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听了法治教育讲座,我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应该学法、懂法、知法、守法,主动普及法律知识,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约束行为,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社会。”4月17日,略阳县天立实验学校学生邓佳悦说。
“听了法治教育讲座,我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应该学法、懂法、知法、守法,主动普及法律知识,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约束行为,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社会。”4月17日,略阳县天立实验学校学生邓佳悦说。
让邓佳悦受益匪浅的,正是第五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春季送法进学校公益巡讲活动。近日,省关工委法治报告团来到略阳县天立实验学校,为400余名师生开展“沉浸式教学”。“五老”代表、报告团成员陈静、张钧巨、惠麟、党星围绕践行爱国主义精神、预防校园欺凌、创建法治校园等主题,深刻剖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时代内涵,传授预防校园欺凌的方法与策略,并精心策划法律有奖竞赛环节,与师生进行趣味互动,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2024年,我们共开展法治报告会300余场,使40余万名中小学生受益。这次春季送法进学校公益巡讲活动,我们后续将走进全省16所中小学校,创新采用‘法治宣讲+互动竞赛’多元模式,融入文艺表演元素,促进法治教育与德育深度融合,预计让8000余名师生和家长受益。”省关工委法治报告团团长陈静说。
老年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活动,利用所学所长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展现了新时代中国老年人的精神风貌。在陕西,全省各级关心下一代组织团结带领广大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离退休老同志,在加强红色教育、创新特色品牌、精准关爱青少年方面用情用力,不断凝聚“银龄”力量护航青少年成长。
据统计,截至目前,我省共有各级各类关教组织达2.3万余个,“五老”总人数约20万人,逐步形成了纵横交错、覆盖城乡、队伍庞大的青少年社会教育网络。
前不久,陕西印发《关于深入开展“三秦银龄行动”的通知》,对全省“三秦银龄行动”开展作出全面安排部署,对组织退休教育工作者助力乡村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五老”队伍为主体深入基层组织各类宣讲宣传活动等内容提出明确要求,得到了各级关工组织和广大“五老”的积极响应——
西安市关工委组织“五老”志愿者们深入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西安市庆安高级中学等地,结合自身经历和当下热点,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常态化开展红色教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和引导,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聚焦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宝鸡市陈仓区关工委采用“主会场+分会场直播”的形式,在渭阳小学开展“五老”进校园教育宣讲。“五老”代表欧阳恭从“半条被子”“金色的鱼钩”等经典革命故事切入,深入浅出地阐释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重要意义,围绕“新时代青少年如何传承红色精神”等话题与学生互动交流,助推党史知识入脑入心。
雷锋精神历久弥新。榆林市关工委组织“五老”理论宣讲团讲师走进榆林市第五中学,分别从“雷锋是怎样的人”“雷锋精神的内涵”“雷锋的故事”“雷锋精神在当代的意义”“如何践行雷锋精神”等几个方面,结合实际全面阐释,鼓励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感受快乐……
连日来,各地各级关工组织创新工作方式、拓展活动领域,不断打造有内涵、有特色的活动,与广大“五老”一起为下一代延伸学校教育、服务家庭教育、促进社会教育,多方位地呵护着下一代成长,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
“下一步,我们将深化‘五老’关爱下一代工程,与省公安厅、省民政厅、团省委、省妇联等成员单位,协力推进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等城乡困难青少年群体关爱保护工作,发挥‘五老’独特优势,实施点对点精准帮扶,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努力开创我省关心下一代事业新局面。”省关工委副主任兼秘书长蒋惠莉说。(群众新闻记者 刘枫)
来源:陕西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