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公主珍娜的中国情结:穿汉服、说中文、用架起友谊桥梁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8 12:23 1

摘要:2024年,柬埔寨12岁的小公主诺罗敦·珍娜,在中国社交媒体上火了。她穿汉服背诵《静夜思》,用中文直播卖柬埔寨芒果,在央视舞台演唱《共饮一江水》,抖音账号粉丝突破千万。

2024年,柬埔寨12岁的小公主诺罗敦·珍娜,在中国社交媒体上火了。她穿汉服背诵《静夜思》,用中文直播卖柬埔寨芒果,在央视舞台演唱《共饮一江水》,抖音账号粉丝突破千万。

这个被称为“最美柬埔寨公主”的女孩,不仅凭借颜值和才华圈粉,更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Z世代外交”——穿汉服、说中文、玩抖音,把中柬友谊的故事讲给普通人听。

珍娜的走红绝非偶然。她的曾外祖父是柬埔寨太皇西哈努克,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上世纪60年代,西哈努克在中国支持下捍卫国家主权,创作歌曲《怀念中国》。

2023年,珍娜在央视节目《美美与共》中重唱这首歌,与中国孩子合唱《共饮一江水》,歌词里“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的澜沧江-湄公河意象,瞬间让两国网友破防。

更让人惊叹的是她的“接地气”。她自学中文,看《甄嬛传》学成语,听周杰伦的歌练发音,甚至能用文言文解读“美美与共”。2024年,她穿着汉服跳柬埔寨祈福舞的视频在抖音播放量破800万,和李佳琦直播卖胡椒3小时卖出120吨,弹幕刷屏“公主带货,冲!”。

有人质疑:一个12岁公主频繁参加商业活动,是不是在“消费王室身份”?但更多人看到的是,这个女孩用Z世代的方式,把中柬友谊从宏大叙事变成了触手可及的生活片段。

珍娜从不做单方面的文化输出。在云南卫视春晚上,她穿柬埔寨“仙女裙”唱中文歌;在北京文化论坛,她换汉服吟诵《诗经》。社交媒体上,她写道:“汉服的针线里藏着千年文明的密码”。这种“你穿我的霓裳,我着你的华服”的互动,让文化差异变成了审美共鸣。

当中柬合拍剧《吴哥之光》让她站上敦煌莫高窟时,她说:“飞天和吴哥仙女都在诉说人类对美的追求。”这句话戳中了文明互鉴的本质——差异只是表象,内核是对美好的共同向往。

当王室公主遇上短视频风口,珍娜展现了惊人的敏锐度。她拒绝韩国娱乐公司的练习生邀约,坚持“留在中国赛道”。在抖音上,她教粉丝说高棉语,用直播带货把柬埔寨芒果送进中国家庭。

这不是简单的“网红营销”,而是用数字经济时代的语言重构中柬合作——当柬埔寨胡椒通过直播间3小时卖出120吨时,中柬友谊不再是一个口号,而是普通人餐桌上的真实滋味。

面对“王室打工人”的质疑,珍娜在综艺里坦言:“公主也能靠双手赢得尊重。”她穿着旧球鞋走访柬埔寨乡村学校,为环保项目募捐;在公益活动中,她亲手将中国井冈山的水果送到贫困学生手里,讲述中国的故事。这些行动或许比任何外交辞令都更有说服力。

珍娜的故事让人看到,Z世代的国际交往早已超越“你好谢谢”的表面功夫。她用汉服连接审美,用直播连接经济,用抖音连接你我。文化外交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而是普通人刷手机时就能感受的“日常”。

正如她在珠峰诗歌音乐会上说的:“当我们共享一片星空,国界就消失了。”12岁的珍娜用行动证明:真正的友谊不需要刻意“维护”,只需要真诚地分享彼此的生活。

你怎么看这位“Z世代外交官”?你觉得文化交流怎样才能真正“破圈”?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来源:数学作业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