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6年“肩并肩”联合军演期间,要在菲律宾搞“远程火力”(LRF)发射器的首次实弹射击验证。
美国陆军最近放出消息,2026年“肩并肩”联合军演期间,要在菲律宾搞“远程火力”(LRF)发射器的首次实弹射击验证。
牵头的是陆军快速能力和关键技术办公室,maker是洛克希德・马丁。
但有意思的是,这玩意儿美国海军陆战队之前玩过,2026财年却直接把项目砍了,陆军反倒当个宝似的要测试,这事儿听着就挺矛盾的。
LRF发射器的底子是奥什科什防务的“遥控地面远征火力”无人车,属于联合轻型战术平台,还装了单单元的Mark41垂直发射系统,能打“战斧”巡航导弹。
海军陆战队2023年就在加州组了首个“远程火力”连队,当时计划买50多台。
不光如此,他们还有个类似的平台叫NMESIS,近期已经部署到日本,还参加了“坚决之龙”2025演习,看着对这类装备挺上心的。
可转头到2026财年预算,陆战队直接把LRF项目停了,理由是这玩意儿在恶劣环境里跑不动,跟“海马斯”、NMESIS比起来有明显缺陷。
本来想琢磨陆战队为啥这么果断,后来发现他们2024年发的《部队设计2030》文件里写得很明白,就是要减重型装备,转去搞轻型反舰导弹,LRF刚好撞在枪口上,被砍也不算意外。
陆军会看上LRF,其实跟自己手里的“中程能力”(MRC)发射器有关系。
毕竟陆战队嫌不好用的东西,陆军却觉得能补自己的短板,这俩军种的需求差异还挺明显的。
陆军现在用的MRC发射器是牵引车加拖车的设计,之前第一次部署菲律宾时就掉了链子,机动性太差,在当地地形里转不开。
而且MRC虽然已经装了“战斧”巡航导弹和标准-6BlockIA反舰导弹,射程卡在“精确打击导弹”和“远程高超音速武器”之间,覆盖范围还行,但平台灵活性实在不够。
LRF就不一样了,它是无人平台,不光能在野外重新装填,还能远程操作,这刚好符合陆军“多域特遣部队”分散部署的需求。
我还查了2024年美国陆军协会会议的内容,当时讨论MRC部署的时候,就提到要找能替代它的装备,重点就是要解决机动性问题,避免再出现菲律宾部署时的麻烦。
LRF刚好符合这个方向,2026财年还会升级软硬件,加M-CodeGPS接收器、改进火控软件,远程操作能力会更强,陆军自然愿意接过来。
陆军这么执着把LRF弄到菲律宾测试,不光是为了补自己的装备短板,更藏着在亚太布局的心思,这事儿对地区安全也不是小事。
美军把LRF部署到菲律宾,目标很明确,覆盖南海、台海周边关键航道。
要知道,“战斧”导弹射程不短,LRF在菲律宾一落地,就能配合日本、韩国的导弹防御系统,搞所谓的“弧形封锁带”。
而且这还不是单一装备的事,LRF会跟海军的“分布式海上作战”、空军的“穿透性制空”概念联动,想在西太平洋搭“全域火力网络”。
2025年美军搞过“联合全域指挥控制”(JADC2)在印太的演习,当时就测试了跨军种数据链的衔接,LRF未来大概率也会接入这个系统,相当于把分散的火力点连起来。
但问题是,菲律宾同意美军在苏比克湾这些地方部署LRF,其实是把自己卷进了麻烦里。
2024年菲律宾已经同意美军新增4个军事基地,现在又让LRF进来,很容易激化南海争端,毕竟南海问题本来能通过对话和平解决,这么一来反而添了变数。
更得说清楚,台海是中国内政,美军在周边搞这些动作,本质上是干涉中国内政。
LRF射程能覆盖中国东南沿海,中方肯定不会坐视不管,加强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也是维护自己的主权,这是很正常的反应。
搞不清美军为啥总想着在别人家门口搞事,这么做怕是只会让地区更紧张,并非明智之举。
来源:喵喵大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