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艺术的广袤天地中,创新与突破往往被视作前行的动力,可当艺术行为踏入敏感的生态与文化领域,究竟该如何权衡?近期,知名艺术家蔡国强携手户外品牌始祖鸟,在喜马拉雅山脉举办的一场烟花秀,如一颗投入舆论深湖的巨石,激起了千层浪,将艺术创作边界、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文化尊重
在艺术的广袤天地中,创新与突破往往被视作前行的动力,可当艺术行为踏入敏感的生态与文化领域,究竟该如何权衡?近期,知名艺术家蔡国强携手户外品牌始祖鸟,在喜马拉雅山脉举办的一场烟花秀,如一颗投入舆论深湖的巨石,激起了千层浪,将艺术创作边界、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文化尊重等诸多复杂问题,毫无保留地摆在了大众面前。
蔡国强,这位在当代艺术领域颇具影响力的人物,1957 年 12 月 8 日出生于福建泉州。自小与艺术结缘,跟随当地老师研习雕塑与素描,中学毕业后投身泉州剧团从事舞台美术设计工作,这段经历为他日后考入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筑牢了根基。在上海戏剧学院求学期间,西方艺术思潮如潮水般大量涌入国内,彼时充满现代主义色彩的《国际青年美术展》所引领的 “青年艺术大潮” 势不可挡。深受触动的蔡国强,在创作理念上陷入了深深的危机与思索,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他大胆地抛弃了传统颜料绘画,转而将火药作为创作媒介,就此开启了独属于他的 “火药艺术” 创作征程。
大学毕业后,蔡国强奔赴日本继续深造。初到日本,为解决生计问题,他临摹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画售卖,待生活稳定后,便全力推销自己的火药画作品,然而,迎接他的却是一次次无情的拒绝。在朋友的建议下,他选择在日本乡下举办个人展览,幸运的是,这次展览被日本《每日新闻》作为地方新闻报道,进而引起了 NHK 电视台的关注。电视台出资支持他在当地烟火测试站进行现场火药爆炸作品表演,并以 “火药艺术家” 为题在早间新闻播出。
借此机会,蔡国强在日本逐渐积累起一定名气,1987 年,他在东京基戈马画廊成功举办《火药的艺术》展览,正式踏入日本艺术圈。此后,他不断推出如 “与外星人对话” 等一系列极具想象力与震撼力的作品,在国际艺术舞台上崭露头角,1999 年更是凭借作品《威尼斯 — 收租院》荣获意大利第 48 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的国际大奖 “金狮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艺术家。
在其漫长且丰富的艺术生涯中,蔡国强创作了众多令人瞩目的作品。像是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那沿着北京中轴线依次绽放,从永定门、前门、天安门、故宫直至 “鸟巢” 的 29 个烟花 “大脚印”,以磅礴之势惊艳世界;2015 年在福建泉州完成的《天梯》计划,一根五百米高的 “火之天梯” 在凌晨的夜空中拔地而起,震撼人心,这不仅是他献给艺术启蒙者奶奶的百岁贺礼,更是对故乡泉州深情的告白。这些作品凭借独特的创意、宏大的规模以及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收获了广泛赞誉,蔡国强也借此在国际艺术领域声名远扬。
时间来到 2025 年 9 月 19 日傍晚,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脉查琼岗日海拔超过 4500 米的地方,一场精心策划的烟花秀在此上演。作为合作方之一的始祖鸟,是一家知名户外品牌,在户外爱好者群体中拥有极高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此次,它与蔡国强团队携手,期望通过这场烟花秀传递某种特定的品牌理念与艺术表达。只见现场,随着点火指令下达,彩色烟花沿着喜马拉雅山脉的山脊依次腾空而起、绽放开来,瞬间,巨大的声响打破了高原长久以来的宁静,五彩斑斓的烟幕在雪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夺目,引得现场围观者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在策划者的设想中,烟花沿着山脊引爆形成的 “升龙” 景观,或许寓意着一种突破与向上的力量,是艺术与自然景观的独特融合。
然而,这场看似震撼的烟花秀,在社交媒体等平台一经传播,迅速引发了铺天盖地的争议与批评。众多网友率先将矛头指向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尽管主办方在事前声称,此次烟花全部采用生物可降解环保烟花材料,在燃放前特意转移了牧民牲畜,还用盐砖引导小型动物离开,并且承诺燃放后会仔细清理残留物,翻土修复植被,确保不会留下生态隐患。但网友们对此并不买账,质疑声此起彼伏。有网友指出,所谓的环保材料,即便相较于传统烟花有所改进,也仅仅是污染程度的降低,绝非零污染。要知道,高原地区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一块车辙印对植被与土壤的破坏,往往都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才能自然恢复,更遑论此次规模如此之大的烟花燃放所带来的烟雾污染与噪音污染。
巨大的爆炸声产生的声波震动,对于因全球气候变暖本就脆弱不堪的冰川而言,无疑是潜在的巨大风险。这种震动可能会加速冰体的不稳定,增加冰川崩塌、消融的几率。同时,突如其来的巨响和强光,也严重惊扰了高原上的野生动物。许多高原动物经过漫长的进化,已经适应了相对宁静、稳定的生存环境,此次烟花秀的噪音与强光,极有可能打乱它们的正常生活节奏,干扰其觅食、繁殖等行为,对物种的生存繁衍产生负面影响。从生态保护的基本原则来看,在这样生态敏感且脆弱的区域进行大规模烟花爆破活动,显然是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一种严重挑战,其可能造成的生态破坏后果难以估量。
除了生态方面的质疑,文化层面的争议也随之而来。在当地的传统文化中,喜马拉雅山脉被视作神山,具有崇高的地位,当地民众向来怀有敬山神、禁巨大声响的传统习俗。在他们的认知里,神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是世代传承的文化观念。而此次在喜马拉雅山脉举办的烟花秀,以艺术之名打破了这份宁静与敬畏,在部分网友眼中,这无疑是一种文化傲慢的体现。即便该活动获得了相关审批许可,但这并不等同于获得了当地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它在一定程度上践踏了地方性知识和文化尊严,引发了人们对于文化保护与尊重的深刻反思。
面对汹涌的舆论浪潮,主办方起初并未及时站出来回应质疑,这进一步加剧了公众的不满情绪。直至争议持续发酵,始祖鸟与蔡国强才先后发文致歉。始祖鸟在致歉声明中表示,对于此次活动引发的争议深感愧疚,承认在策划与执行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和当地文化的考量不够周全、深入。蔡国强也发文称,自己对此次事件给大家带来的不良影响表示诚挚歉意,反思在创作过程中,未能充分预估到可能产生的多方面后果。
随后,西藏日喀则市相关部门迅速行动,成立了专门调查组,针对此次烟花秀展开全面核查。调查内容涵盖活动审批流程是否合规、环保措施是否切实有效落实、对当地生态与文化造成的实际影响程度等多个关键方面。这一举措彰显了地方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与文化传承的高度重视,也给公众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在公众看来,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商业活动或是艺术创作,都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和文化传统为代价。金钱与名气不应成为肆意践踏生态与文化底线的 “通行证”,对于这类可能突破底线的行为,必须彻查到底,对相关责任人严肃问责,以此为鉴,守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家园和珍贵的文化遗产。
随着事件的持续发展,社会各界围绕艺术创作边界、生态保护以及文化尊重等话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在艺术创作领域,创作者们开始重新审视在追求创新与独特表达时,如何平衡艺术追求与社会责任。艺术固然需要突破与创新,但这种突破绝不能建立在破坏生态环境、伤害文化情感的基础之上。在生态保护方面,此次事件再次敲响了警钟,提醒人们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与不可逆转性,任何活动都应将生态保护置于首位,严格遵循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与科学原则。而在文化层面,人们深刻认识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都应得到充分的尊重与保护,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不容轻易破坏。
来源:抚资讯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