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受益于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和下游手机、VR、AR、AI眼镜等消费端需求的增长,资金扎堆涌入半导体,板块也持续大涨,9月5日以来半导体指数最大涨幅超21%,半导体设备指数最大涨幅超23%。
受益于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和下游手机、VR、AR、AI眼镜等消费端需求的增长,资金扎堆涌入半导体,板块也持续大涨,9月5日以来半导体指数最大涨幅超21%,半导体设备指数最大涨幅超23%。
与此同时,2025年上半年半导体也呈现增长态势。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数据显示,今年1~6月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3460亿美元(注:现汇率约合2.4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9%;一季度市场规模约1670亿美元,同比增长18.1%;二季度约1800亿美元,同比增长19.6%。
与此同时,WSTS还将2025全年世界半导体市场规模的预测上调至7280亿美元,这一数据较2024年提升15.4%;而2026年半导体市场规模则有望达到8000亿美元,进一步同比增长9.9%。
其中,半导体设备上半年累计超过650亿美元,同比增长24%;而中国大陆地区达210.62亿美元,占比32.4%。进口设备达193.83亿元,占比92%,国产设备只占不到8%。
可以看出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仍然任重道远。在半导体设备三大设备中光刻机、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国产率不超20%,光刻机国产化只有1%;在离子注入机、抛光设备、涂胶显影设备、量测设备、热处理等国产率在3%—10%之间。
在AI迅速发展和海外出口管制的背景下,国产替代呈现加速推进的态势,那么,半导体设备中真正能扛起国产替代“破荒者”重担有谁呢?
经过深度的梳理和阅读大量半导体上市公司研报,在半导体设备领域能承担起国产半导体设备破局者的只有12家。
特别声明:本内容严格限定于学术研究、研讨范畴使用,不构成、亦不隐含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引导及投资承诺,请勿作为投资依据
第一家:北方华创
公司亮点:公司是国内半导体设备平台型龙头,公司累计申请专利9,900余件,授权专利5,700余件,稳居国内集成电路装备企业首位。
核心优势:公司作为国内龙头半导体前道设备厂商,产品涉及刻蚀、薄膜沉积、离子注入、立式炉、外延、炉管、清洗、快速退火等核心工艺制程设备。通过并购芯源微(芯源微主要产品覆盖涂胶显影机、清洗设备、键合设备等,是目前国内唯一可以提供量产型前道涂胶显影机的厂商),形成产品互补、客户协同,夯实平台型半导体设备龙头地位。
机构动态:二季度持股机构数量达1376家,较一季度增加845家,加仓2810万股,累计持股4.13亿股,持股占已流通A股的77%,筹码高度集中。前十大流通股东加仓763万股。其中,北上资金重仓5445万股,加仓678万股,连续2个季度加仓;国家大基金重仓2873万股;国家队国新投资公司重仓628万股,加仓3.9万股,连续3个季度加仓。
业绩表现:受益国产替代的持续推进,10年业绩暴增88倍。2015-2024年10年营收增长23倍,年均增长2.4倍;归母净利润增长88倍,年均增长8.8倍。2024年营收298.38亿元,归母净利润56.21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161亿元,同比29.51%%;归母净利润32亿元,同比近15%。
截至 2025Q2 末公司存货为 311 亿元,同比+47%,表明公司在手订单充足。合同负债50亿元。
第二家:中微公司
公司亮点:国内集成电路、LED刻蚀机龙头
核心优势:公司是国产刻蚀机的龙头,成熟产品可用于65至5nm及更先进技术结点量产,存储芯片制造领域,导入中芯国际、台积电、三星电子等国际主流晶圆厂。公司平台化布局覆盖刻蚀、薄膜、量检测及显示设备。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已有6,800台等离子体刻蚀与化学薄膜反应腔在国内外155条产线实现量产,并形成规模化批量订单。
机构动态:二季度持股机构数量达886家,较一季度增加642家,合计持股4.46亿股,加仓4776万股,持股占已流通A股的 71%,筹码进一步集中。前十大流通股东加仓1284万股,其中,北上资金重仓5747万股,加仓1080万股,连续4个季度加仓;国家大基金二期重仓2444万股;六大公募基金重仓7643万股,其中加仓新进1920万股。
业绩表现:受益于半导体设备国产持续推进,公司业绩7年暴增59倍。2025年上半年营收49.61亿元,同比增长近44%;归母净利润7亿元,同比增长36.62%;机构预测,全年归母净利润超23亿元,同比增长近45%。上半年合同负债31.65亿元,同比增长22.37%。
截止二季度,公司合同负债31.65亿元,存货80.78亿元。
第三家:盛美上海
公司亮点:公司是半导体清洗和电镀设备国内龙头
核心优势:公司正在打造全球化领先设备平台,以清洗设备为轴向外拓展,现已形成“清洗+电镀+先进封装湿法+立式炉管+涂胶显影+PECVD”的六大产品系列,可覆盖前道半导体制造、后道先进封装、硅片制造三大类工艺设备应用领域。公司在全球清洗设备的市场份额为6.6%,排名第五,中国大陆市占率约30%。
机构动态:二季度持股机构数量达387家,较一季度增加365家,合计持股4.03亿股,加仓1286万股;持股占已流通A股的92%,筹码高度集中。
业绩表现:受益于全球半导体的复苏和国产替代的加速推进,公司业绩8年增长104倍。公司营收从2017年的2.54亿元,增长2024年的56.18亿元;归母净利润0.11亿元,增长倒2024年的11.53亿元。
2025年上半年营收32.65亿元,同比增长35.83;归母净利润6.96亿元,同比增长近57%;机构预测,全年归母净利润超15亿元,同比增长31%。
截止二季度末,公司合同负债8.6亿元,存货43.94亿元。
第四家:拓荆科技
公司亮点:国内薄膜沉积设备龙头企业,进军混合键合设备
核心优势:公司国内薄膜沉积设备龙头企业,唯一量产PECVD设备、ALD设备、SACVD设备、HDPCVD设备厂商。2025年3月发布3D-IC封装专用沉积设备,突破高深宽比填充技术,进入7nm逻辑芯片供应链。 进入长江存储、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2024年薄膜沉积设备国产化率从5%提升至18%。公司前瞻性布局混合键合设备开启第二成长曲线。
机构动态:二季度持股机构数量达498家,较一季度增加387家,合计持股1.91亿股,加仓1.14亿股,持股占已流通A股的68%,较一季度增加近20个百分点,筹码进一步的集中。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1.49亿股,加仓8956万股;其中,国家大基金新进5502万股;北上资金重仓682万股,加仓119万股,连续5个季度加仓。
业绩表现:受益于半导体设备国产持续推进,公司业绩保持高增态势。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1.0亿元,同比增长51.7%;归母净利润为6.9亿元,同比增长3.9%;2025Q2公司实现营收12.45亿元,同比增长56.64%;实现归母净利润2.41亿元,同比增长103.37%;截至2025H1,合同负债达45.36亿元,相较2024年年末增长52.07%。机构预测,2025年归母净利润达超9亿元,同比增长42%。
截止二季度末,公司合同负债45亿元,存货83亿元。
第五家:华海清科
公司亮点:是国内12英寸化学机械抛光(CMP)设备唯一供应商
核心优势:公司是国产抛光设备的龙头,着重“装备+服务”的平台化战略布局,业务包括CMP装备、减薄装备、划切装备、边缘抛光装备、离子注入装备、湿法装备、膜厚测量装备、晶圆再生、关键耗材与维保服务等。打造平台型半导体设备公司。
机构动态:二季度持股机构数量达530家,较一季度增加429家,持股1.6亿股,加仓8675万股,持股占已流通A股的67%,较一季度增加24个百分点,筹码进一步的集中。前十大流通股东加仓6399万股,其中,国新投资重仓749万股。
业绩表现:受益于半导体复苏和国产替代双重加持,公司业绩5年暴增10倍。营收从2020年的3.86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34亿元;归母净利润从0.98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10.23亿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19.5亿元,同比增长30.28%;归母净利润5.05亿元,同比增长16.82%;机构预测,2025年全年净利润超13亿元,同比增长32%。
截止二季度末,公司合同负债17.55亿元,存货37亿元。
第六家:长川科技
公司亮点:后道检测设备龙头,掌握了集成电路测试设备的相关核心技术。
核心优势:公司是国内半导体后道检测设备的领头人,业务聚焦测试机、探针台、分选机及AOI光检设备,目前已基本实现半导体后道检测设备品类全覆盖。探针台在全球市场中的市占率为5%,位列全球前五。
机构动态:二季度持股机构数达403家,较一季度增加379家,累计持股1.54亿股,加仓5982万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国家大基金重仓2447万股;北上资金重仓1612万股,加仓1100万股,连续2个季度加仓。
业绩表现: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27亿元,同比增长98%;机构预测,全年归母净利润8.88亿元,同比增长93%。
截止二季度末,公司合同负债0.6亿元,存货30亿元。
第七家:中科飞测
公司亮点:公司是国内集成电路检测和量测设备领域龙头企业。
核心优势:公司是国内集成电路检测和量测设备领域龙头企业,主要包括无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系列、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系列、三维形貌量测设备系列、薄膜膜厚量测设备系列等产品,已应用于28nm及以上制程,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士兰集科、长电科技、华天科技、通富微电等国内主流集成电路制造产线。
机构动态:二季度机构持股数量达502家,较一季度增加418家,合计持股1.75亿股,加仓4855万股;持股占已流通A股的70%,筹码集中度高。
第八家:芯源微
公司亮点:涂胶显影机国产龙头
核心优势:公司是涂胶显影机国产龙头,是唯一能量产涂胶显影设备,成功获得国内头部逻辑、存储、功率客户订单,中芯国际、台积电、华为海思等均为公司客户;形成化学清洗+涂胶显影双主打产品的格局。
机构动态:二季度持股机构数量达488家,较一季度增加394家,合计持股1.29亿股,加仓3612万股;持股占已流通A股的64%,较一季度增加18个百分点,显示出筹码进一步的集中。其中,前十大流通股东加仓365万股,北上资金新进250万股;北方华创新进3596万股,占比17.87%,成为控股股东。
业绩表现:机构预测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超2亿元,同比增长30%.
截止二季度末,公司合同负债6亿元,存货22.70亿元。
第九家:华峰测控
公司亮点:中国大陆最大的半导体测试机供应商
核心优势:公司是国内领先和全球知名的半导体测试设备本土供应商,在模拟及数模混合测试设备领域多次打破国外厂商垄断。产品对国内的设计公司和IDM企业保持全面覆盖,同时成功进入国际封测市场供应商体系。公司核心产品STS8300经过多年客户磨合与验证,进入持续放量阶段,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
机构动态:二季度机构持股数量达362家,较一季度增加293家,合计持股9652万股,加仓1866万股,持股占已流通A股的71%,较一季度增加14个百分点,显示筹码集中度进一步上升。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北上资金重仓884万股,加仓404万股;全国社保基金115组合新进180万股。
业绩表现:2025H1公司实现营收5.3亿元,同比增长41%;归母净利润1.96亿元,同比增长74%;机构预测,全年归母净利润4.57亿元,同比增长近37%。
第十家:富创精密
公司亮点:中国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龙头企业
核心优势: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企业,全球为数不多的能够量产应用于7纳米工艺制程半导体设备的精密零部件制造商。公司目前涉及的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全球市场规模约占当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的22%。2025年上半年收购国际品牌Compart股权,公司实现关键产品的自主可控,增强了公司在气体传输领域的垂直整合能力和全球竞争力。
机构动态:二季度持股机构达170家,较一季度增加149家,合计持股1.1亿股,加仓1522万股;持股占已流通A股的62%,显示出筹码集中度进一步上升。
业绩表现:公司25H1实现收入17.24亿元,同比增长14.44%;实现归母净利润0.12亿元,同比下滑89.92%;2Q25单季度实现收入9.62亿元,同比增长19.51%,环比增长26.24%;归母净利润0.34亿元,同比减少43.89%,环比扭亏为盈。机构预测,全年归母净利润超3亿元,同比增长52%。
截止二季度末,公司合同负债0.07亿元,存货9.9亿元。
第十一家:京仪装备
公司亮点:半导体专用温控/废气处理设备龙头
核心优势:公司是本土半导体工艺辅助设备龙头,Chiller&L/S唯一国内均可量产供应商,产品充分适配国内最先进的14nm逻辑芯片和192层3DNAND存储芯片产线,供货长江存储、中芯国际、长鑫科技、华虹等头部客户。2022年半导体专用温控设备国内市占率第一,24年国内市占率约39%;2022年半导体专用工艺废气处理设备国内市占率前四。,24年国内市占率约13%。
机构动态:二季度持股机构数量达181家,较一季度增加143家,合计持股6121万股,加仓955万股;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险资,社保和外资等明星机构的身影。其中,瑞众人寿新进188万股;社保基金2106组合新进169万股;北上资金重仓156万股。
业绩表现:2025年上半年营收7.35亿元,同比增长45.38%;归母净利润9000万元,同比增长12.84%;机构预测,全年归母净利润2.45亿元,同比增长60%。
截止二季度末,公司合同负债9.44亿元,存货21.59亿元。
第十二家:矽电股份
公司亮点:国内探针台设备龙头
核心优势:公司是中国大陆首家实现产业化应用的12英寸晶圆探针台设备厂商;成为中国大陆探针台市场市占率排名第一的国产设备厂商;2023年公司在中国大陆市占率已增长至25.7%。同时公司已掌握了高精度快响应大行程精密步进技术等六大探针测试核心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部分指标已达国际同类设备水平。
机构动态: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全国社保基金114组合新进15万股,北上资金新进8万股。
以上观点不构成任何操作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报,告基于独立、客观、公正和审慎的原则制作,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
来源:元芳说投资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