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随着研究深入,这种过时的印象早已被颠覆,大量证据证明他们和现代人类一样,拥有高度智能、复杂文化,还饱含丰富情感。
文|馒头
编辑|江娱迟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原创内容请勿转载
太神奇了,这才是科学该有的震撼。
这几十年我们对于人类文明的研究空前疯狂,一个个神秘的人类祖先也逐渐被揭开面纱。
而科学家们又干了一件离谱的事,他们居然让我们再次听到了几十万全年人类的声音。
那时候的人可能还是野人吧?科学家们是怎么做到的?
地球上人类衍化的人种非常多,其中尼安德特人是近些年备受关注的一种。
尼安德特人是一类生存于约40万至4万年前的人类近亲,如今已灭绝。
过去人们总将他们刻板地描绘成浓眉大眼、举止粗野的穴居人。
可随着研究深入,这种过时的印象早已被颠覆,大量证据证明他们和现代人类一样,拥有高度智能、复杂文化,还饱含丰富情感。
而了解他们的长相已属不易,探寻他们的声音更是难上加难,但诸多研究让我们得以窥见他们的“语言世界”。
英国广播公司(BBC)的节目《尼安德特人:重生》中,有一段广为流传的片段探讨了“高音理论”。
为了重现尼安德特人的声音,发声教练帕奇・罗登堡特意制作了3D声带模型,还结合尼安德特人深胸腔、厚重颅骨以及宽大鼻腔的解剖学特征进行模拟。
当她让人类歌手依照这些特征去发声时,竟传出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尖锐鼻音尖叫。
不过这只是对尼安德特人声音的众多解读之一,科学界还从更严谨的角度展开了深入探讨。
从认知能力来看,我们已知尼安德特人拥有与现代人类相似的认知能力,他们的大脑体积与现代人类大致相当,有些甚至更大,只是形态存在差异。
这一发现意义重大,因为它意味着尼安德特人很可能具备处理语言所必需的神经硬件,为他们拥有语言能力奠定了基础。
到了2021年,人类学家借助数字技术成功重建了尼安德特人的头骨结构。
通过这份重建成果,人们清晰地发现,尼安德特人不仅能够感知语言,还具备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这一结论进一步印证了他们在语言层面的潜力。
研究显示,尼安德特人的听觉范围在4至5千赫兹,这一范围与现代智人极为接近。
要知道,听觉范围与交流系统的复杂度息息相关,这样接近的听觉范围表明,尼安德特人的交流系统或许和现代人类的语言一样,既复杂又高效。
研究人员还指出,尼安德特人很可能具备类似现代人类的语言生成能力。
而且他们的耳朵似乎经过了“特殊调谐”,能够精准感知这一频率区间的声音,让他们在交流时能更清晰地捕捉信息。
还有不少学者采用了更广阔的研究视角,他们将解剖学、遗传学、认知科学,以及尼安德特人的文化与生存环境等多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全方位探究尼安德特人的语言能力。
最终所有证据都坚定地指向同一个结论:尼安德特人绝不是只会发出咆哮的野蛮人,他们的发声方式可能与现代人类非常相似,仅仅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异。
塞维利亚大学的语言学家安东尼奥・贝尼特斯-布拉科,在一篇尚未经过同行评审的预印本论文中写道:“尼安德特人几乎肯定使用着与我们相似的语言,他们的语言可能具有较简单的语法结构、较少的功能类别(如限定词或连词),以及不太鲜明的发音特征。”
这段论述为我们理解尼安德特人语言的具体特点提供了重要参考,尽管论文尚未经过同行评审,但依然是研究中的重要观点。
不过学界至今对一个问题知之甚少,人类究竟何时开始使用复杂语言。
关于这一问题的推测,时间跨度极大,从5万年前一直延伸到200多万年前,也就是人属首次演化的时期。
而尼安德特人生存于约40万至4万年前,这就意味着,他们或许生活在一个语言尚未完全成型的世界里,他们的语言可能正处于演化过程中的某个阶段。
尼安德特人绝不是人类演化史中沉默的配角,他们是复杂社会文化世界的积极创造者,在那个遥远的时代,用自己的方式构建着社群、传递着信息。
不管他们的对话是以更高的音调进行,还是采用更简单的语法结构,他们发出的声音里,几乎必然充满了丰富的意义、真挚的情感,也在人类演化的长河中留下了独特而重要的印记。
来源:江语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