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古代先民的护齿智慧与现代科学方法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9月20日全国爱牙日当天,铜梁区博物馆别出心裁地策划了一场“古今‘齿’语 探馆护牙”主题活动,通过一场跨越时空的“护牙课”,为青少年开启了一扇探秘口腔健康的大门。
当古代先民的护齿智慧与现代科学方法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9月20日全国爱牙日当天,铜梁区博物馆别出心裁地策划了一场“古今‘齿’语 探馆护牙”主题活动,通过一场跨越时空的“护牙课”,为青少年开启了一扇探秘口腔健康的大门。
活动巧妙地从历史维度切入。博物馆老师带领同学们“穿越”不同朝代,生动展示了古人面对龋齿、牙痛等常见口腔问题的困扰,并介绍柳枝揩齿、中药漱口、骨制牙签等别具智慧的传统应对方法。从唐代以杨柳枝制作的“木齿”,到宋代已现雏形的植毛牙刷,丰富的图文与实物资料清晰勾勒出人类洁牙工具的千年演变轨迹,令同学们惊叹古人呵护牙齿的巧思。
历史智慧照进现实,实用技能轻松掌握。活动随即聚焦现代护牙核心技能,专业讲解员结合模型,详细拆解了科学高效的“巴氏刷牙法”每一步骤,尤其强调牙刷45度角龈沟清洁、确保2分钟时长等关键要点。生动的讲解后,现场邀请一位小朋友上台实战演练。在讲解员手把手的即时纠正与指导下,孩子们对“短距离水平颤动”“面面俱到”等操作要领有了直观理解,欢声笑语中掌握了这把守护牙齿健康的“金钥匙”。
从咀嚼古人护齿的草木智慧,到亲手演练现代科学的刷牙技法,这场独特的博物馆之旅让深奥的口腔健康知识变得触手可及。铜梁区博物馆以文化为媒,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播下科学护牙的种子,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古为今用的活动初衷,为青少年口腔健康素养的提升贡献了文博场馆的独特力量。
来源:阿福说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