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倡树简约适度婚俗新风,传递“重情轻礼、重内涵轻排场”的婚俗观念,区妇联、区民政局联合开展了“简约·爱”婚俗新风征文活动。本次活动聚焦不同群体的婚俗故事,旨在挖掘其中的幸福真谛与榜样力量,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婚俗改革,通过广泛宣传“身边人、身边事”,树立可感、可学
为倡树简约适度婚俗新风,传递“重情轻礼、重内涵轻排场”的婚俗观念,区妇联、区民政局联合开展了“简约·爱”婚俗新风征文活动。本次活动聚焦不同群体的婚俗故事,旨在挖掘其中的幸福真谛与榜样力量,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婚俗改革,通过广泛宣传“身边人、身边事”,树立可感、可学、可做的婚俗新风榜样。
本公众号将陆续推送系列优秀征文,透过真挚的文字,让更多人感受到简约婚俗中蕴含的深厚情感,共同推动健康婚恋观深入人心,为婚俗新风尚的传播贡献一份力量。
本期征文来自作者郝家耕
文章名为
《当代青年婚俗革命的文化解码
——让极简主义重塑爱的价值标尺》
在消费主义退潮的当下,年轻人正用简约主义重构婚恋本质。当抖音“零彩礼婚礼”话题突破80亿播放,当大丰荷兰花海“情系郁金香”集体婚礼通过央视《四季剧场》传遍全国,这场变革已悄然升级。300万株郁金香见证的,不再是攀比的排场,而是将婚礼预算转化为花海养护基金的绿色契约。婚姻登记处的红本本,终于从消费价签蜕变为乡土承诺的凭证,恰如郁金香般:扎根泥土的朴素,方能绽放照亮一生的光彩。
无人机成为婚礼司仪
在盐城的“云栖美谷”,一场特别的婚礼正在空中上演。没有豪华酒店,没有喧天的锣鼓,只有几架无人机携带玫瑰花瓣和花种,在蓝天中绘制出爱人的誓言。这场看似简单的仪式,却藏着年轻一代对婚姻的重新定义。无人机婚礼最打动人的,是那份“少即是多”的智慧。传统婚庆中,车队排场、宴席规模曾被视为婚姻体面的象征。但当这些元素被压缩为几串代码,反而让爱的本质更加清晰。那些被无人机播撒在花园里的种子,第二年春天如约绽放,成为穿越时间的爱情见证者。科技不仅没有冲淡仪式感,反而让情感多了一份可触摸的延续性,这或许就是当代年轻人最想要的承诺:不要转瞬即逝的炫耀,而要能生根发芽的陪伴。
单车铃铛打碎豪车神话
一对新人骑共享单车接亲的照片此前在社交媒体走红,小黄车的金黄色和婚纱的白色,构成最鲜活的婚俗新气象。当铃铛声取代引擎咆哮,我们突然读懂:婚姻从不是资源竞赛的终点,而是用共同脚蹬过的公里数丈量生活。越来越多年轻人发现,在朋友圈晒出的不是婚车有多贵,而是骑行路上谁先摔跤的笑话;宾客们记住的不是每桌酒标价多少,而是新人真诚讲述的恋爱故事。就像某位新娘说的:“我们不需要用车队证明什么,毕竟往后几十年都要一起还房贷呢。”这种幽默背后,是年轻一代对婚姻本质的清醒认知,与其用物质堆砌开场,不如用笑声铺就未来。
郁金香田缔造浪漫新范式
在荷兰花海的郁金香浪潮中,集体婚礼曾书写着浪漫的新范式。2017年,央视镜头下的“情系郁金香·缘定爱情海”典礼,让全球见证300万株郁金香如何织就证婚毯,新人们交换戒指时,同步将婚礼预算转化为养护花海的绿色基金。风车轻转间,誓言与花香缠绕,而新人执笔写就的家训,被郑重镌刻在木质誓约板上,成为花海永恒的注脚。这场历时一个月的郁金香文化月活动,恰似一场温柔的革命:婚姻登记证从此不再是消费主义的价签,而是承载生态承诺的“股权证”。游客许愿时兑换的蜜糖礼盒,源自新人参与熬制的甜蜜契约;每对新人手植的郁金香,更化作可持续流动的财富。当夕阳为每对恋人镀上金边,婚礼的余韵仍持续发酵——蜜罐充盈村集体账户,花田网红点吸引游客打卡,浪漫终成乡村振兴的底色。在这里,爱情被重新定义为“双赢的方程式”,而郁金香,就是最柔软却有力的见证者。
一场温柔的革命
这些看似新奇的婚礼形式,本质上都在回答同一个问题:什么是值得羡慕的爱情?当代年轻人用行动给出答案——是无人机航拍时两人紧握的手,是单车后座新娘稳稳撑起的伞,是荷兰花海里沾在婚纱上的泥土。他们不再把婚姻视为人生形象的秀场,而是如游戏升级般,通过简化流程、强化体验,让每个环节都成为值得收藏的生活切片。
这场婚俗革命没有硝烟,只有年轻人举着“轻装上阵”的旗帜,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走出第三条路。或许正如某位婚礼策划师所言:“最好的婚庆,是让30年后的新人看着照片会说‘原来幸福可以这么简单,而那时的我们懂了’。”当爱的标尺从物质重量回归心灵容量,婚姻这件人生大事,终于回到了它本该有的纯粹模样。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