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0日是第37个“全国爱牙日”。当日,由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中国家庭报社共同主办,科赴中国、赫力昂(中国)公益支持的“健康口腔 科普先行”2025年度主题直播活动在中国家庭报社直播平台、微信视频号、抖音、快手、新浪微博、百度健康、优酷等平台同步播出。
9月20日是第37个“全国爱牙日”。当日,由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中国家庭报社共同主办,科赴中国、赫力昂(中国)公益支持的“健康口腔 科普先行”2025年度主题直播活动在中国家庭报社直播平台、微信视频号、抖音、快手、新浪微博、百度健康、优酷等平台同步播出。
口腔健康是身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到《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从“三减三健”专项行动到全民健康素养提升工程,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口腔健康促进工作,不懈推动群众口腔健康意识和行为能力提升。活动中,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与基层健康中心副主任刘健、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理事长李铁军发表致辞,从宏观角度阐释“健康口腔 科普先行”的重要意义。
图为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与基层健康中心副主任刘健
刘健在致辞中指出,基层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现有超过5亿人口居住在乡村,2.64亿人口处于60岁及以上年龄段,这些群体恰恰是口腔疾病的高发人群。值得警醒的是,当前基层口腔健康服务还存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不足、认知误区普遍、自我管理能力薄弱等现实挑战。对此,需要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新格局。
他倡导:“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口腔医疗服务机构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科普,提高公众对口腔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和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推广实施有效防治措施,提高口腔疾病就诊率、治疗及时性和治疗效果。有关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和日常生活中,要当好‘健康翻译官’,将专业术语转化为群众语言,尝试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新载体传递科学理念;广大医务工作者、医学生们要发挥‘青春传播力’,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用得上的健康指南;每位观众朋友都要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从每天两次刷牙做起,从定期口腔检查做起,让口腔健康成就幸福微笑。”
图为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理事长李铁军
李铁军表示,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在民政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的指导下,聚焦“一老一小”,以“山中雏菊 筑梦同行”关爱儿童口腔健康公益项目、“千家万户 银龄健齿”行动、“健康口腔万里行”等实践活动,以科普绘本、宣教课件、直播栏目等科普成果推动全民口腔健康,并在实践过程中深深感受到“健康科普是连接政策与民心的桥梁”。
对本次活动,李铁军寄予厚望:“希望通过直播进一步提高口腔健康教育的可及性,实现与‘健康口腔万里行-大使在您身边’关爱口腔健康公益行动有效联动,推进‘三减三健’健康口腔行动深入千家万户,共建全民口腔健康新生态。呼吁社会各界以本次直播为契机,继续关注口腔健康,期待政府、医疗机构、企业、媒体,共同构建‘防—治—管’一体化网络,让口腔健康全民共享。”
据悉,活动还发布了“健康口腔 科普先行”2025年度公益科普作品征集活动的成果。据悉,“健康口腔 科普先行”2025年度公益科普作品征集活动完整入围名单将在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及中国家庭报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融媒体平台正式公示。
来源:环球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