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项超有爱的实施方案在闵行发布,努力让“记忆迷路”的老人家受益……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2 09:25 2

摘要:9月21日,是第32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心暖忆路,智守银龄”——上海市2025年度“921”老年认知障碍关爱主题活动,在闵行区浦锦街道启幕。闵行区委副书记、区长吴强,上海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娄国剑等领导出席活动。

“每3秒,世界上就会新增一位‘记忆迷路者’。到2050年,全球认知障碍患者将达到1.5亿;在中国,每10位老年人中或有1位面临认知障碍……”

9月21日,是第32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心暖忆路,智守银龄”——上海市2025年度“921”老年认知障碍关爱主题活动,在闵行区浦锦街道启幕。闵行区委副书记、区长吴强,上海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娄国剑等领导出席活动。

出台实施方案营造全社会关爱氛围

随着上海老龄化的持续加深,高龄、失智老年人数量持续增长,老年认知障碍照护服务需求也持续攀升。 目前全市约280家机构开设认知障碍照护专区,设认知障碍照护床位1.6万张。

上海市民政局出台《关于深化推进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的实施方案(2025-2030年)》,从制度层面明确目标与路径。上海将加快健全老年认知障碍三级支持网络,持续优化全链条老年认知障碍服务体系,整合社会资源,营造全社会关爱氛围。

认知障碍友好单位、社区及专业机构带来了基层经验分享,将分散的“点状创新”转化为可复制的“标准化经验”,为服务从“碎片化”走向“体系化”奠定基础。

闵行区浦锦街道在认知障碍友好社区的建设中,打造了“忘不了的家”关爱品牌,启动了“浦锦时光守护计划”,推出了小河狸捧着小蓝花的“浦锦关爱蓝”Logo。凝结了浦锦街道5年来深耕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足迹的《破圈——打造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全纪实》图书,收录了实操案例,还提炼出“共建、共融、共情、共享”的建设逻辑。

现场还发布了公益短片《老人家》,聚焦“认知障碍是社会共同责任”核心,此外,还展示了闵行科技赋能认知障碍全链条服务等实践案例,让上海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的“软支撑”更有温度、“硬保障”更具实效。

创意互动主题市集

了解认知障碍非药物干预方法

活动外场的草坪上,“创意互动市集”兼具人文关怀与科技感,人气十足。芳香疗愈、宠物疗愈、健康运动等特色摊位,让公众直观了解认知障碍非药物干预方法;脑健康筛查设备、智能防走失等产品的现场展示,则让科技对老年生活的守护从“概念”变为“可触可感”的体验。

宠物疗愈摊位前,聚集了很多参观者跟“毛孩子”们互动,它们是经过层层筛选后的治疗犬/猫,身穿吴起宠物工作室的“工作服”,并佩戴“工作证”,乖巧可爱。

宠物行为专家吴起在2006年创立了吴起宠物工作室,践行“用生命影响生命”的理念。2012年,吴起建立了治疗犬猫公益项目PFH(Paw For Heal),获得国内多家医疗、养老、教育机构认可,致力于通过动物疗法促进人们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现已覆盖全国十多个城市,服务各类群体超15万人次。

吴起介绍:“我们在服务的过程中,受到了认知障碍老人的欢迎,他们与猫狗互动不单单是获得‘撸猫撸狗’的快乐,也会有一些手部精细动作,以及与宠物相关的场景模拟认知训练,对他们有所帮助。”

上海锦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科技手段在认知障碍相关问题上的解决与应用,尤其是虚拟现实(VR)等服务产品,吸引了众多参访者现场咨询体验。戴上设备,手握手柄,就可以根据提示进行锻炼。“我们设计的互动游戏是比较契合认知障碍群体的,帮助他们通过趣味性高的小游戏,得到相应的脑部及身体锻炼。”企业相关负责人说。

赵女士就住在浦锦街道,她在活动现场看得很仔细,“因为我家就曾有一位认知障碍患者。”赵女士感慨道。她的母亲在10年前就出现了认知障碍,但是一开始家里人并不知道也不了解这一疾病,只知道老人家脾气变差了,变得很挑剔,后来才知道是生病了,开始治疗,但效果一般。赵女士把母亲接到上海,让母亲住进了更专业的照顾机构,家人也开始更多地了解这个疾病。

“我今天来这里一看,才知道现在已经有了那么多的方法来帮助认知障碍群体,不管是社会关注,还是专业力量都在增多,太好了。”赵女士欣慰道。

未来,闵行区将持续整合资源、创新模式,把“老年友好”理念融入社区建设每个细节,为区内老年认知障碍群体构建更有温度、更具韧性的支持网络,为上海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贡献更多闵行经验。

记者:臧尊

视频:王淑均

初审:徐宇扬

复审:方雨斌

终审:徐雷冰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来源:今曰闵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