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真正读懂王阳明的人,都成就了什么样的人生?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2 10:13 1

摘要:当很多人穿透信息的重重迷雾,想要返璞归真的时候,总能发现,那个“真”就包含了阳明心学。

时代越浮躁,王阳明越红。

为什么?

这个老头究竟有什么魔力,能牢牢抓住见多识广的现代人的心?

一切的答案,就在王阳明的核心思想里。

当很多人穿透信息的重重迷雾,想要返璞归真的时候,总能发现,那个“真”就包含了阳明心学。

500年的历史已经证明了一个不容辩驳的真相:

那些真正读懂王阳明、推崇王阳明、将王阳明的思想当做行动指南的人,早就成就了一番天地!

曾国藩

有一个笨小孩,出生在大清年代。不怕那太阳晒,努力把书背。

结果发现根本背不会。

这个笨小孩,就是曾国藩。

曾国藩在读书上,颇有些“壮举”。

如,背《岳阳楼记》气晕小偷。这个故事流传很广,但未知真假。

如,考了七年才中了秀才。是真的。

第六次考秀才时,写的文章还被监考老师判定为“0分作文”,贴在墙上公开处刑,供大家“不学习”。

但是,他也创造了一些奇迹。

凭借着自己的“笨办法”,曾国藩成功开窍,搭上了考试的小火箭,中完秀才中举人,中了进士点翰林。

速度之快,震惊了整个湖南。

来到北京,进了翰林院,当上公务员的曾国藩,本来以为到了成功的终点,没想到,自己只不过是迎来了一个新的起点。

而他的面前,还有很多座大山阻挡着他。

尤其是他性格上的缺陷。

跟别人吵架,“肆口谩骂”,疯狂问候人家的父母。

不过,曾国藩还是有一些自知之明的,他做完这些事会写日记骂自己。

曾国藩非常痛恨自己身上的这些缺点。

幸好他在翰林院的工作帮了他,在翰林院,他的工作是继续读书。

不过他读的不再是“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八股版)”,而是大量真正有思想的书。

曾国藩是到了翰林院,才真正入了读书的门。

他在这里,第一次接触到王阳明的心学思想。

受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影响,曾国藩立下“内圣外王”的志向。

曾国藩通过几十年如一日的“知行合一”,每天写日记,不停地修正和反思自己的行为,才彻底改掉了自己身上的种种缺点,创造了自己的人生代表作——

建立湘军、平定太平天国,成为梁启超口中的“半圣”。

稻盛和夫

没有阳明心学,就没有明治维新。

这句话很夸张。但夸张的背后,却道出一个真相:在日本,阳明心学很重要。

稻盛和夫可以证明这一点。

这位阳明心学的优秀毕业生,在自己大学毕业时,却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难。

经济萧条,就业困难,好不容易托关系进了一个公司,结果发现公司快不行了。

是选择躺平抱怨生活,还是选择咒骂生活缓解压力?

稻盛和夫偶然间拿起了王阳明的书,读到了这句话:“心无外物,物以心生”。

稻盛和夫选择把自己的心静下来,听懂自己的心声,明确了自己想要什么。

这种顿悟,解决了他职业上的困顿。

稻盛和夫后来在自传中不无后怕地写道:

有段时间我也曾苦恼不已,抱怨自己简直是倒霉透顶。想来,我那时如果走错一步,或许就会误入歧途的。

后来,稻盛和夫更是在阳明心学的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企业管理理念,成功缔造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

王阳明的思想,就这样影响着一代代人,托举着那些能够读懂他的人,从茫茫人海中脱颖而出,成为时代的强者、先行者、拯救者。

不难发现,那些能够真正读懂王阳明思想的人,都完成了两件事:

成为了更强的自己,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要怎样才能精通王阳明的思想?要如何才能实现自我的提升和价值的实现?

其中,需要解决的最大一个问题是——

阳明心学的学习门槛。

跟一个500年前的老头进行思想的碰撞,听起来浪漫,真撞起来分分钟给你撞晕,让你陷入呼呼大睡的后遗症中。

拿阳明心学中的“内求内省”举例来说。

王阳明说:“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懂这句话的人,自然知道“内求内省”,对个人的幸福和成长有多么重要。

不懂的人,不仅不理解这句话,甚至有点被唤醒了睡眠。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一个“引路人”。

著名历史文化作家度阴山对这句话做过解读:

“遇到问题时,一定要先叩问本心:‘我的良知如何指引’?”

一句话,就将王阳明的“内求”思想准确地翻译出来了。

这就是“引路人”的重要性。

选个懂行的人跟随,可以降低入门难度。

你可以选择市面上你能信任的良师,也可以直接选择:

著名历史作家度阴山老师和他的新版《知行合一王阳明(青少版)》。

为什么选择度阴山老师?

因为他有成功经验,是公认的阳明学代言人之一。

他的《知行合一王阳明》系列图书 ,已经畅销600万册。

他带领无数人走上了践行王阳明心学思想的道路,为很多人的人生和发展找到了方向,让他们走向了成功。

为了更好地让大家用阳明心学突破人生困境,度阴山老师推出《知行合一王阳明(青少版)》,帮读者追溯到青少年时期的成长问题,适合青少年,更适合作为大众入门。

《知行合一王阳明(青少版)》跟市面上的众多解读王阳明的书籍相比,至少有以下优势:

1. 思想性和完整性

好的思想,可以滋养人的灵魂。

好的灵魂,是好的人生的基石。

王阳明所主张的思想和行为,是对人性底色的一种培养。

只要人的底色足够好,他的人生就坏不到哪里去。

能够读懂王阳明的人,在人性底色上,就跟别人不一样。

2. 对人思辨性思维的培养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最缺什么?

父母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最担心什么?

由于本书是专门为青少年创作的入门书籍,度阴山老师在创作的前期,一直在寻找当下的父母们的教育痛点,希望能够真正帮助到读者。

经过仔细研判,度阴山老师谨慎选择了本书对读者的提升方向:思辨性思维。

很多父母有一种本能,为了不让孩子“学坏”,会主动帮孩子筛选他可以接受的信息。

时至今日,网络成为了洪水猛兽。

要如何决定孩子参与网络?成了父母们的一大难题。

一刀切?太武断,而且不好实现。

全放开?太危险。

找个度?不知道怎么找。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答案就是:培养思辨性思维。

当一个人拥有了思辨性思维,能够对事物做出准确的判断时,这种担忧将不复存在。

思辨性思维的培养,是本书的一个核心内容。

在算法为你个性化定制信息茧房的今天,无论是成年人,还是青少年,都需要提升自己的思辨性思维。

3. 阅读的趣味性

经常读书的人,一定面临过一个问题:

那些被别人奉为经典的书,自己怎么读都读不下去。

比如《百年孤独》。

成年人阅读都如此困难,更别说青少年了。

王阳明的思想,在理解上是有难度的。

为了降低阅读难度,本书在制作的过程中,为读者充分创造出了友善的阅读环境:增加文字的趣味性、减字、加图。

首先,度阴山老师的文字,一向都是妙趣横生,金句频出,读起来像滑滑梯一样丝滑。

其次,原书远超百万字的篇幅,完全能劝退一个入门者了。精简后的20万字则刚刚好。

如果你每天读一篇,只需要55天就可以读完这本书。

最后,在排版上,更是采用图文结合的排版形式,最大限度地创造了视觉吸引力,降低了阅读难度。

最后,回到王阳明说的那句“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那么什么时候最适合立志?

答案只有一个:现在。

来源:中信出版集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