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入农田百姓家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3 04:40 2

摘要:无人机技术作为精准农业的核心载体,以应对劳动力短缺、提升生产效益,有效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变革,是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日前,农工党四川省绵阳市委会前往绵阳飞行职业学院等地,开展“无人机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课题调研,农工党绵阳市委会副主

转自:团结报

□ 周 倩

无人机技术作为精准农业的核心载体,以应对劳动力短缺、提升生产效益,有效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变革,是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日前,农工党四川省绵阳市委会前往绵阳飞行职业学院等地,开展“无人机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课题调研,农工党绵阳市委会副主委谢林川一行参加调研。

在绵阳市涪城区腾艺飞农机专业合作社,调研组实地考察了无人机在播种、植保、施肥等环节的应用成效。据合作社负责人介绍,一架农业无人机日均作业面积可达300至500亩,效率是传统人工的80倍以上,且通过精准变量技术,可实现农药减量20%、肥料利用率提升15%。

“去年小麦条锈病暴发时,我们用无人机紧急开展统防统治,800亩地不到一天就完成喷防,一周后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若靠人工打药,至少需要20人连续工作3天,还会错过最佳防治时机。”技术员李师傅向调研组介绍。

合作社还通过视频展示了无人机播种水稻的新模式:通过搭载精量排种器,无人机可实现空中直播,每亩用时不到3分钟,比人工插秧节约成本50%以上。负责人补充道:“现在最大的困扰是专业飞手难招,既懂农业又懂无人机操作的人员太紧缺了。”

在涪城区开展的农业农村局座谈会上,调研组了解到,近年来涪城区积极响应农业现代化号召,大力推动无人机在春耕播种、植保消杀、作物巡检、测产定损等环节的应用,目前已在多个乡镇建立无人机作业服务点,作业面积逐年扩大,有效降低了农户劳动力成本,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与精准度。

“部分农户对无人机操作技术掌握不足、后期维护服务体系尚不完善、不同作物作业场景适配性有待提升。”负责人坦言,“有机无技”导致无人机技术尚未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针对这些痛点,目前涪城区农业农村局正在制定未来规划,将通过加强技术培训、完善服务网络、联合企业研发定制化解决方案等举措,进一步释放无人机在农业生产中的潜力。

此外,调研组一行实地考察了绵阳飞行职业学院无人机实训基地,了解无人机研发、实训教学、农业应用技术推广等情况。在无人机公司,调研组考察了公司在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等工业级无人机领域的核心技术研发、整机制造能力及产业化应用情况,并重点对其无人机产品在精准施药、农田监测、测绘等智慧农业场景中的创新解决方案与实际成效进行调研。

调研组表示,无人机技术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农工党绵阳市委会将以此次调研为基础,充分梳理无人机在农业应用中的实践经验与突出问题,结合绵阳农业发展实际,形成高质量调研成果,助力无人机技术更好赋能农业产业升级,为绵阳打造农业强市贡献农工党智慧和力量。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