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社区文保新实践:“文遗星光”让历史触手可及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2 09:43 1

摘要:9月20日下午,“点亮文遗星光 共护社区文脉——杭州文化走读精品路线启动仪式”在浙江图书馆举办。本次活动在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指导下,由杭州市文物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中心、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浙江图书馆及浙江云林书院共同主办,活动旨在推动以“专业引领、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于瓅 通讯员 谢亚玲

9月20日下午,“点亮文遗星光 共护社区文脉——杭州文化走读精品路线启动仪式”在浙江图书馆举办。本次活动在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指导下,由杭州市文物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中心、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浙江图书馆及浙江云林书院共同主办,活动旨在推动以“专业引领、社区深耕、公众参与”的文化遗产保护新模式走进市民日常生活。

从社区发出,让文保在身边生根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杭州的文化遗产不仅存在于博物馆和景区,更深深嵌入街巷、社区与居民的日常场景。为推动文物保护意识向基层延伸,由杭州市文保中心等四家单位联合发起了“文遗星光”活动,活动以街道和社区为实践单元,精心策划并孵化了多条历史文化遗产走读线路,并组织专业导师、文保360志愿者骨干带领社区居民,走读家门口的文化宝藏。

潮新闻记者了解到,“文遗星光”项目自启动以来,已得到上城、西湖、拱墅和景区18个街道文化站的积极响应,是真正“来自社区、回到社区”的文化实践,帮助社区居民发现、熟悉并最终保护身边的历史文化遗产,使文保意识真正融入社区生活。杭州市园林文物局陆霞副局长也表示:“‘文遗星光’计划让更多的人加入我们,以脚步丈量历史,用行动守护文明,让杭州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更璀璨的光芒!”

“360星光使者” 图源:杭州市文物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中心

志愿者成为社区文保的桥梁与使者

活动现场为26位经过选拔的“360星光使者”志愿者授牌。今后,他们将深入结对社区,协助开展文物巡查、信息收集、文化传播及走读活动组织讲解等工作,成为连接专业机构与社区居民的重要纽带。“充分发挥文保360志愿者团队专业优势,让文化走读进社区,实现文化共享。这是志愿服务内涵的延伸,是文化遗产工作的有益实践。”

一位志愿者表示:“我们不只是历史的讲述者,更是社区文脉的守护者。希望通过我们的讲解和引导,希望通过我们的服务,让居民觉得文保不远,就在身边、在邻里、在每天走过的路上。”

为“360星光使者”志愿者授牌 图源:杭州市文物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中心

精品路线发布,社区居民成走读主角

启动仪式上,十条精品文化走读线路正式发布,点位分布在各个街道、社区,文化内涵丰富涵盖“醉美栖霞”“宝石揽胜”“风雅西湖”等主题线路,每一条都紧密结合社区地理位置与文化资源,方便市民就近参与、深度体验。

杭州市文保中心主任金霄航在介绍十条文化走读精品路线时强调,这些线路以“身边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主题,串珠成链,帮助市民“发现身边、熟悉身边、保护身边”,真正实现文物保护与社区生活的融合。线路设计突出公益性、引导性和菜单式选择,由文保志愿者策划推出,并配备专业导览服务,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深入体验历史文化的魅力。

活动当天,三条路线同步开展首次走读,真正让社区居民成为文化体验的主角。在“醉美栖霞”线上,来自多个街道的文化工作者和在场志愿者一同行走栖霞岭,最终抵达五四宪法纪念馆。宝石揽胜”线路由石刻文保专家、资深访石人奚珣强带队,从护国仁王寺遗址出发,途经十余处文保单位、历史建筑,最终抵达断桥,奚老师结合自身专业背景,为社区居民讲解了石刻造像的保护与历史文化价值。“风雅西湖”线路由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文保监测科科长、高级工程师倪小蒙带队,从曲院风荷出发,最终到达平湖秋月。倪小蒙老师从世界遗产监测管理的专业角度,为社区居民解读了西湖文化景观的保护与传承。

体验文化走读路线 图源:杭州市文物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中心

在身边、可参与、公益性,让文保成为社区新日常

在随后召开的分享会上,社区代表、文保志愿者及主办方围绕如何让文化遗产在社区中“活”起来展开热烈讨论,分享了诸多基层实践的创新案例。未来,这些线路将持续优化并推广至更多社区,通过定期组织市民走读、开展社区导览培训等方式,实现文化遗产保护的常态化和社区化。

走进社区,依靠居民,守护身边——杭州正以这样一种自下而上、多元参与的方式,让文化遗产保护焕发新的生机,也让每一条街、每一处景都成为居民家门口的“文化课堂”。

活动现场合影 图源:杭州市文物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中心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