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全消防设备检查指南!覆盖设施介绍与日常运维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2 11:16 1

摘要:今天,安全生产文库给大家介绍一款非常实用且全面的《消防设备设施介绍日常检查》培训课件。该课件系统梳理消防设备知识与检查要点,是企业消防安全培训的优质资料,能助力相关人员快速掌握消防设备管理核心内容。

今天,安全生产文库给大家介绍一款非常实用且全面的《消防设备设施介绍日常检查》培训课件。该课件系统梳理消防设备知识与检查要点,是企业消防安全培训的优质资料,能助力相关人员快速掌握消防设备管理核心内容。

一、培训课件概述

(一)课件核心定位

本课件是一份聚焦消防设备设施认知日常检查规范的专业培训资料,旨在通过清晰的内容架构和详实的操作指引,帮助使用者全面了解消防系统,掌握设备检查方法,提升消防安全管理能力。

(二)适用行业领域

工业制造领域:涵盖各类工厂、工业园区,需应对工业环境下复杂的消防需求,如工业厂房的防火卷帘、排烟系统等设备管理。

商业建筑领域:包括商场、写字楼、酒店等人员密集场所,重点关注疏散通道、应急照明、消火栓等设备的正常运行。

民用建筑领域:如住宅小区、公寓楼,涉及微型消防站建设、家庭周边消防设施检查等内容,保障居民生活安全。

(三)适用人群范围

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负责企业、单位整体消防安全规划与日常监督,需掌握全面的消防设备知识与检查标准。

消防中控室值班人员:操作消防中控设备,需熟悉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控制柜等核心设备的功能与应急处理流程。

企业普通员工:需了解基础消防设施(如灭火器、应急灯)的使用与检查方法,具备初期火灾应对能力。

物业管理人员:负责住宅小区、商业楼宇的消防设施维护,需掌握各类设备的日常点检与简单故障判断。

二、培训课件具体内容

(一)消防中控介绍

核心设备功能

火灾报警控制器:作为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的核心,可接收探测信号并转换为声、光报警信号,指示着火部位、记录报警信息,还能启动灭火设备与联动控制设备,同时监视系统运行并对故障报警。

消防控制柜:关联多种消防设备,如防火阀、感温 / 感烟火灾探测器、排烟风机、消防水泵等,实现对这些设备的状态监控与控制。

消防控制室要点

信息记录:需记录火灾、监管报警等信号的时间、类别和部位,且火灾报警专用总指示仅能在控制室内复位。

信号指示:当有火灾报警、监管报警、反馈、屏蔽、故障信号输入时,控制室应有对应专用总指示。

应急处理:接到火灾警报后,需以最快方式确认;确认火灾后,立即启动内部应急预案,报告单位负责人并拨打 “119” 报警。

设备控制:可控制消火栓系统(如消防水泵启停、水箱水位监控)、防排烟系统(如风机状态控制、风阀调节)、防火卷帘系统(如关闭控制与反馈信号显示)。

(二)消防设施概述

探测报警类设施

点型光电感烟探头:检测燃烧产生的烟雾微粒,适用于火灾初期有阴燃阶段、需早期报警的重要场所,如档案室、配电室。

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利用热敏感元件检测环境温度,适用于火灾时有剧烈温升的场所,常与感烟探测器配合使用。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安装在公共场所便于操作部位,按下后直接向控制器发送报警信号,无需确认,比探头报警更紧急。

消火栓按钮:位于消火栓箱内,按下后向消防中心发送报警信号,主机自动状态下可直接启动消火栓泵。

灭火系统类设施

喷淋头与湿式报警阀:喷淋头动作温度分为 57 度、68 度、93 度等;湿式报警阀使水单向流动,任一喷头爆破即送水灭火,广泛应用于建筑自动灭火系统。

消防水箱:具备进水管、出水管、溢流管等结构,在消防水泵未启动时,利用箱内水扑灭初期火灾,可靠性高、经济性好。

疏散与防排烟类设施

排烟阀与正压送风机:排烟阀平时关闭,火灾时打开着火区阀门排烟;正压送风机位于屋顶,火灾时启动并联动风阀,使楼梯间、电梯厅保持正压,阻止烟火进入。

正压送风阀与防火阀:正压送风阀配合风机使用,向疏散区域充入新鲜空气;防火阀安装于空调风管回风口,火灾时关闭以阻断风管,防止助燃和火源扩散。

消防电梯:火灾时无论处于何种状态,均需迫降到 1 层并自动开门,之后转入消防状态,供消防救援人员操作。

消防广播与电话:用于消防中心与现场通讯,支持多方通话,可报警、核对警情、指挥救援及故障联络。

防火卷帘:通过传动装置升降,起到防火隔火作用,耐火极限不小于 3 小时,应用于建筑防火隔断区,阻止火势蔓延。

火灾种类划分:分为 A 类(固体物质火灾)、B 类(液体或可溶固体火灾)、C 类(气体火灾)、D 类(金属火灾)、E 类(电气火灾)、F 类(烹饪火灾)。

灭火器选择原则:

干粉类:碳酸氢钠型扑救 B、C 类火灾,磷酸铵盐型扑救 A、B、C、E 类火灾。

二氧化碳型:扑救 A、B、C、E 类火灾。

泡沫型:扑救 A、B 类火灾。

水型:扑救 A 类火灾。

卤代烷型:扑救 A、B、C、E 类火灾。

灭火器检查要点:

资质与有效期:原装灭火器有 “合格证”,干粉灭火器有效期 5 年;使用后或到期需专业维修,维修后贴 “灭火器维修合格证”,保质期 1 年。

报废与维修期限:水基型灭火器报废年限 6 年,出厂 3 年首次维修,之后每年维修;手提式(贮压式)干粉灭火器报废年限 10 年,出厂 5 年首次维修,之后每 2 年维修;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报废年限 12 年。

标识解读:TP2.5/PT2.5 表示灭火等级,0308 表示钢瓶 03 年 08 月生产,04~~~ 表示钢瓶生产批号。

压力与部件检查:压力表红色区域(压力不足)、绿色区域(正常)、黄色区域(超高);喷管需无断裂、正确放置;保险销需完好,钢瓶需清洁无脏污;瓶体无变形破损、生锈,软管及喷头无破损堵塞。

点检流程:检查压把和铅封、压力表指针、软管及喷头、瓶身状态、有效期,做好点检记录。

室内消火栓检查

组成部件:包括消防报警按钮、水枪头、阀门、水喉、水带、消火栓箱体。

检查要点:

水带:盘绕需正确(便于展开),接头喉箍无松动、锈蚀、断裂,内层橡胶 / PVC 胶无脱落、破损、穿孔,无内层粘连情况。

水枪:有无密封圈,卡勾、卡槽无破损,枪体无破损。

阀门:接口密封圈无脱落,卡勾、卡槽无损坏,阀体无损坏,无漏水现象。

箱体:无变形,玻璃无破损,箱门能正常打开。

报警系统:目视检查处于正常状态。

点检流程:按上述要点检查各部件,做好点检记录。

应急灯与安全出口灯检查

应急灯检查:

指示灯含义:红色充电指示灯(充电中)、绿色充电指示灯(饱和),绿色主电指示灯(通电),红 / 黄色故障指示灯(异常)。

试验按钮:按下可切断主电,测试应急灯是否正常亮起。

点检内容:绿色工作指示灯正常,外壳无破损,电池无漏液,断电 / 按试验按钮后能正常照明。

安全出口灯检查:

区别:与应急灯不同,安全出口灯时刻亮着,应急灯仅在断电或按试验按钮时亮。

点检内容:外壳无破损,灯正常亮起。

保养: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或更换。

(四)微型消防站简介

建设依据:依据公安部消防局 2015 年 11 月下发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建设标准(试行)》《社区微型消防站建设标准(试行)》建设。

核心作用:作为基层消防安全应急力量,可快速响应初期火灾,开展灭火救援与人员疏散引导工作,补充专业消防力量的响应时间差。

(五)消防检查内容概述

| 序号 | 内容 |

|---|---|

|1 | 火灾隐患的整改情况和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 |

|2 | 安全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识、应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情况 |

|3 | 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情况 |

|4 | 灭火器材配置以及有效情况 |

|5 | 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

|6 | 重点工种人员以及其他员工消防知识的掌握情况 |

|7 | 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情况 |

|8 | 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其他重要物资的防火安全情况 |

|9 | 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和设施运行、记录情况 |

|10 | 防火巡查情况 |

|11 | 消防安全标识的设置情况和完好、有效情况 |

检查目的:通过全面覆盖上述 11 项内容,排查消防安全漏洞,确保消防系统整体正常运行,降低火灾风险,保障人员与财产安全。

三、预期学习效果

(一)知识掌握层面

设备认知:学习者能清晰识别各类消防设备(如火灾报警控制器、灭火器、消火栓、应急灯等),了解其核心功能、适用场景与工作原理,明确不同设备在消防系统中的作用。

标准熟知:熟练掌握灭火器、消火栓、应急灯等常用设备的检查标准,包括有效期、压力范围、部件完好要求等,清楚不同类型火灾对应的灭火器选择方法。

流程了解:了解消防控制室应急处理流程、微型消防站建设要求,以及消防检查的 11 项核心内容,明确火灾发生时的报警、预案启动、人员报告等关键步骤。

(二)技能提升层面

检查能力:具备独立开展日常消防设备检查的能力,能通过观察压力表、检查部件状态、核对标识等方式,判断设备是否正常,及时发现损坏、过期、压力异常等问题。

操作能力:掌握灭火器、消火栓的基本操作方法,了解应急灯试验按钮的使用,在模拟或实际初期火灾场景中,能正确使用设备进行灭火或引导疏散。

判断能力:能根据火灾类型(如 A 类、B 类)快速判断应选用的灭火设备,根据消防设备故障现象(如应急灯故障灯亮、灭火器喷管断裂),初步判断问题原因并采取对应措施(如报修、更换)。

(三)安全意识与管理层面

意识强化:提升对消防安全重要性的认知,树立 “预防为主” 的安全理念,主动关注工作与生活环境中的消防隐患,避免用火、用电违章行为。

责任明确:明确自身在消防安全工作中的职责,如普通员工需配合检查、掌握基础应急技能,管理人员需监督隐患整改、保障设备完好,形成全员参与的消防安全管理氛围。

应急响应:在突发火灾时,能保持冷静,按照消防控制室流程或内部应急预案,有序开展报警、启动设备、引导疏散等工作,降低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来源:安全人之家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