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枫歌——记彭雪枫将军 | 作者 彭波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2 21:32 1

摘要:秋日的宿迁,金风送爽,我踏入园中那座庄严肃穆的彭雪枫纪念馆,脚步轻缓,心绪却早已随展柜里的旧物、墙上的图文,飘向了那段烽火岁月。正是这次驻足与凝望,让九月的风有了别样的重量——它拂过馆前的松木,也拂过一段与将军紧紧相连的往事,如同一支未写完的歌,在心底缓缓铺陈

秋日的宿迁,金风送爽,我踏入园中那座庄严肃穆的彭雪枫纪念馆,脚步轻缓,心绪却早已随展柜里的旧物、墙上的图文,飘向了那段烽火岁月。正是这次驻足与凝望,让九月的风有了别样的重量——它拂过馆前的松木,也拂过一段与将军紧紧相连的往事,如同一支未写完的歌,在心底缓缓铺陈开来。

将军的生命,本就与九月深深结缘。他生于这秋光正好的时节,最终也将赤热的生命,化作了染透秋山的颜色。那红,不是枫叶的浅绛,而是热血浇灌的浓艳,一点点晕开,染红了秋的容颜。站在纪念馆的老照片前,仿佛能看见金风轻拂过他挺拔的英姿,连风都成了信使,带着他的故事奔走相告人间:这秋日里,有一张永不褪色的名片,上面印着“彭雪枫”三个字,刻着信仰的重量。馆内循环播放的颂歌、墙上镌刻的英雄壮举,与馆外神州大地的回响交织,那声音、那印记,从未因时光流逝而淡去。

将军的深情,亦系于这九月,系于这片他曾守护的土地。故乡的九月湖,此刻波光粼粼,澄澈的湖水荡漾着细碎的阳光,那分明是将军炯炯有神的眼眸在流转,依旧凝视着宿迁的街巷、苏北的田野。驻足在陈列他遗物的展柜前——那磨损的军帽、泛旧的文稿、用过的马刀,每一件旧物都带着岁月的温度,眷恋像细密的藤蔓,悄悄萦绕心间,让人舍不得离去。馆内已经发黄的简历轻声细语地讲述着他的传奇,从投笔从戎到浴血疆场,每一个字都藏着对家国的赤诚。我噙着滚烫的泪花聆听,仿佛透过这些片段,触到了英雄滚烫的初心。

谁能忘记展墙上那幅描绘战场的画作?他横刀立马、奋勇杀敌的模样,在光影里愈发清晰。战场上,他的号令在苏豫的领空激昂回荡,如同惊雷般唤醒着每一个战士的斗志;他的事迹在苏北大地深深铭刻,从纪念馆的文字里,从宿迁百姓的口耳相传中,成为永不落幕的篇章。他始终牵挂着共和国的冷暖安危,把对这片土地的爱,化作一首动人心魄的家国恋歌,默默唱响在烽火岁月里。当山河破碎、故土疮痍,他毫无保留地把满腔热血尽情抛洒,用生命践行着“以身许国”的誓言,将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这片深爱的土地。

那是怎样一副钢筋铁骨般的坚定意志?纪念馆里展示的战役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标记诉说着战斗的惨烈。在炮火连天的战场,在生与死的狭路相逢里,他从未有过半分退缩。“报效祖国”四个字,不是展柜里的文字,而是他此生唯一的抉择,是融入骨血的信念。最终,他用鲜血浸红了漫山枫叶,让那抹红成为九月最壮烈的底色。从此,他含笑永驻在这金色的九月里,化作纪念馆前秋光中的一抹艳红,化作苏北大地上一缕英魂——每当秋风起、枫叶红,便能看见层林尽染,看见万山红透那无边的壮美,那是英雄的精神在延续,是这次纪念馆之行,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记。

来源:大洲文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