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2日上午,2025声音探索者系列论坛开幕式暨2025声音探索者论坛在北京广播大厦隆重启幕。2025声音探索者系列论坛由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共北京市委网信办、北京市广播电视局联合指导,北京广播电视台主办。本次系列论坛包括“声越
9月12日上午,2025声音探索者系列论坛开幕式暨2025声音探索者论坛在北京广播大厦隆重启幕。2025声音探索者系列论坛由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共北京市委网信办、北京市广播电视局联合指导,北京广播电视台主办。本次系列论坛包括“声越无界 新新向融”声音探索者论坛、“声临其境 博物万象”文博融合创新论坛、“声传万象 书载春秋”广播评书论坛暨田连元从艺70周年庆典展演,及“音‘智’无限·声动未来”声音创制与应用场景探索论坛。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会长范卫平致辞
开幕式上,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会长范卫平为论坛致欢迎辞。范卫平指出,论坛以 “新技术、新场景、新服务、新广播” 为主题,旨在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把握科技变革机遇,推动广播高质量发展。本次论坛内容丰富,围绕四大主线,通过多种形式聚焦前沿议题,将为行业发展提供交流平台。范卫平强调,声音在当今社会作用重大,广播人面临机遇与挑战。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与广播人一道走出适合中国广播高质量发展之路。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书记、台长余俊生致辞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书记、台长余俊生在会上发表致辞,期待本届论坛汇聚行业智慧与创新力量,探索声音服务更多可能性,坚持全媒传播、融媒发展,拓展声音媒体与群众的连接方式,破壁突围、再立潮头,让温暖、智慧、便捷的声音服务惠及千家万户。
嘉宾开启2025声音探索者系列论坛
启动仪式后正式进入“声越无界 新新向融”声音探索者论坛,本场论坛聚焦新技术赋能、新服务升维、新业态重构三大维度,共同探讨广播媒体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创新路径与未来生态。论坛重点探讨广播的创新路径与发展突破,遴选并分享广播与银发经济融合、造节营销实践、新媒体孵化布局等优质案例,助力构建“新广播”协同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副院长滕勇进行行业分析报告
论坛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副院长滕勇发布《广播与音频行业融合传播趋势观察》,从技术演进、用户行为、内容形态等多个维度深入剖析音频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并提出从深化本地化运营、积极采用人工智能与沉浸式技术,以及构建健康内容生态等多方面发展建议,为广电行业未来发展提供了前瞻性趋势研判。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顾问宋建武做主旨发言
在随后的主旨演讲环节,六位来自学界、媒体与科技企业的嘉宾分享了精彩观点:
•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顾问宋建武指出,当前媒体技术底座、用户连接方式已变,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含大数据、AI)是驱动媒体形态变革的 “新质生产力”。同时他强调,“媒体即平台、平台即媒体” 是必然趋势,当前媒体具有全员参与生产、社交与精准分发传播、以互联网平台为要素的三大特性,广播等媒体需拓展功能、整合资源,培育平台级能力以应对挑战。 • 北京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中心主任延安以“大运河音乐节”“拾光聚会汽车生活节”造节营销为例,阐述了声音价值外化体系的消费IP如何赋能城市文化品牌建设; • 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广播中心副主任、上海新闻广播总监杨叶超以上海广播“老有腔调”项目为例,探讨广播在服务银发群体、构建社区共同体方面的创新实践; • 浙江广电集团城市之声副总监罗亚鹏分享了浙江人民广播电台如何通过媒体传播矩阵建设,实现“从内容到服务”的转型; • 北京声智科技副总裁黄赟贺则从技术角度出发,介绍了可穿戴智能设备如何成为声音传播的新入口; • 新华移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海霞提出,媒体应构建平台生态,借助数据科技实现从“内容供应商”到“全民服务方”的转型,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本场论坛采用趋势发布与案例分享相结合的形式,从宏观格局到区域实践,系统呈现声音技术在智慧城市、乡村振兴、老龄经济等新兴场景中的深度应用,彰显“声音+”融合模式的广阔前景。在信息与技术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技术、新服务、新业态的深刻变革,正以“声越无界 新新向融”之势,推动广播从业者持续探寻行业发展新方向。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行业构建了关键对话平台,更为广播媒体在技术变革与社会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拓展多元发展路径提供了重要参照。
来源:洞见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