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刚刷到那条热搜时,脑子里只蹦出一句:原来“体面”两个字,真能在一天之内被撕得连渣都不剩。
刚刷到那条热搜时,脑子里只蹦出一句:原来“体面”两个字,真能在一天之内被撕得连渣都不剩。
事情不复杂:某顶流直播带货翻车了,理由是“把临期产品当新鲜卖”,团队声明里还加了一句“已第一时间下架”。
可网友扒出的订单截图显示,下架前一分钟还在狂推“最后五百单”。
这操作,像极了小时候考试作弊被抓,先捂卷子再装无辜。
有人骂主播黑心,有人骂平台纵容,但最扎心的,是评论区里那句“我们到底在为什么买单”。
这句话像一根针,戳破了直播间里那些“家人”“福利”的泡沫。
原来屏幕那头的“全网最低价”,不过是算法算准了人性的贪婪——贪便宜、贪省事、贪被叫一声“宝贝”。
更微妙的是,品牌方的反应。
没道歉,没召回,只甩出一张“检测报告”,像在说“东西没毒,你们闹什么”。
像极了某些饭局上,领导打翻酒杯,服务员慌忙擦桌子,没人关心那杯酒到底该不该倒。
直播带货的剧本早写好了:主播负责演“真诚”,助播负责演“着急”,弹幕负责演“疯抢”。
观众呢?
观众负责演“捡到宝”。
现在剧本穿帮了,才发现自己不是观众,是道具。
但最该看的,其实是那些默默退货的人。
他们没骂街,没维权,只是点了“申请退款”,然后关掉APP。
这种沉默的退场,比任何热搜都锋利——它意味着信任账户里,又一笔存款被清零了。
说到底,翻车的不止是某个直播间,是那种“用情绪代替思考”的消费习惯。
下次再听到“全网最后五十单”,不妨先想想:到底是库存只剩五十,还是韭菜只剩五十茬?
来源:正大光明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