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计”推动留学生理解中华文化

B站影视 2024-11-20 16:03 1

摘要:语言要传播的文化大致可分四种:一是语言文字本身所蕴含的文化,二是语言交际中所产生的文化,三是教材和教学中需要有意识地传播给学生的文化,四是生活文化。只有让留学生不但学会中文,而且还能理解中文所蕴含的中华文化意蕴,才能使他们真正理解中文、真正会用中文、从感情上理

语言要传播的文化大致可分四种:一是语言文字本身所蕴含的文化,二是语言交际中所产生的文化,三是教材和教学中需要有意识地传播给学生的文化,四是生活文化。只有让留学生不但学会中文,而且还能理解中文所蕴含的中华文化意蕴,才能使他们真正理解中文、真正会用中文、从感情上理解和亲近中华文化,这也是中文将来成为世界通用语言的前提条件。

政府机构、教育、文化部门及社会各界应紧紧抓住全球中华文化热这一机遇,充分运用当前国内外有利的中文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环境,在国家语言政策法规指导下,以语言建设为基础,以文化建设为目标,着眼长远,加强引导,有序推动,形成共识,齐心协力,提高全社会的中文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意识和能力,营造出既能“引进来”也能“留得住”留学生的文化大环境,创新中文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路径与形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留学生语言文化传播模式。

1.千方百计使留学生在重视中文学习的同时,重视语言文字的文化意义,提高文化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留学生学习中文的动机可分为:工具动机,以中文作为求职谋生的工具;融入动机,以中文作为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媒介,并希望从情感上融入中华文化;成就动机,以学习中文挑战自我,获得自我价值。这三种动机的实现,都需要通过学习中文,理解中华文化。然而事实上,留学生在学习中文时的文化学习意识普遍迟钝,中文学习与文化知识严重脱节,甚至参加“汉语桥”大赛的选手有的在比赛前都不知道孔子。这就使得我国留学生培养的实际成果与培养目标之间存在较大落差。

目前,在华留学生学习中文的功利性很强,主要目的仍是“语言(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因此重中文的实用性而轻文化,重中文的短期工具性而缺乏持续学习中华文化的热情,对语言所包含的文化因素了解不够,融入文化的积极性不高。即使在中国留学多年的学生,对中国的印象也只是“中国高楼很多,地铁很多,车很多;中国人非常多,很多城市很漂亮;中国菜很好吃”等等,而对现实中的中华文化问题却极少关注,他们也因此对很多中华文化问题不理解,甚至误读,造成中文与中华文化传播的迟滞。但只要科学引导,措施得当,就完全可以将留学生学习中文与中华文化的障碍变成留学生融入中国的良机,并促使留学生在理解中华文化丰富性的同时,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留学生学习中文,在中国可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在很多方面仍具有选择优先权,所以他们很多只满足于把中文作为日常交流的工具,而并不觉得有必要深入理解和认同中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这就使得很多留学生更多关注语言本身的学习,缺乏对中华文化探究的热情,更缺乏融入中华文化的兴趣和积极性。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能否培养出真正带有中华文化烙印的留学生的一大关键。

教育机构、中文教育企业等应重视了解分析留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目的,做到因材施教,强化语言学习的针对性。同时可根据留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建立留学生语言文化实习基地,使留学生的自我需求与发展诉求和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大环境密切相连,从而提高留学生学习中文和中华文化的积极性;同时要逐步建立毕业留学生跟踪机制,通过建立留学生校友会、院友会的方式,及时掌握中文对其工作与生活的影响,以及其毕业后的中文运用情况及对中文和中华文化的感情变化,并据此及时调整留学生的培养计划,使留学生的中文学习更高效。

2.千方百计营造可提升留学生文化融入积极性的文化与社会环境,提供留学生了解和理解中华文化的渠道

我们重视或者说是担心在华留学生的安全问题,所以留学生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都相对独立:由专门的学院或机构单独为留学生组织教学,并住在学校专设的留学生公寓,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也无意中将留学生排除在外,这就将留学生人为隔绝于最适宜其学习中文和了解中华文化的语言文化环境之外,缺乏交流的渠道,缺少融入校园文化和中国当代社会文化生活的途径。久居“象牙塔”,语言的不自信,陌生文化环境下自我价值及情感的认同需求及缺失,最终导致很多留学生甘居象牙塔一隅,更习惯与同胞或留学生朋友相处,而故意回避或忽视与中国人的交流,忽视对中华文化与生活的主动体验。因此,目前急需通过科学的调查研究,分析留学生学习中文和中华文化过程中存在着哪些障碍,并研究如何将这些障碍转变成留学生“知华、友华”的通道。同时积极拓展留学生融入中华文化的渠道,逐渐使留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不再被视为特殊群体,我们首先要不把留学生当成外人,慢慢让他们自觉不是外人,不再自视为特殊群体,且感觉不到自身在中国的特殊性,这是他们从认识、心理及情感上融入中华文化的标志,也是当前中国留学生教育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

留学生培养学校和机构应千方百计突破现有留学生培养模式和管理模式,充分运用各校特有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文化资源优势,同时加强校—校合作,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良性互动,共同创新留学生培养的途径与方法,如建立留学生培养与地方文化的共建模式,让留学生的语言与文化学习接地气、饮活水,这对保持留学生学习中文的兴趣、提高留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比如结合社会文化资源,建立“中文国际社区”,就是一种有益有效的尝试。

中国一贯重视社区文化、乡贤文化建设,很多地方已形成颇具特色、较为成熟的社区文化建设模式,社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鉴于此,近年来,作为一种留学生语言实践活动,已有高校组织留学生进社区,参加并共同举办社区文化活动,社会影响和教学效果都得到了肯定。但由于缺乏制度支持,目前这种高校—社区的合作还不系统,多是零散的、随机的。政府和教育机构之间应加强研究和探索,以期形成一种可持续的留学生教育与社区文化良性互动的合作模式,双方共建“中文国际社区”,作为留学生感悟和体验中华文化魅力的基地和窗口,孕育具有中华文化身份认同感的“外国新人”。在条件成熟的社区,也可让留学生走进中国的家庭,与市民共同生活一段时间。这样就可以让留学生走出狭隘封闭的“象牙塔”,走进大千世界,亲身感受特色中华文化,从而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增强融入中国社会生活的主动性。利用社区文化办留学生教育,将会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一种生动活泼的创新模式。

3.千方百计增强和提高国际中文教师的文化传播意识

国际中文教师的文化传播意识普遍较弱。目前从事留学生中文教育的教师普遍学历较高,专业知识丰富,但因为目前培养国际中文教师的学科,如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等,在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上更侧重学生语言素质和教学技能的培养,而忽视文化知识教育,使得一部分老师自身的文化知识就很欠缺,他们即使意识到在语言教学的同时传播中华文化的必要性,面对文化问题也只能避重就轻,一次次错失让留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良机。重语言(文字)轻文化,是当今我国国际中文教学的普遍现象。

学校绩效考评标准影响了老师文化传播的积极性。目前学校对教师的考核重绩效,重量化指标,而语言文字教学周期短见效快,文化传播周期长、见效慢,导致老师更关心如何更快、更有效地完成语言文字教学任务,而有意无意地忽视对文化知识的传播。即使有留学生提出文化方面的问题,老师一般也不会“自找麻烦”,而多采取“回避”的态度,无形中影响了留学生学习中华文化的积极性。

国际中文教师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和能力亟需提高。文化交流是相互的,教师与留学生的每一次交流和互动,都是一次跨文化的双向交流。因此,要让留学生学好中文,了解中华文化,教师首先要了解世界,了解世界如何看中国,这样才能在教学与日常生活中如春雨润物,一言一行,一字一句,在了解和尊重各国文化差异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介绍中华文化,同时也能了解和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与理念。而留学生在借此切实感受到本国文化受到尊重的同时,也能亲身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并会更加尊重中华文化,从而潜移默化地在心中孕育出热爱中华文化的种子。留学生语言与文化学习过程中的这种“教学相长”,是跨文化交流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可惜至今未受到充分重视。

借助中文教学传播中华文化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艺术。国际中文教学更讲究艺术性和技巧,在留学生眼中,优秀的国际中文教师既是魔术师、演员,同时也是导演、指挥家。他不但能因材施教,使不同文化背景和资质的留学生都学好中文,而且能以中华文化作为中文教学的基础统筹全局。而中国目前的国际中文教学仍基本延续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偏理论轻实践,重实用轻艺术,教师也缺乏文化施教方面的训练,文化施教能力和意识都明显不足。

国际中文教师知识更新意识和力度不够。世界范围内的“中文热”“中国热”,一方面是基于中国悠久的历史与文化的魅力,更主要的是因为当代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才使中文的话语权逐渐强大。国际中文教师是沟通留学生与中华文化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桥梁,有责任及时更新“中国学”知识,主动研究中国当代社会与文化,向世界展示当代中国理念和风貌,引导和激发留学生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价值和当代发展,丰富和扩大中文教学与文化传播的内涵。而目前的国际中文教师在这方面存在明显差距。

着眼未来标准化国际中文教育师资建设,各方力量应形成合力,进一步优化国际中文教育师资结构,加强语言与文化知识的培训,提升跨文化交流意识和能力,加深对国际中文教学的感情,采取有效方式,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使其兼有语言与文化传播的动力和能力;另外还要着力构建教师之间、师生之间课外交流的平台,加深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并创造条件,让教师有时间、有空间、有能力与学生进行课内外的语言文化交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亲身感受中国优秀文化的魅力,加深对中华文化的感情。

4.千方百计编写出具有明确留学生针对性和鲜明中国当代文化特色的专业教材

中文和中华文化要实现世界化,关键是教材。教材的文化元素对语言教学中的文化传播质量至关重要,而目前的很多国际中文教材因编写和出版年代久远,内容陈旧,普遍与现实脱节,无法真实反映出当代中国的真实面貌,也就无法使留学生通过教材了解到真实的中国。另外,由于这些教材更关注语言知识,相对忽略文化知识,所以教材中的文化成分多作为理解语言文字的辅助材料,缺乏逻辑性和系统性,也缺乏文化应有的时代敏感度。

目前,中国的留学生群体较以前已经发生很大变化,留学生教育已经从以前的精英教育转变为目前的大众教育,从“象牙塔”转向了大市场。而国际中文教材对此变化却应对乏力,手段单一,观念陈旧。因此,各相关教育机构及部门应科学研究,通力合作,基于中文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现实和长远需要,加强调研,组织专业研发团队,编写出既能包孕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又能反映出当代中国社会风貌和鲜活的中华文化元素的国际中文教材。同时利用现代的科技优势和教育技术手段,开发针对不同层次留学生的多媒体课件和辅助教材,研发网络交流平台和远程教育系统,多层面、多角度开发教材的中华文化价值。同时利用逐渐成熟的文化产业市场向世界推广,在推动中文和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同时,也让世界了解了中国。

相关教育机构应继续创新留学生“中华文化经典诵读”等文化传播形式,探索多种形式的中文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途径和方法。

很多留学生就是通过中华文化经典开始对中国产生兴趣,目前在留学生中开展的“中华诵”“中华经典诗文诵读”“中华经典诗词诵读”都很受欢迎。中华文化经典博大精深,让留学生不但会读,而且能懂,才应是诵读的最终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相关机构和部门认真研究,创新形式,综合开发,深入挖掘,注重实效,让留学生知言明义,一次诵读,留芳终生,这样才能将这一文化品牌工程经典化,成为留学生与中华文化之间的桥梁。如何使留学生不但会诵读中华文化经典,而且能理解中华文化经典的经典之义,将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之一。

来源:中国日报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