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店年利润超百万,因为老板把所有精力放在这4件事情上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2 11:17 1

摘要:它不像写代码,敲完运行,bug能立刻显现;也不像卖衣服,款式不对,下个季度还能再换。它是三百六十五天几乎无休的现场直播,柴米油盐酱醋茶,人机料法环,每一环都能给你捅出点幺蛾子。

吕老板说:老板的精力是店里最贵的成本。

既然如此,就要把老板的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如此才能产生最大的收益。那么,哪些事情是值得老板全身心投入的呢?

看看吕老板的做法:

餐饮行业,大概是这世上最磨人的行当之一。

它不像写代码,敲完运行,bug能立刻显现;也不像卖衣服,款式不对,下个季度还能再换。它是三百六十五天几乎无休的现场直播,柴米油盐酱醋茶,人机料法环,每一环都能给你捅出点幺蛾子。

所以你会发现,很多餐饮老板,尤其是事必躬亲的老板,最后都活成了一个样:眉头紧锁,脚步匆匆,手机不敢离手。从早到晚,忙得脚不沾地,浑身散发着一种“我很忙,别惹我”的焦灼气息。

他关心一切:关心后厨的肥牛切得够不够薄,有没有浪费;关心前台的薄荷糖是不是被大量顺走;关心门口的海报贴得歪没歪;甚至关心客人碗里的米饭是不是剩多了,是不是今天蒸得不好。

你问他辛苦吗?真辛苦。投入吗?真投入。可往往呢?店里的生意也就那样,不温不火,甚至每况愈下。他累得半死,员工也绷得紧紧,客人却未必买账。

问题出在哪?就出在四个字:抓小放大。他弄错了轻重缓急,把店里最昂贵、最稀缺的资源,他自身的精力,像撒胡椒面一样,浪费在无数无关紧要的细节上,却忽略了那些真正决定一家店生死存亡的“大事”。

我见过太多这样的老板,他们是完美的“救火队员”,却是糟糕的“战略指挥官”。他们沉浸在这种“忙碌的充实感”里无法自拔,却从未停下来思考:我做的这一切,到底有没有让我的店变得更好?

那什么是“大”,什么又是“小”?

这事儿,没有标准答案,因店而异,因阶段而异。但它绝对有规律可循。

开餐厅的第一件“大事”,永远是产品。

这不是说你要做出满汉全席,而是你的产品核心要稳定、要突出、要能打。对于我的鸡煲店来说,“大”事就是:鸡是不是够新鲜?汤底是不是每天现熬?核心的调味比例是不是稳定?只要这些不出错,店就倒不了。

至于土豆丝切得是像火柴棍还是像牙签,这固然重要,但它属于“小”事,交给后厨定的标准去执行就好,不值得我每天盯着看。产品是1,其他所有,营销、服务、环境都是后面的0。没有前面这个1,后面再多的0,都没有意义。

第二件“大事”,是财务。

说白了,就是这笔账得算明白。毛利多少?净利多少?固定成本多少?变动成本多少?哪些钱是必须花的,哪些钱是可以省的?现金流能不能撑得住?很多老板乐于当“糊涂先生”,生意好就开心,生意不好就焦虑,但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心里一团浆糊。

你只有把账算清楚了,才知道力气该往哪里使。毛利率掉了,是原料涨价了?还是损耗太大了?人效低了,是人多了?还是流程出问题了?算账不是会计的事,是老板自己的“大事”。你死死抓住这条生命线,就不会在无关紧要的地方乱花钱。

第三件“大事”,是客户体验。

注意,是“体验”,不是简单的“服务”。它是一个系统性的感受。从客人进门的第一声问候,到点菜的顺畅程度,到出品的速度和温度,再到用餐时的需求响应,最后到结账离开的整体感觉。

老板要抓的“大”,是设定这个体验的基调和底线。比如,我们的底线是“菜品绝不能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客人有诉求必须在30秒内响应”。至于服务员微笑时露八颗牙还是六颗牙,那是“小”事,由店长去训练和监督。你要保障的是体验不“崩盘”,而不是苛求每一个细节都满分。

第四件“大事”,是用人。

餐厅不是一个人开的,是一个团队干的。老板最大的“放小”,就是要把那些“小”事,流程化、标准化之后,放心地交给靠谱的人去管。你请了店长,就要相信他的现场管理能力,而不是事事插手指点。你请了厨师长,就要相信他对后厨秩序的维护。

你要抓的“大”,是找到对的人,把他们放在对的位置上,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和激励,设定好清晰的权责边界。而不是自己累死累活,员工却无所适从,觉得怎么做你都不满意。

学会了抓大放小,你才能从“救火队员”的角色里解脱出来,真正回归到一个“经营者”的位置上。你的精力,应该更多地用于思考:

·我们的核心优势是什么?如何强化它?

·未来的市场趋势是什么?我们该如何提前布局?

·我的团队还有哪些短板?如何培训和提升?

·下一步,是开分店?还是做深化?

这些才是真正值得你去燃烧脑细胞、值得你去投入最宝贵精力的“大事”。

抓大放小,不是让你当甩手掌柜,恰恰相反,它需要更高的智慧。“抓大”需要的是洞察力和决断力,而“放小”需要的是信任感和体系力。你要能一眼看穿事物的本质,知道从哪里下手能撬动整个局面;你也要能建立一套有效的系统(比如标准操作程序SOP),让“小”事能在系统里自动良好地运转,无需你时时干预。

这就像开车,你不能一直盯着仪表盘上的每一个指针,纠结于转速是2100转还是2200转。你要做的是握紧方向盘,看清前方的路,偶尔扫一眼仪表盘确保车辆在正常状态即可。否则,你必翻车无疑。

很多老板之所以拎不清,是因为处理“小”事能带来即时、可见的成就感(比如亲自摆盘就是比员工摆得好看),而思考“大”事却往往痛苦、抽象且效果滞后。但一家餐厅能走多远,恰恰取决于老板在那些“大”事上投入的思考深度和执行力度。那些琐碎的“小”事,应该被融入流程,变成习惯,交给团队,最终让你解放出来。

所以,如果你觉得越来越累,店却越来越差。别急着抱怨员工不努力,运气不好。不妨停下来,拿出张纸,画个象限: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重要不紧急。把你每天忙活的事情,往里填一填。你会发现,你可能花了八成时间,在应付那些“紧急不重要”的破事,却忽略了那些“重要不紧急”的,真正决定你未来的“大事”。

老板的精力,是店里最贵的成本。把它用在刀刃上。学会抓大放小,这不是管理的技巧,而是生存的智慧。

来源:开店笔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