横空出世,从北极运冰到赤道,每公斤给10万法郎奖金。

但规则贼鸡贼:不能用制冷设备,只能陆运,还得经过撒哈拉沙漠。

这哪是挑战赛,分明是“你有本事就来送命”的套路。

RTL本想靠这波骚操作炒热度,谁成想公众一眼看穿:“北极冰运赤道?逗我玩呢!”

当时10万法郎能买几平米法国房子,可规则明摆着“冰块没到赤道就得化没影”。

电台总经理佩尔维还火上浇油,公开嘲讽“西欧没能人”,结果全欧洲听众都炸了锅。

但RTL心里门儿清:黑红也是红,骂声越多,关注度越高。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挪威有个叫纳提克的老哥,开玻璃棉公司的,一看规则眼睛就亮了。

“我们家玻璃棉保温性能贼强,冰块裹上它,说不定真能扛一阵!”纳提克赶紧叫来工程师测算,结论是:1到5吨冰块,30天内大概只化掉十分之一。

按这算,运5吨冰能拿4.5亿法郎奖金,直接能让RTL破产。

纳提克找来公司里最能唠的工程师克莱文带队,这克莱文在挪威那是“社牛天花板”,兼着业务员的活儿,没他拉不来的关系。

他琢磨着:“运冰这事本身就是活广告,赞助商不得抢着上?”

克莱文先找到壳牌石油:“咱这运冰车队满世界跑,您赞助燃油,我接受采访时天天提您家牌子,这广告效果绝了!”

壳牌一听,当场拍板:“燃油润滑油全包了!”

接着他又放出话:“运冰挑战赛咱接了,缺卡车缺物资,欢迎赞助!”

全欧洲企业早看RTL不顺眼,一听能打脸,立马涌上来,法国雷诺和瑞典斯堪尼亚为了争卡车赞助权,差点打起来,最后克莱文选了斯堪尼亚,说是“民族情感”,其实谁给的好处多心里清楚。

短短一个月,克莱文拉来几十家赞助,从卡车到食品全有人包,甚至算完账发现,不仅不用花钱,还能赚一笔。

他跟纳提克说:“老大,咱这哪是运冰,分明是移动广告展!”

眼瞅着克莱文要拉5吨冰过来,RTL高层算了算奖金,脸都白了:4亿法郎,卖台都给不起!赶紧翻文件找漏洞,最后拿“公证文件过期”当借口,宣布挑战赛取消。

这下全欧洲更炸了,从里斯本到柏林,RTL被骂“最没信誉电台”,连印度都有人吐槽。

但克莱文跟纳提克一合计:“赞助都拉来了,冰块也准备好了,咱继续走!就当给公司打广告。”

1959年2月,他们在挪威用“泼水冻冰法”搞出3050公斤冰块,裹上玻璃棉和沥青材料,车队浩浩荡荡出发。

虽没拿到奖金,但格拉斯瓦特公司的玻璃棉销量暴涨,RTL虽然反悔,却因全程报道意外挽回点听众,这场荒诞的运冰事件,成了营销学里的经典案例。

RTL本想靠噱头翻盘,结果被工程师反将一军;克莱文看似傻呵呵运冰,却用社牛技能玩出了跨洲营销。

商业场里的事儿就是这么魔幻,你以为在挖坑,说不定对面早架好了梯子,等你跳下来给你上一课。

来源:墨史浅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