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若不是身临其境,真是难以置信:一位地厅级退休干部,一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87岁高龄的老画家,一位自创的一幅画就已售出112万元的艺术大咖,20多个春夏秋冬,用作接待室、创作室、展览室、餐厅于一体的竟然是一间仅有40多平方米的“家中客厅”。肃然起敬中,我对
【前言】若不是身临其境,真是难以置信:一位地厅级退休干部,一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87岁高龄的老画家,一位自创的一幅画就已售出112万元的艺术大咖,20多个春夏秋冬,用作接待室、创作室、展览室、餐厅于一体的竟然是一间仅有40多平方米的“家中客厅”。肃然起敬中,我对随行陪同的李同学感悟道:“恰恰是这‘四合一’的一块小天地却藏着金矿的沃土,洒满了刘老的心血和汗水,更是体现出了他的艺术价值取向和生命内涵。”2025年3月24日,连续4个多小时的促膝交谈,从他出生于1939年3月谈至2025年的打算及今后的愿景;从其公开发表的处女作《美帝国主义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滚出去》到大机关为其在湖北省图书馆举办专题书画展及免费编印大型画册1000本。
图 刘三多《飞雪迎春》1971年
(六)
刘三多所画的“雷锋和当代活雷锋”不计其数。刘三多步入画坛以来,不仅画雷锋,还讲雷锋,做雷锋。他常常深入各级大中学校、企业、社区,讲“新时代活雷锋”的动人故事,大力弘扬宣传他们的感人事迹。他说:“我比雷锋大一岁,然而雷锋的精神却影响了我一辈子,我有永远的‘雷锋情结’作为一名老文艺工作者,我决心一辈子学习雷锋,宣传雷锋,甘当宣传雷锋精神的终身志愿者!”
他自己也成了“活雷锋”。他除了积极参加社会上的一些英模宣传活动,他还关心一些道德模范和身残志坚人士的生活和学习,免费教其画画,并提供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他说:“我感谢这些学生们,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一种精神,一种力量,让我感动、敬佩。同时他们也给了我回报社会的机会,更好地体现一位艺术工作者的价值。”
“这几幅画是我学生们的作品”, 刘三多指着摆放在客厅里显眼位置的几幅画作骄傲地介绍。其中,一幅题为《幽谷清香》的水墨画署名董明。正是被这份爱心、乐观、坚韧、奉献打动,刘三多收其为学生,将自己多年积累的技法和艺术创作的心得传授给她。
除此之外,刘三多还带有其他学生,他们或身有残疾,或罹患疾病,还有一位得了3种癌症后,一边治疗,一边跟随刘三多学画。在学画过程中找到了精神寄托,如今她的身体彻底康复。刘三多赞赏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坚韧不拔,乐观向上,均免费教学,以艺术的力量鼓励他们面对坎坷沟壑,将正能量传播给更多人。
刘三多的画作既在展览馆和大学的展台上启迪着观众的思想,也在城市基层的街道、社区活动室内滋润着观众的心灵。受水果湖街道和茶港社区邀请,刘三多于2021年两度自愿免费主办个人画展,提供多幅珍贵作品用于展览,并自费印制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画报画册赠予参展人员。
听闻刘三多在社区办画展,有朋友打趣道:“你已经有了很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为什么还到社区展览?这不是自降身份吗?”刘三多说:“社区举办画展是最基层的,规模虽是最小的,但是很有意义!上次师生画展现场,一位党员同志在观看画作后说,自己本来是被社区书记‘劝’来参加展览活动的,但是来了之后,觉得真要感谢书记,自己来对了,不虚此行。她的这番发言让我很受鼓舞。”
耄耋之年的刘三多说,通过画面,现场解说“新时代活雷锋”的精彩故事,对别人是一种教育和沟通,对自己是一次精神的不断升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需要雷锋精神薪火不息,代代相传。我要在有限的生命里,把雷锋精神的种子,播撒到更加广阔的天地。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有价值和意义。
2018年10月16日,刘三多被湖北省共青团联合会聘为“最美新生导师”。(待续)
【作者简介】唐业继,退休于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系中国法官文学艺术联合会理事,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1982年在《天津日报》发表处女作后,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法治日报》《人民法院报》《检察日报》《湖北日报》及《红旗》《人物》《方圆》《人民司法》《中华英才》《中国艺术鉴赏网》《半月谈》《散文诗》《长江文艺》《楚天主人》《楚天法治》《人民网》《中国法院网》等百余家报、刊、台、网发表新闻、文学、摄影、评论等作品万余篇(件),百余次获奖。
来源:中国艺术鉴赏网